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这条小鱼在乎 > 第16章 第 16 章

第16章 第 16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犯罪嫌疑人竟然出现在了朝阳小区?!

这么重要的消息,祁信居然没立即告知自己,可真不够意思啊。林鹿正要向警察描述一下刚遇到了个奇怪的男子。

可转念一想,万一他真的只是社恐宅男呢,那岂不是误会了一个好人。

这么一打岔,林鹿翻涌的情绪又沉淀下来,她开始察觉到一丝不对劲。

“好像没有看到什么可疑的人,因为我也好些日子不住在这儿了”,林鹿不动声色地细细打量着门外的男人。

照理说,出了这种命案,警察查访时一般都会2-3人一组,以便一人在询问时能有另外的人做好实时记录,万一运气好盘问到了犯罪嫌疑人,还能相互有个照应。

可是,为什么他只有一个人?

林鹿警铃大作,微微晃了下身子,朝门旁靠得更近些,她面色如常,似乎只是随口一提:“您刚才说您是花城公安局的?”

男子点了点头,仍不死心地再次问道:“请您再仔细回忆一下,真的没有看到什么可疑人员吗?”他的话中隐隐带着些兴奋,在林鹿听来,那声色都似乎变得有些尖锐刺耳。

林鹿歪着头认真思考了一会儿,慢慢悠悠地回:“真没有,每天工作遇到的人太多啦,你知道的嘛,再奇葩也没有甲方奇葩”。

林鹿“咦”了一声,似乎想到了什么,在对面男人期待的眼神鼓励下,她激动地说:“说起来,我还认识你们那儿一名交警呢,祁信!他之前跟我吹牛说他在你们单位是大红人,没人不认识他。好长时间没见了,他现在怎么样了?”

男人愣了一下,眼底那缕异样的光没了,顿感索然无味。他把手里的记录本收起来,一边把笔插进胸前口袋里,一边语气淡淡地说:“他现在做的也挺好的,感谢您的配合”。

林鹿点了点头,笑着说:“没事,这是应该的嘛”。她朝男人挥了挥手,在对方的注视下关上了门。

在门“咔哒”合上的那一刻,林鹿的笑容瞬间消失了。

他根本不是花城公安局的!林鹿浑身僵硬地靠在门后,下一秒,她将耳朵紧紧贴在门上。隐隐听到窸窸窣窣的响动,她给自己打了打气,畏畏缩缩地趴到猫眼上往外看。

超广角的镜面将视野里的一切事物都映射到扭曲变形,空荡荡的宽阔的走廊,斜对面房弯成弧形的门框,亮似极昼的尽头中突兀的红色“福”贴……

突然,一张脸从下方的盲区跳出来!

林鹿吓得捂住嘴巴,生怕自己异常跳动的心脏从嗓子眼里蹦出。她微弓着身子,离门拉开点距离,她怕外面的人听到自己擂鼓般的心跳声。

好在那人只是凑上来一只眼,看了几秒,电梯就到了。他兴致缺缺地转身进了电梯。

林鹿像被抽空了精气一样,心力交瘁地蹲坐在门角。感觉时间过了一个世纪那样漫长,她的脚都有些酸痛发麻了。

猫眼外那只被放大到扭曲的右眼,仍在她眼前挥之不去。右眼瞳孔正下方有一颗朱砂红的小痣。

这颗特殊的小痣渐渐与电梯上遇到的那个男子露出的瞳孔叠在一起,直至完全重合。

林鹿后背被一层薄汗透湿,空调的冷气让她不由打了个寒颤,她才后知后觉地感受到劫后余生的心悸。

-

重新洗了一遍澡后,林鹿拨通祁信的电话。

“没有啊,怎么会这么问?”

祁信将干发巾随手搭在椅背,他刚洗完头,短而硬的寸头上还挂着水珠,听到林鹿的问题,他不知所云地说:“目前还没有收到任何通知说已经发现了犯罪嫌疑人的踪迹”。

祁信知道林鹿不会无缘无故问这种毫无根据的问题,一个荒谬的猜测呼之欲出,“你见到可疑人员了?!”

半晌,那边才轻轻“嗯”了一声,她的声音在电流中显得有些失真,“他找上我家门了”。

祁信猝然起身,一边打开手机的扬声器,一边迅速套上T恤,“你别担心,我马上到”。

刚穿戴齐整,祁信突然停下手上的动作,他瞬间冷静下来,如果犯罪嫌疑人前脚刚走,警察后脚就到了,这无疑会暴露林鹿,能当场抓到还好,若是让他跑掉了……不行不行,这会给林鹿带来极大的危险,他不能打草惊蛇。

祁信将顾虑对林鹿说了,林鹿也表示认同,以犯罪嫌疑人的反侦察能力和伪装水平,恐怕不知道又换了哪身行头溜之大吉了。于是,祁信只得让林鹿将自己已知的所有关于犯罪嫌疑人的信息告知自己,明天再上报领导增派警力、暗中搜寻。

身高将近180,看起来很年轻,皮肤非常白,右眼瞳孔下方有一个红色的小痣,最后出现在朝阳小区8栋,按下了20楼但还不确定是否是他自己家所在的楼层……

祁信记下这些信息时,电话那头的林鹿正在懊恼自己当时没反应过来拍张照片,他笔尖一顿,赶忙从电脑系统库中背调出失踪案的信息,看到页面上最新失踪已三天的女孩,一阵后怕涌上心头,“林鹿”。

“诶?”

“最新失踪的少女,是两天前报的案。家庭住址就在朝阳小区8栋2004室,父母已双亡,父母生前欠下巨额高利贷”。祁信吐了一口气,无比内疚地给林鹿道歉,“对不起,我这段时间太忙了,忘了把这个信息告诉你,我……”

“所以可能是金钱纠葛或仇人绑架?”林鹿并没有在意他的道歉,反而分析起案件来。

“目前还没有定论,三起失踪案和一起碎尸案的受害者,除了都是十几岁的少女以外,生活轨迹没有任何交集或关联,如果这四起案件并案侦查的话,我们更倾向于认为犯罪嫌疑人是无差别、随机作案。”

罪犯既然不是报复社会式在路上随机砍人,也不是流窜犯的作案手法,而是先绑架后杀害,那么在挑选受害者时一定会有力量、性别、位置等因素上的考量,否则不可能接连绑架或杀害数名女孩,而不被发现。犯罪嫌疑人年纪不大,看起来也很瘦弱,要想实现他的犯罪目标,他必定要有比较稳妥的、隐蔽的藏身之处,最好是以居住地为中心,向外延伸作案范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