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出深宫 > 第9章 香囊

第9章 香囊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近处的暗卫此时上前道,“夫人,官人有些事稍微走开了,请您在此稍等片刻。官人一刻钟便回来。”

谢辞的心这才踏踏实实沉下去,还好不是出事了。

她闲着无事,就在河边开始晃悠,不知不觉走进了一条巷子里。

巷子不深,不过几步路就到了底。只是这巷子深处的一处房屋不像是一户人家,更像是官邸。

谢辞印象中没有这么小又破落的官邸。

她四处瞧了瞧,门口确实有官府的徽记,只是落了锁无法打开,门头又没有匾额,谢辞更觉得奇怪了。

恰好一位挑着担的老妪路过,谢辞问道,“婆婆,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老妪停下来,环视了一圈四周,又观察了一番门口,突然恍然大悟道,“这,这是朝廷的女学。”

女学?这里怎么会是女学?

谢辞愣在了原地。

还未与陆珩成亲之时,谢辞就想设立女学了。其一是受母亲影响,母亲当时就是因为家中不让读书,才跟身为夫子的父亲私奔。二是受书院影响,书院中女学子甚少,让谢辞一直觉得颇为遗憾。

现在城中的女学,是陆珩登基不久后,她提出要设立的。陆珩二话不说就答应了她,只是没想到坐落在城中的女学和她设想的完全不同。

年年女学的学子名单都会由她过目,朝廷再拨付银两。依她所想,拨付的银两不少,女学应该是欣欣向荣的样子,而不是如今这般破败。

谢辞急忙追问,“这地方平日里可有人来上学?”

“有,怎么会没有。”

听到老妪的回答,谢辞舒心了一点。还好,这女学只是破败了些,并未荒废。

只听那老妪继续道,“住在羊肠道的刘二小子,还有葫芦巷的黄家六小子,他们都在这上下学。”

“您是说,在这上学的都是郎君?”谢辞简直不敢相信,“这儿可是朝廷设立的女学,是给姑娘们开蒙用的,怎么会有人如此大胆。”

老妪像是见到了个怪人,她上下打量了谢辞一番,看她衣着打扮华贵,想必又是哪个大户人家的女子。

“姑娘哪有时间上学堂啊?稍微大些就要帮着做家务,再长大些,没有钱置办嫁妆就要给自己绣嫁衣,嫁到了夫家还有夫家的事情要忙。更何况,只有郎君才能考功名,姑娘读再多书还不是浪费时间。不像夫人您饱读诗书。”

谢辞不在乎老妪的风凉话,继续追问,“是我无知了,婆婆。只是朝廷不是要求每坊每岁都要安排规定数额的姑娘上学堂吗?郎君又怎么能入女学的门?”

“朝廷有朝廷的要求,下边人也有下边人的难处。姑娘们不愿意进学堂,便由家里的兄弟顶了名字来学。谁学不是学,名单交上去能交差就行了。”

老妪见谢辞一副呆愣的样子,摇了摇头,转身离开了。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看似是朝廷给的福利,但在不了解底层民众真实的生活情况下,福利也变成了重压。

原以为能帮助姑娘们学点知识开阔眼界,转眼又被郎君得了利,而自己还被蒙在鼓里。

姑娘们要出嫁是事实,不能考取功名也是事实,所有的生活轨迹都围绕着“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自己却没有半点可以选择的空间,甚至连能否进学堂都不是自己的选择。

何至于此?何至于此!

谢辞气得浑身发抖,却又感到无比自责。

她努力平复着心情,暗暗咬牙,走出了这条黢黑的小巷。

她一定要靠自己的努力,给姑娘们挣出一片天来。

谢辞回到河边,远远地就望见了那个藕荷色的身影正在来回踱步,他的手中正提着那盏刚刚她舍不得买的兔子灯。

原来,刚刚陆珩突然消失是去给她买兔子灯了。

谢辞极为欢喜,似有烟花在心间绽放。她提起裙子,快步走向陆珩。

陆珩背对着,并未看见她。

忽然元澄小跑着出现了,只见他神色慌张,不知在陆珩耳边说了些什么,陆珩手中的兔子灯重重地跌在了地上,蜡烛顿时烧了起来,火舌舔舐着兔子的耳朵,不一会儿就只剩了个烧焦的竹圈。

谢辞捡起烧焦的竹圈时,陆珩已经策马扬鞭卷土而去,他始终没有回头。

元澄目送陆珩远去,回头正看见谢辞失魂落魄的样子,忙让人把马车驶来。

“娘娘,宫中出事了!贵妃娘娘见红了!官家这才先走一步,让奴才留下来陪您回宫。”

谢辞心下了然。

原来是楚宜岚出事了,怪不得他心急如焚。

“我们也回宫吧。”

-

半个时辰后。谢辞才回到宫中。

她没有直接去栖梧宫,而是先回了崇华殿。

纤云见谢辞回来,趁着伺候她更衣的功夫,把事情一五一十复述了一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