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十年,皇女九岁,面容虽稚气未开,眉眼之间已有帝皇般的威严。而朝堂之上对她的微词也越发的多。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储君舟坐在龙椅上,身穿明黄龙袍,胸前五爪金龙怒目圆瞪栩栩如生,金黄皇冠戴在头顶,前沿串着五色玉穗,在眼前微微晃动。
“众爱卿平身,今日有何事要奏?”
“陛下,年关将至粮草还未到边关。”一位武将身穿麒麟圆领深红官服,腰间玉带挂着一块玉佩。
“怎会如此,可是路上出了什么问题?”储君舟心有不悦,语气重了几分。
“陛下,长楼关大雪封山,可能是耽搁了行程。”
“那还不快召集人马,尽快疏通。”
“是。”
“陛下,臣有事要奏。”
礼部张尚书一袭白鹤藏蓝官服,手握白玉官板,站了出来。
储君舟瞧见张斯年出声,一阵头疼,摆摆手。
“说。”
“臣恳请陛下,广纳后宫,为皇家开枝散叶。”
朕就知道!
储君舟现在只想把礼部尚书张斯年的胡须一根根揪下来。
储君舟深乎出口气,不去理会跪在地上的张斯年,唤了声:“尧儿。”
储尧也与丞相并肩,一袭暗红蟒服,手握白玉官牌,站了出来,遮挡住身后跪着的张斯年。
“李照,宣旨。”
“喳。”
李照拿出早已拟好的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皇女储尧也,为宗室首嗣,天意所属,载稽典礼,俯顺舆情,正位东宫、以重万年之统、以系四海之心。
谨告天地,宗庙,社稷,授以册宝,立为皇太女,兹命皇太女持玺升旭阳殿,分理庶政。钦此。”
储尧也跪地叩首。
“儿臣遵旨。”
李照双手尊敬的拿着圣旨,走到储尧也面前,奉上圣旨与太子印玺。
储尧也颔首接过。
储君舟郎声笑道:“好尧儿,可要帮朕分忧国事呐。”
众大臣除了丞相风轻云淡外,各个面面相觑,他们当然知晓皇上封皇太女的用意。之前太女为封还有周旋的余地,如今只怕难上加难。
毕竟他们谁也没想到,陛下如此年轻就立储君。
“请陛下收回成命!”李平成站起跪地,他不能让陛下执迷不悟。
李平成为官清廉,但此人颇为死板固执,尊礼法,是个老臣。
“旨意已下,无法收回。李爱卿可是要朕失信于天下?”储君舟强硬说道,他堂堂楚国帝皇,岂能被一众大臣牵着鼻子走?
“陛下若不收回旨意,臣无颜见先皇愿以死明鉴。”语言铿锵有力,不屈不挠。
储君舟冷眼看着李平成。
李平成双腿跪地,藏蓝色的衣袍包裹他苍老的身躯,银白的头发被一丝不苟的黑铜金冠束起。
“你敢威胁朕?”储君舟气极反笑。
李平成跪匐在地,语气平静如水:“臣不敢。”
“好好好,那你便跪着吧!”储君舟气极连说三声好,不客气的看着跪在地上的李平成和张斯年。
“先皇,臣愧对与您,愧对大楚啊!”李平成高呼,起身直冲向蟠龙柱,血溅当场。
一时间大殿乱成一团。
储君舟气极,大手重重拍在金黄的龙椅扶手上,大声喝道:“还不快传御医!”
温成峰疾步走到李老身旁,粘稠的血顺着布满皱褶的额头滑落。
储尧也站在一旁,手紧握拳头。
李平成被士兵抬了出去。
“日后,若有逆反谏言者,株连九族杀无赦,退朝!”
储君舟冷声说完,大袖一挥便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