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氏住在皇宫,萧凤臣对她厚待,薛金福进殿时,苏氏正百无聊赖给指甲涂着丹蔻,朝阳光下举着,十指珊瑚一般通透的白,苏氏与女儿在一起,看上去像姊妹。
“母亲。”薛金福走到苏氏面前站定。
苏氏对女儿极为不满,满腹怨气,“你心里还有我这个母亲吗?我落入贼人之手,你不闻不问,是不是早盼着我死。”
苏氏被八皇子骗回京城后,至今母女第一次见面,薛金福对亲生母亲的自私无话可说,前世如此,今生母亲一点没变,说;“母亲不知会我,擅自离开福源寺,被奸人利用,险些坏了皇上的大事。”
苏氏自知理亏,问;“你什么时候放我出宫?”
薛金福打量一下宫殿,金碧辉煌,锦衣玉食,呼奴使婢,母亲还不满意,说;“母亲想回福源寺?我送你回去。”
苏氏岂能愿意住寺庙里,在皇宫享受荣华富贵,寺庙清苦,诵经茹素,怕女儿真把自己送回寺庙,她现在还要仰仗女儿,软了口气说:“住在皇宫,我倒是愿意,可我总不能住皇宫一辈子,你在京城给我安排一处院子。”
皇宫地龙烧得热,秋碧为主子解开斗篷,薛金福走到一旁椅子上坐下,道:“现在辽东反叛,细作渗入京城,皇宫安全,母亲耐心住着,等平定叛乱,女儿自有更好的安排,保证母亲一世荣华。”
“你说的是真的?”苏氏不信。
“真的,我保证。”
苏氏将信将疑,“一世荣华,你供养我,你出嫁后可不能不管我,我十月怀胎辛苦生下你,你不能没良心。”
母亲就只为自己考虑,母亲才三十几岁,京城置办个院落,怕她也不会消停了,说:“母亲可愿意改嫁?”
苏氏恨透了薛继方,苏氏的美貌不减当年,当然不想给薄情寡义的薛继方守节,试探女儿,问:“你心中已有人选?”
“襄阳王怎么样?”
薛金福了解母亲,布衣白丁她看不上的,襄阳王身份尊贵,英武善骑射,仪表堂堂,皇家贵胄,襄阳王正妃已死,苏氏再蘸更上一步,襄阳王正妃,苏氏虚荣心得到极大满足,荣华富贵,风光无限,找回了脸面,嫁入皇族宗室,一步登天。
爱慕虚荣,做襄阳王妃和在寺院清修,毫无悬念,苏氏会选择做襄阳王妃,求仁得仁。
薛金福一看母亲心活了,说;“你拿个信物,我去襄阳王大营。”
苏氏不管女儿出面给自己张罗夫婿于理合不合适,当下取出一方绣帕,绣帕一角绣单字闺名,交给女儿。
次日,薛金福赶往襄阳王驻扎在城外的营地,辽东兵马来势汹汹,她要为萧凤臣争取襄阳王的支持,叔侄共同对敌。
各路兵马进京勤王之师最近也要一月能赶到,唯有联合襄阳王。
萧凤臣送薛金福至京城郊外,俊美的脸上尽是担忧之色,已经安排暗卫保护薛金福还不放心,京郊的兵马秣兵历马,襄阳王如有异动,即刻出兵救薛金福。
看着薛金福的马车走远,消失在大路尽头,落雪了,明黄的龙袍被凛冽的寒风卷起,肩头薄薄一层雪花,矗立良久,小梁子提醒道:“皇上回吧!”
薛金福带着百十人,到襄阳王营地求见,襄阳王听手下来报,忙亲自出迎,他此次就是奔着苏氏来的,苏氏的女儿,他当坐上宾。
远远地看见少女在营地前下了马车,白雪皑皑中,俏丽的美人,如枝头的红梅初绽,猛一看苏氏母女有七八分相像,走近看,神态气质又不同,女儿明艳,双瞳明亮灵动,眸光流转间,光华璀璨,母亲芊芊弱质,风流婉转,我见犹怜,襄阳王还是吃苏氏这一口。
大步热情地上前,薛金福敛身行礼,“小女给王爷请安。”
“薛姑娘无需客套,我们是老相识了。”
襄阳王一点架子都没有,搞定女儿,娶母亲就没有障碍了,“天寒薛姑娘请进帐中叙话。”
襄阳王上座,薛金福告座,坐在下首,襄阳王打量她,和蔼地问:“薛姑娘从京城来,见本王有何事?”
想问苏氏可好,显得太过急切,话到嘴边还是忍住了。
薛金福态度恭敬,道:“王爷是家母的救命恩人,得知王爷驾到,小女特来拜见。”
襄阳王就势问;“你母亲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