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我要去国外出差,接下来至少一周不在国内,到时候可能没法即时联系,不过有事可以线上发消息给我。”
出差去国外?
她下意识地去猜想诸星言去国外做什么,但很快便又反应过来,连忙甩甩脑袋。
她这么关心诸星言去国外做什么干嘛!
他去做什么跟自己有什么关系……
他去国外……好像也没必要跟她报备吧!
纠结了半分钟后,她还是给诸星言回了一句。
“收到。”
接下来,她从有关诸星言的帖子和各种资料中才渐渐了解到,原来诸星言还在国外待过一段时间。
二十四岁之前的诸星言看起来平平无奇,上了一所普通的师范大学,主修语言学,辅修历史学,毕业之后便在一所中学里任职历史老师,许是过往的装扮和发型都延续着古板的风格,证件照里的“教师诸星言”看起来也平平淡淡,不似现在这么随便一站便招来女同学发热的目光。
可就在诸星言任教的第二年,因为一次野外团建,诸星言失足从山腰掉下去,在医院足足躺了半个月才能下床,而后的诸星言便辞掉了中学教师的工作,去了国外留学三年并在回国后不久便在夏国历史领域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了论文,因此被栖华大学历史系破格聘为教授。
而当初诸星言在刊物上所发表的论文正是有关百年前各大民间救国组织兴衰及其历史意义的。
采栀为此专门去检索了诸星言的这篇论文,论文不仅介绍了各个组织的大致发展状况,也结合了国外民间组织的演变,论述纪念和传承的重要性……
她对这些学术性的东西并不感冒,可让她惊讶的是,诸星言竟在论文中提到了如今在网上都鲜有记载的“誓山盟”——她当初所在的那个组织!
“誓山盟”的第一批成员一部分是来自一家被外敌摧毁的义誓武馆,另一部分是同时期被波及的山寨莽汉,从前和平时期本是水火不容的两方却因为共同的敌人结成同盟,因为屡次重创外敌而吸引了一批对时局失望的退伍士兵,“誓山盟”就此开启规制化的训练模式。
诸星言在论文中只是寥寥几笔带过,对“誓山盟”的衰亡只用了一个“因奸细混入”,但因时间过去太久,可参考的资料也不全,所以诸星言还特意标注了“存疑”。
可只有采栀自己知道,诸星言的猜测八九不离十,因为“誓山盟”是把抗敌和团结作为立盟之本的,但凡内部出现任何冲突,除了正在执行的任务,其余人停止所有行动,直到冲突解决,毕竟当初成立“誓山盟”本就是建立在存异的基础上,任何不合都可能会成为致命的隐患。
但究竟谁会是当初组织被破坏甚至解散的罪魁祸首呢?
诸星言能把“誓山盟”写进论文里,难道知道些什么?
其实说起来,诸星言本身的经历就很特别,这种特别甚至跟她还有些相似之处。
只不过她是落水之后才变得不一样,而诸星言是坠山……
该不会坠山之后的诸星言已经不是原本的诸星言了吧!
想到这种可能,采栀自己都被这个猜测吓到了。
而更可怕的是,诸星言可能已经察觉到她的“特殊之处”,这段时间以来的种种极有可能并不是对她有什么想法,而是在试探她是不是原本的辛采栀!
万幸……
从前的辛采栀跟诸星言接触不多,跟外界也不怎么打交道,诸星言能得到的有关辛采栀的信息恐怕也很有限,仅仅只是这几个月并不频繁的接触,也许并不能让他完全印证自己的猜测。
也就是说,如今的她还并不完全处于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