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摘星之路[选秀] > 第58章 第 58 章

第58章 第 58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从录制厅出来去食堂的路上,同行人就只剩下晋级的35名选手了。

节目组留了时间给他们吃饭,在此之后,再开始下一环节的录制。

至于淘汰的那一部分选手,似乎被工作人员带去先录最后一份物料了——于是有人边走边小声控诉,节目组就是想利用他们的最后价值。

这倒是事实。

而除此之外,也有不少人选择在这段短暂的停录时间里,讨论接下来的重组环节。

目前的局势是,far组和远程连线组都只剩下了4人,微末组剩8人,凛然组9人,塔组出乎所有人预料地,留下来了10个人。

对于齐路遥来说的好消息在于,选人是按照缺人小组的平均排名来的,由排名低的组先选。

虽然说小甜歌永远都是不太受欢迎的存在,但出乎意料的是,这次剩下的四人其实排名不算太低。

——毕竟中位圈总有适合甜歌的选手。

因此,借着34名纪铭的存在,far组以0.25的微弱落后优势,获得了重组阶段的优先选人权。

算是相当幸运的结果。

接下来的事情也不出所料,有人为这事来私下找他们组的选手了——只不过,来的却是让人意外的人选。

“遥哥?”吃完“下午饭”,从食堂去排练室准备重组录制的路上,众人都走得零零散散,谢忱从后排赶上来,与齐路遥并排前行,“我有个不情之请。”

“怎么这么正式啊,”齐路遥笑,脑海中瞬间浮上了猜想,“你说。”

“是这样的,”谢忱用余光确认了一下身边的情况,发现无人注意他们的方向,这才小声说,“如果过会我被票出来了,你们组可以不要选我吗?”

啊?

齐路遥的第一反应甚至是确认自己有没有听错。

他倒是猜到了谢忱的来意是小组重组,但没想到居然是这么个要求。

——虽然细想一下也能理解,谢忱的个人风格与终焉之塔的适配性其实是高于far的,如果来far组,还不如一开始就留在塔组。

毕竟对这种人缘好的人气top选手来说,如果不是主动想走,是绝无任何被票走的可能性的。

而站在谢忱的立场上,从大热门终焉之塔去冷门甜歌远程连线,倒是还有一点点道理。

作为一个rapper,处在一首完全没有rap段,且汇集了众多vocal担的抒情曲终焉之塔里,可以说是没有任何优势。

既然如此,不如试试去远程组,尝试争个c位加故事线。

——作为自带关注度的选手,其实也不用太担心因为去了冷门组而无人在意。

况且所有歌的全曲和编舞都看过了,谢忱会这么选,肯定是有自己的考量的。

至少,相较于齐路遥这种毫无选择权地被放入冷门组,谢忱的境况显然好得多。

——虽然此时此刻,齐路遥还挺喜欢far组的歌和队友,对于让这个冷门组在三公拥有姓名,也多少是有些信心的。

不过平心而论,一直到今早,齐路遥都和很多人一样,觉得谢忱是节目组有意在捧的人,但今天这个第6,让这个结论被打上了一个巨大的问号。

也让他的选择多了些被解读空间。

脑海中飞速闪过若干念头,齐路遥明面上也只是以极细微的幅度点头:“好。”

如果是谁想来他们组,肯定还需要其他队员一起决定。

但不想来这件事,以本人意愿优先肯定没错。

-

赶在节目组要求的时间之前,far组剩余四人又一次聚集在了练习室。

一天之内少了三分之二的队友,整个练习室显得有些空旷。

“我们就只能在这里等吗?”纪铭坐下来之后,问了一句大家都知道答案的问题。

“是的,”齐路遥说,“等那三个组内投完成,我们才开始选人。”

“哎,我好紧张,”纪铭叹气,“你们觉得会有谁来啊?”

“不知……”陈锦行说到一半就停下来了,然后视线投向一个方向,压低声音说,“我们在镜头前讨论这个,不合适吧?”

岳青宸和纪铭跟着陈锦行的发言转头,在看到摄像头后又匆匆收回。

齐路遥倒是完全不为所动。

但大家瞬间都反应过来了,现在讨论这些话题,如果被放出去了,估计又会成为观众对选手之间的人际关系做阅读理解的素材。

搞不好就会害了谁,所以,谨言慎行。

“先来给新队友准备点惊喜呗。”见大家瞬间失去了讨论话题,齐路遥站起身主动建议,“如果还有时间,再练下歌。”

剩余几人一听纷纷同意,开始策划着能怎么欢迎新队友们。

只是没想到才讨论了不到三分钟,事情就来了。

听完工作人员带来的安排,几个人顿时有了种“这才正常”的感觉——节目组果然还是不会让他们这么清闲的。

趁着其他几组忙着票人的间隙,需要接人的两个小组总共八个人,也要依次去做个人前采。

说起来,这类个人采访,齐路遥还真录得不多——这也是一个能看出选手是否受节目组关注的因素,而事实证明,虽然人气已经到了上位圈,齐路遥也并没能受到什么多余的关注。

之前也就初C和一公二公的时候分别录过一次后采,只有第一个放进了正片,剩下的是全员都录了,所以齐路遥那份不出意外,被扔进了vip才能看到的加长版里。

这方面待遇堪称差得凄惨,在上位圈粉丝拉的各种选手待遇排名中遥遥落后。

不过这次,倒又是惯例般的全员都有。

“齐路遥选手,”负责采访的工作人员冲着他笑得很无害,然后一上来就抛了个问题:“你更希望在重组之后获得什么样的队友呢?”

结果刚刚没敢讨论的问题,现在还是被抛出来了。

不过齐路遥有时候会有一瞬间的困惑。

但凡是个脑回路正常的选手都明白,这种问题是问不出什么答案的,这时候报个名字出来,那不就是相当于指名道姓说“我认为他会被票出来”吗。

但是节目组似乎始终对这类有标答的问题格外热衷。

“更希望啊……或许也不能说更希望,应该说一定?”齐路遥低头沉思几秒,然后抬起头,望向镜头,说,“我们一定会有一群能够给大家带来最好的舞台的队友的。”

“很肯定啊?”对面说。

“嗯,”齐路遥笑,“无论如何,大家能成为三公的队友,都是无数的偶然导向的必然结果,所以我相信,未来这个充满了必然性的far组,也必然能做出最好的舞台作品。”

-

从采访室回去的路上,作为far组第一个接受前采的成员,齐路遥专门绕了个弯——这么说不准确,应该叫专门跑了一趟——去楼下的杂货铺买了个小礼花筒。

这完全是纪铭的主意,说是用来欢迎新队友的。

“那还不如给大家准备点零食来得实际啊?”陈锦行一听就开始反驳了,“说不定他们心情不好,被你‘砰’一下之后,心情反而更不好了。”

“那不行啊,”齐路遥接着开玩笑说,“公演只有四天了,吃什么零食啊,注意饮食管理。”

于是纪铭的方案被迫被采纳,只是讨论之后决定先观察一番,再考虑用不用这种花里胡哨的欢迎。

如果来的选手都垂头丧气,那就算了。

毕竟这么短的时间里,他们也想不出来什么欢迎队友的方式。

三公毕竟时间紧张,形式也不能太花哨。

最终,第一个去接受采访的齐路遥,就被赋予了购物的职责。

-

在远程组和far组等待未知命运的这段时间里,剩余三个组都处在各自的腥风血雨之中。

塔组留下了十个人,这可以说是所有人意料之外的结果——在所有人的预想中,只有卡位的叶文帆可能留下也可能离开,最终的人数无非就是8或者9。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