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靖宁侯府和宁贵妃有点亲戚关系,生死关头,晋王父兄都能杀,别说这点姻亲关系。
老太太看着孙女,说;“现在兵荒马乱,到处都是叛军,我侯府的人这时出京,如果走不了,落入叛军之手。”
侯府几房人,十几辆马车逃出京城,目标太大,侯府护卫家丁人少。
薛金福镇静地道;“祖母,人都留在府里,侯府根本抵挡不住叛军的攻势,等到叛军围困侯府再走就迟了,不如几房人分头走,混在百姓当中,或可逃出一条命。”
老太太叹口气,道;“金福说得对,总比等死强,被叛军抓了,要挟他二叔五叔,侯府没有不忠不义之人。”
老太太一脸肃穆,“逃走时,带上防身之物,实在逃不掉落入叛军之手,就自行了断。”
众人心头一凛,生死攸关,谁也不说话,三老爷说:“就照母亲说的办。”
派出的小厮出去打探回来说,街上都是逃难的百姓,通往城门的这段路堵塞,马车过不去。
老太太说;“我年纪大了,受不了路途颠簸,我留下你们走。”
“母亲,你不走,儿子媳妇也不走。”三老爷着急道。
老太太说:“你们走,剩下我一个人也好找个地方躲藏起来,人多目标太大,真要被抓,老身这条命豁出去,不让你二哥五弟为难。”
情势紧急,众人回房准备。
各房人分头走,二房主子苏氏,薛宝睿和薛金福,薛宝睿不愿意带上继母苏氏和妹妹薛金福累赘,让小厮备马,带着几个小厮先走了。
薛金福回房,告诉小丫鬟婆子各自逃命,等京城叛乱平定在回来。
秋碧早把衣物值钱的东西打了个包袱,薛金福把银票揣在怀里,带着秋碧、宝珠、小棠三个丫鬟往上房来。
苏氏正带着丫鬟仆妇装金银细软。
秋成,孙兴已经备好马匹,套上马车。
薛金福能骑马,她的三个丫鬟只有秋碧会骑马,苏氏不会骑马,薛金福又不能丢下母亲不管,马车出京城堵在城门口,等叛军追上来,难逃活命。
秋碧问;“姑娘,这可怎么办?”
薛金福焦急,叛军到了谁都走不了了。
这时,一个身形矫健的男人的从侯府敞开的大门进来,大步入内,一路无人拦住,侯府下人着急逃命,没人顾上陌生人。
身形高大的男人,走路几乎没声音。
薛金福站在明间门口,蹙眉看着母亲同几个丫鬟仆妇往包袱里塞古玩字画。
男人走近,薛金福才发现,男人轻声说了几句话,薛金福点头,屋里的人正忙活,没人注意。
二房一行人往前院走,苏氏寸步不离地紧跟着小女儿,平常和小女儿不亲,这时像抓住一根救命稻草,苏氏身后丫鬟仆妇挎着包袱,拖拖拉拉。
薛金福暗叹,她母亲逃命舍不下身外之物。
两辆马车等在府门外,孙兴和秋成在马车旁,着急地翘首朝里望,薛金福走出来,敏锐地发现附近许多暗卫,低声吩咐孙兴和秋成几句,二人点头。
苏氏上了马车,放下帘子,马车行驶,半个时辰后,马车停了,苏氏听说城门逃难的百姓车马堵塞,她们的马车一路畅通无阻。
搭着仆妇的手下了马车,四处看了看,不是城外,马车停在一处宅院门口,这地方偏僻无人。
薛金福扶着苏氏进了大门,说:“先在这里躲一躲。”
一行人进来后,两扇厚重的门在身后紧闭。
宅院外面看似很普通,一进来,苏氏惊愕地发现,宅院四周房顶布满带刀侍卫,紧张地问;“这是什么地方?”
“母亲,你别问了,这里很安全。”
六皇子萧凤臣的别院,别院里有一条暗道,通往城外,如果发生紧急情况,可以从暗道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