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牧云不想求仙问道。
做仙人有什么好,又救不了刘老爹。
可惜,她签了卖身契。
尹华并没有如约救下刘老爹,刘牧云想着卖身契能不能作废。
但刘牧云不敢说,怕被仙人打死。她还不想死,她好不容易活过天灾,好不容易自己照顾着自己长大,她想好好活着。
她听说过有笨手笨脚的小丫头,打碎了主人家的几个碗,被主人家赶出来的。
可惜了,尹华和张十中不吃饭,他们说他们已经辟谷,只每日给刘牧云买些包子馄饨炸丸子红烧肉炖鲤鱼炒时蔬拌凉菜……吃一吃……每日吃得刘牧云肚子滚圆,两位师兄说趁着能吃多吃,回头入了山门,就得吃风喝露,尝不到好滋味了。
这样听着,刘牧云就更不想修仙了。
尹华两人这几日在周围县市转了几圈,给测出仙缘的仙童每人画了东华门的山门印记。有这印记,小精怪们再不敢打扰,只要他们准备好了,便能直接被传送到东华门去。
每一名仙童的家庭情况都不一样,有故土难离,只当孩子去远门上学的,这些孩子就要在家多待些日子。有想跟着孩子一起去仙门享福的,他们也要时间收拾家里东西。也有无父无母无牵挂的孤儿,他们就直接跟着尹华两人走了。
“……”
“你怎么了?”
忙了几日,就剩刘牧云一个没有画下山门印记的了。刘牧云心神不宁,尹华叫她,她也磨磨蹭蹭不愿上前。
“仙师。”刘牧云鼓足勇气开口道。
哟,师兄都不肯喊了。
尹华觉得刘牧云很奇怪,怕是怕他的,但有时又大胆得很。
“仙师……”
“我又笨又懒,伺候不了您。”
“我就喜欢教笨的懒的。”
刘牧云眉头紧皱,尹华失笑:“好了,不逗你了,说说,为什么不想去东华门 ?”
“是有别的仙门想去?”
“还有别的仙门?”刘牧云惊讶了,不过想想也对,她小时候以为世界就刘家村那么大,后来知道还有张家村,王家村。那东华门之外还有什么西华门北华门的也正常。
“有啊。这世界比你想的大得多。”
“既没有别的仙门想去,那是为何不愿上山?”
尹华问道。
这么些年,不愿意上山的,就张十中和刘牧云两个。
张十中是心中恨意滔天,不愿意做任何他父亲期盼的事。如果他父亲希望他好好活着,他直接自尽,不犹豫一秒的。
“我为何要上山呢?”刘牧云反问道。
上山就能求仙问道,获得长生啊。尹华下意识想回答。只是后知后觉,他发现,刘牧云问的其实是她为何要求仙。
孩童入道,先入再求,入了道再寻求自身道的意义。
刘牧云是想先找到自己的道,再去入道。
“我也不知道,你上山看看,或许就知道了呢?”尹华回道。
刘牧云低下头不说话,她的勇气也只够她说几句话,再反驳仙人,她是做不到了。
刘老爹告诉她,从此走坦荡仙途,莫要回头再想凡尘俗世。
可她悄悄攥了十亩地契在手里。现在上山就上山吧,等仙人们不要她了,她就下山来种田来。
娘亲和哥哥离开的时候,刘牧云就想,是不是她太小了,没好好帮忙,没种出足够多的粮食。后来,刘老爹病了,刘牧云把地租给了亲戚邻居,每年拿来抵租金的粮,也就勉强够刘牧云和刘老爹两个人吃的。
刘老爹嘴里总念叨他的几亩好地浪费了。
“什么好东西?藏那么紧?”张十中阴沉的声音传来,刘牧云把头埋得更低了。
张十中比尹华坏得多,这是刘牧云在和他们相处了几日后得出的结论。
张十中看着生人勿进,像是性子冷硬的人,这样的人挺好,不惹他就没事了。
但其实张十中焉儿坏,最喜欢折腾人。
比如城中有个老财主来求灵药,想自己活得时间更长些。老财主人不错,大旱年间开过粥棚,刘牧云受过他的恩。
张十中让老财主在太阳升起前去风巫山顶找到酸果树吃一枚酸果,再在太阳下山前在白两河里钓一条金边鲤鱼煮着吃了,最最要紧,这必须得在一日内完成,且任何步骤都不能借他人之手,只要完成便能吸天地灵气补给自身。
年青人爬风巫山都得两个时辰,更别说从风巫山跑到白两河,脚程最好的年青人也要跑四个时辰打底。
老财主五十多,常年锻炼进补,身体还真不错。第一日便吃到了风巫山酸果,也跑到了白两河边,只金边鲤鱼怎么也钓不着。
浪费了好几日,老财主累得人都瘦了一圈,才终是吃着了果子吃着了鱼。
老财主精神高涨,来张十中这儿报喜,他觉得仙人是在考验他的诚心。
张十中抬手对着老财主的眉心弹了下,便告诉老财主他身体里被注入了灵气,此后会比寻常人更少病痛。老财主高兴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