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微微踮起脚跟,亲了一下,笑他道:“零分熟的元宵,好吃吗?”
施宇刚开口,先吃了一嘴粉。常铭拍去他嘴角的粉,笑道:“你还是先别说话了。”
听话施宇凑过去索吻,被常铭嫌弃地拍开:“米粉怪离远点。”
“哼!”
施宇又生气了。然而他这一下哼出一股白烟,威慑力没有搞笑却很成功,常铭笑得更欢。施宇气得堵住他的嘴,将他口中残余糯米粉扫荡干净后又退出来,好像只是在尝零分熟的元宵,意犹未尽地舔了舔唇,傲娇道:
“一般。”
常铭不跟他一般见识。施宇自觉扳回一城,准备继续作业。常铭连忙夺走他手中凶器:“滚元宵,我来。”
常铭拿起一个小碗,装了半碗面粉后,从大盆里用筷子找出小豆丁,放进碗里准备开滚。这时,身后一只手迅速夺走他手中小碗,语气嗔怪道:“说了我来。”
常铭无奈摊手:“我只是胃里缝了两针,不是手断了。”
施宇掷地有声道:“病人就该有病人的自觉!”
常铭拗不过他,只能站在一旁勉强当个军师。比如在施大师滚了半天不见豆团变大的时候,提醒他“沾水”。在施大师快把豆团滚回豆丁的时,提议道:“要不我们再看一次视频吧?”
施大师挫败点头,第四遍视频看完后,施大师机智地选择自动循环,亦步亦趋地学习。
终于,第一颗豆沙元宵成功问世。
常铭看着比汤圆还小的元宵,慈善地竖起了大拇指。士气大增的施大师,开始了他的第二颗征程。比起第一颗,没再出现“□□”和“军阀割裂”等局面,除了个头大过肉包子。
滚啊滚,和啊和,第七颗、第八颗豆沙元宵接连出生。施大师越来越上手,元宵的大小也逐渐均匀,到了第九颗,勉强能配上施大师的“自信”。
“我厉害吧?”施宇手托元宵向常铭显摆。
常铭凑过去像个专业的点评师,仔细端详一番后,真诚赞道:“是个当厨师的料。”
“那是。”施宇一夸就上天,得意忘形道:“我从小就被婷姨夸骨骼清奇,天赋异禀,还说要是生在她家,那就是新南方重点培育对象,一定会在厨界登峰造极,成为一代大师,为国争光。话说,新南方是哪家百年学府?是不是在你们南方比较出名?他们学校是不是人才辈出?知名校友遍四洲?”
常铭不忍戳穿施宇的童年泡影,不接茬道:“再做一个吧,凑个十全十美。”
施宇像欣赏夜明珠一样看着手中大作,任性道:“不要,十个太多,九个刚好,我喜欢九。我决定了,它以后就是我的幸运数字。”
常铭怔怔地望着他,回神指着芝麻核桃,道:“这俩合一起吧。”
“得嘞!”
施宇掌握了手艺大师的“灵魂”嗓音。
芝麻与核桃复杂的是馅料,施宇搬出了终极神器——榨汁机,成功解决这一难题。在加油的时候,施宇首次背离教学视频,将猪油换成了色拉油,常铭看见了,嘴角微扬。
最后只剩下大料,常铭看着砧板上可怜的两个鲍鱼,难得反向建议道:“可以多做点。”
施宇但笑不语,将鲍鱼切成细丁。常铭看着他专注的样子,回想起这段时间口味熟悉的餐食,这笔人工费大抵算不清了。
常铭从背后抱住施宇,下巴搭在他的肩膀上,神情难得一见的慵懒和依赖。施宇放慢剁馅的速度,笑着问道:“无可救药地爱上我了?”
“嗯。”常铭闭着眼睛,轻声道:“早就。”
施宇放下刀,用围裙擦干净手,转过身捧着常铭的脸,急切地问道:“‘早就’有多早?长城吗?还是元旦?”
常铭亲了他一下:“可以再早一点。”
施宇快好奇死了,连亲吻都转移不了,追问道:“到底是什么时候啊?”
“也许是吃到糖的时候吧!”常铭答道。
“钢铁直男”施宇疑惑道:“我放你宿舍的那书包零食不是被分给黄晓东他们了吗?你偷吃了?我不是说过,糖要少吃的吗?”
常铭憋着笑,一脸沉重道:“建议您以后不要从事文艺行业。”
施宇还想问,常铭已经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题,催道:“快做吧。”
施宇一听,脸立马红了,注意力被成功转移。但常铭却只是看着桌上元宵咽口水,并且补充道:“我饿了。”
施宇掩嘴咳嗽一声,把“妖孽”推远,道:“你别来捣乱就很快了。”
“我怎么就捣乱了?”
一头雾水的常铭被按在沙发上,施大师高冷地没有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