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在大秦帝国用二进制修仙 > 第30章 第 30 章

第30章 第 30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容安心中并不觉得这值得阿桂这样着急的找自己,可能是菽颗粒比麦大,倒进去卡在那里,而孩子们尚且年幼,所以才推不动,即使是磨盘真的坏了,其实也不算什么大事,但也许小孩子就是这样,一旦发生点什么都会觉得天塌了,他也没有斥责小姑娘小题大做,而是顺着她向厨房边上的空地走去。

容安的私塾并没有如其他贵族别苑一般种植花草,修整园林,反而为了孩子们能随处习字,很多地方都将花草清除,只留下土地,厨房外的空地也是孩子们经常聚集的地方。

而磨盘也放在那里。

其实如今韩国已经广泛的在使用磨盘作为农具,但因为国与国之间交流较少,这种农具在秦国的乡下还很少见,所以即使推动磨盘对于孩子们来说颇费力气,孩子们还是非常愿意来这里帮忙,权当玩耍。

容安和阿桂走到这里时,就看到几个孩子蹲在地上嚎啕大哭,而张苍手足无措的站在一旁,想要上前安慰,但又不知道说什么,最后着急了,还去推蹲在一边用木棍在地上比划写字的孩子,也不知那孩子回头说了什么,惹得哭泣的孩子哭的更大声了。

容安头疼的揉了揉额角,而阿桂则像是找到人撑腰了一般,挺起胸脯,叉着腰,站在容安身边大声的说,“先生来了!别哭了,看你们像什么样子!”

容安诧异的看了看刚刚还因为摔跤涕泗横流的小姑娘,看到同样哭泣的同伴们,倒是威风起来了。

搞不懂孩子们在想什么的容安摇了摇头,将阿桂一把抱起来,缓步走到已经站起来的几个孩子跟前,温声问道,“究竟是怎么回事?”

阿桂扯了扯容安的领子,以为他忘了自己刚刚说的话,但容安偏头用抱着她的手,轻轻拍了拍她,示意她不要插嘴,然后蹲下身平视着小家伙们,“谁能告诉先生,你们为什么哭?”

“额......先,先生!嗝!我......嗝!”哭的最大声的那个孩子想要说话,但一着急,反而抽抽嗒嗒的说不全。

刚刚一直蹲在一旁习字的孩子见状,小大人般叹了口气,将木棍放下,向容安行礼后,才条理清晰的说,“先生,今天早上申叔拜托乙班的孩子磨几斗麦,过几天好做胡饼,但是甲班的孩子也听见了,早上温完书后,闹着都来玩。”他指了指几个明显年幼的几个孩子,“我们把麦磨完后,甲班的孩子好奇磨盘为什么能改变麦的样子,想再试试,但又没有更多的麦,他们看到厨房有菽,所以就拿过来倒进磨盘里了。”容安的私塾,按照学习进度和年龄,从低到高分为甲,乙,丙三个班,不过平时没有课的时候,孩子们都在一起玩。

容安将阿桂放在地上,摸了摸那个主张用石磨研磨菽的孩子的头,温声说,“阿木,不哭了好不好,先生没生气。”

“对,嗝,对,对不起,先生。”阿木哽咽着说,一时半会也止不住眼泪。

容安笑了笑,又将阿木抱起来,带着孩子们走到石磨跟前,用手试探着推了一下,确实感到了明显的阻塞感。

此时的菽要想煮熟颇费柴火,也难以刻化,所以即使是平民也只在青黄不接的时候食用,像容安这样的贵族很少之间吃,大多是和蔬菜或肉一起发酵成酱,即使容安远离家族,离群索居也是一样。

所以厨房几乎不会存放生菽,孩子们用的,是前几天容安要求嵂女发豆芽后,嵂女挑拣出来形状不太好的豆子,这些豆子同样被泡在水里,只不过没有经过关照,所以没有发芽罢了。

已经泡过两夜的豆子不应该如此坚硬,不用看容安也知道,恐怕是孩子们往里面加豆子的时候,不小心混进了小石子,没有发现罢了。

他回头瞪了眼张苍,将怀里的阿木颠了颠说,“磨盘没坏,只是卡了小石子罢了。”说罢,转头看被一群小不点挤到外边的张苍,“阿苍应该知道,怎么不告诉他们?”

“学生给他们解释了。”张苍晃晃脑袋,“但是他们只知道哭,根本听不进去。而且——”他指了指最开始说话条理清晰的孩子,“这孩子,还煽风点火,说因为他们笨,才把石磨弄坏了。”

容安无奈地笑笑,让阿木站在磨盘上,从入料的小洞里把小石子掏出来,然后又让孩子们试探着推磨,果然顺畅了很多。眼见磨好了,孩子们也不再哭闹,一拥而上又握住磨盘的把手,姜末转了起来。

但刚刚说话情绪的那个孩子并没有动,只是怯怯的看着容安,小手攥在一起,看上去有些紧张。

“我好像没怎么见过你,你是什么时候来这里读书的啊?”容安再次蹲下身,平视着小家伙。私塾中的孩子虽说分成了三个班,但实际上不过二十来人,只要容安见过几面,几乎都能叫得上名字,更何况很多孩子都是容安手把手教导的,所以不知道孩子姓名的情况非常少。

只有实在年幼或是从未识字的孩子会暂时交给申徒,等开蒙后,容安才会更进一步的指导。

可这个稍显陌生的孩子,显然不在此列。

“这孩子是少主前往咸阳后,才来报名的。”嵂女这时端着竹编的簸箕走来,听到容安的话,搭声回应道。

“啊,久不在夏县,让你久等了。”容安恍然,笑着伸手摸了摸孩子的额发。

原本前往咸阳时,他也以为不过是半月光景,所以没有对私塾的孩子们过多安排,没想到事情频发,如今回来已是初夏到深秋,若是这孩子是从自己刚刚前往咸阳时就寻来的话,那确实等了许久。

“先生事忙,学生怎敢言久等。”小家伙看出融安并没有生气,于是便放下紧攥的双手,一本正经的回复道。

“那敢问小学生从何而来,可有姓名?”

如今,很多平民无姓无氏,常常只有单字的名,但容安看,这孩子礼仪。周正说话口齿清晰,并不像平常人家,便多问了一句。

“学生陈氏平,自魏户牖邑来,听闻先生大名,特来求学。”小陈平一本正经的拱手行礼,容安温和的将他扶起来,又回礼后才笑道,“户牖邑?虽说是临县,但未免路途遥远,怎找到我这里,阿平家中大人可愿意?”

陈平抿了抿嘴,“我家家贫,大人早逝,唯有阿兄抚养我。阿兄见我喜读书,但家中又出不起束脩,前年阿兄从家乡的行商中听说,夏县有贵人开设私塾,无需束脩,这才攒了两年粮食,一路打听送我来的。”

小家伙好像担心容安听说他是魏国人,就会赶他走,连忙说道,“我拿了秦国的通关验传,已经在里正那里报备......”看着容安的脸色,还悄悄补充道,“吃的也不多,我在家中也干农活,不会麻烦先生的!先生也不用特地教我,只要允我在窗外旁听就是。”

容安被陈平逗笑,摸了摸他的头,温和的说道,“既然来了夏县,便不用担心这些。你阿兄千辛万苦送你来这里,可不是让你干农活的。”在小家伙亮晶晶的视线中,容安笑道,“我这里每月都有考教,可莫要辜负你阿兄对你的期盼。”

“嗯!”陈平狠狠点了点头。

既然放下了心事,陈平的目光也投向正被孩子们推着转的磨盘,有些困惑的问道,“先生,磨盘将麦,菽磨成粉末,岂不是和火将柴薪燃烧成灰是一样的?”

“阿平真的觉得这是一样的吗?”容安耐心的问道。

“唔。”小陈平抿着嘴思考了片刻,摇了摇头,“不,感觉不太一样。”

张苍在一旁听着,看着他努力思考的样子,实在憋不住笑了出来,引来陈平瞪视,转而向容安求助,“先生,所以是为什么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