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在大秦帝国用二进制修仙 > 第24章 第 24 章

第24章 第 24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但在前世,那些穿越者带来这种炼钢法后,很快就有凡人发现这些废气会影响周遭环境,便求到了仙门灵山前。修道者们在了解了其中的基本原理后,与那些致力于发展技术的凡人一起精进了这种炼钢法,同时对废气加以净化回收,再次利用,以防止破坏稳定数万年的灵力环境。

这种集体化的炼钢厂都备有回收装置,用来收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切排出物。从回收设备得到的氧化铁尘粒可以重新投入炼钢炉中,用来精炼生铁。

废气中高浓度的一氧化碳和利用烟气热量烧水制成的水蒸气反应,最后可得到二氧化碳和氢气,而含磷量较高的炉渣,则通过简单的处理就可以加工成磷肥。

实际上,废弃物中生成的氢气、二氧化碳和磷才是容安最看重的东西。

它们都是化肥的主要原材料。

嬴政已经命人去寻硝石矿,想必不久后就能得到消息了,那时只要将合成氨的工厂和冶炼厂链接,便能快速合成氨肥,氮肥和磷肥。

原本需要千年才能跨越的技术鸿沟,在容安的道法面前变成坦途。

容安不知道这种变化在未来会带来什么,但当下是他最好的选择。

“先生,快看!”张苍将伸出窗外的头收回来,兴奋的掀开窗帘拉着容安看去,“那是什么造的房屋啊?看上去比夯土还要结实!”

兴奋的少年全然忘了,自己拽着的这位,正是一切的创造者,自顾自的对他说着自己看到的新奇玩意。

随着马车渐渐靠近,工厂的全景出现在了一行人眼前。

容安在建造工厂的过程中,同样考虑过如今人的接受程度,除去嬴政强烈要求的,具有代表性但实际只做装饰的烟囱外,其他对此时人过于有冲击力的巨大机器都备包裹在房屋内,而是因为所需产量的问题,第一次也没有造太大的炉灶,所以从外观上看,不过是青灰色的房屋忽然成片的出现在了空地上罢了。

而刚刚让张苍好奇的房屋建造材料,则是水泥。

实际上,在黄河中游地区,很多居民早在千年前就已经在使用这种强度的‘水泥’(1),只是关中地区并不常见罢了。所以,建造房屋的材料虽然是容安用灵力构建出来的,但站在天道的角度去看,这并没有强行改变文明的进程,自然也谈不上增加容安的负担。

只有屋内那些钢铁巨兽们,才真正让容安消耗了灵力。

“嘿,你也是听说这边工钱多来的?”

工厂门口的树荫下,一个短褐单刳的男子正和旁边的人搭话。自从半月前这里突然出现了这些房屋后,就很少有人过来,有些胆子大的在这游走了一阵后,也被咸阳来的卫兵赶走,大家都怕被卫兵抓走,后来自然没人敢再过来。

没想到上周游缴到村里来,说是这里招工,如果报名来的话除去管两顿饭,再按工时发工钱外,还能抵徭役,所以虽然这边都被传是惹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才凭空冒出这些屋子,但还是有很多人积极报名。

“我看这发工钱是游缴胡说,这么多人,怎么可能每人都发钱呢?”被搭话的中年人捋了捋胡子,分析道,“能管两顿饱饭就不错了。”

“那岂不是抵徭役的事情也泡汤了?”另一个年轻人接话道,“只管饭有点吃亏啊,现在走还来得及不?”三人是同乡,他便没什么顾忌的说。

“胡闹,你以为大秦律是放那好看的?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也不怕被人抓了去。”中年人训斥道,在年轻人连忙道歉后他才砸吧砸吧嘴,继续说道“不过我刚刚可看到临乡的啬夫了,估摸着,应该是能抵徭役的。”

从临近乡里招募来的民夫们三三两两的围坐在一起,同样的话题在他们口中传开,直到管徭役的啬夫大声点名,招呼大家聚到一起后,这种讨论才算告一段落。

“听着,上面的贵人说了,这此务工全凭自愿,做工的条件想必游缴都已经和大家说过了,除了每日管两顿饭外,每周再给每人结50钱,直到用工结束。如果有重体力的话,工时也会抵扣徭役!”

啬夫话音未落,原本安静听他说话的民夫们就爆发出激烈的讨论声,啬夫也没有立刻制止,而是抱着胳膊继续大声说着,“这可是难得的好条件,别怪我没提醒你们,要是现在回去,以后可不一定能碰到这么好的工地了!”

“不是说,在这务工全都可以抵扣徭役吗?”在嗡嗡的讨论声中,一个声音突破重围,传到了啬夫的耳朵里。

“什么?”啬夫同样大声的回过去,“你倒是想得挺美!要不这样,你不要工钱,我给你抵扣成徭役的时间怎么样?”

对面顿时不说话了。

如今五口之家一年的嚼用不过千五百钱,合下来每周不过三十钱左右,啬夫开出的工钱已经远远超出预期,发问的人不过是想试试,能不能再得些好处,眼看啬夫生气,便不再作声。

大不了到时候去做重体力的活计,他小声嘀咕着。

也许是因为工钱实在让人心动,又也许是觉得啬夫不会这么容易让他们离开,总之,工人们都没有提出离开。

啬夫见状,满意的拿出竹简,让大家排队来他这里画押。

但其实他心里也犯嘀咕,从县令那里听书是咸阳城内的贵人招工,可他拿到手的建造要求却不想是简单的建造别墅园林,反而像是在建造铁匠们会需要的东西。

临近咸阳城,这里的啬夫也算是见多识广,知道如果是少府的工程,肯定不会轮到他们来建造——将作少府的刑徒多到用不完,根本不会让普通人接触官府的这类工程。

而且,什么是烧制陶管连接到炉灶的出烟口?还有什么,需要清理空地,以加盖砖窑,以及尝试对煤炭脱硫?

这些不是要给少府的那些墨者去看的东西吗?为什么会写出来给他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