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一落,姜连一个越步跳到宋桀背上,半扒半搂地去看他手里拿的东西,“别看书了,跟我们一起吃火锅去。”
宋桀从缝隙中往后看了一眼,点了点头,说“好”。
姜连电话预定了位置,距离不近,但周末的这个时间点不好打车,几人就在路边等。姜连在路口拦车,张娜给父母打电话报备行程。
“下午没课吧?”
“嗯?”可能是意外宋南竹主动和自己说话,宋桀眼睛亮了亮,“嗯,半天就补完了。”
“行,那就继续等车。”宋南竹道。
这时,宋桀突然把书包取下,放在脚边,拉开拉链在里面找出一本封面花哨的笔记本。
他朝宋南竹递过来,道:“我自己手写了一点知识点,也不知道能不能派上用场,谢谢你昨天给我讲题。”
“你要谢多少次?”
谢来谢去没完没了。
本就不是单方面的自愿,对宋南竹来说,不过是能用来换取看望母亲的机会的等价替换。
宋桀的手缩了一寸,还是支着,“你帮了我,我也希望能帮助你。”
一个理科生能有什么帮助?
宋南竹接过,随手一翻,当即怔了怔。她这么也没想到,这份笔记里都是地理相关的知识点,除了文字,还有手绘图。
笔记本本身并不厚,在写下满满当当的要点后,它成功翻了一倍的厚度。
地理是宋南竹最薄弱的一门课,这两年有关地理的所有笔记加起来都没有这一本多。她对每一门课程都没有厚此薄彼的意思,对地理的学习总是抓不住要点,无论是套用其他两科的方法,还是另辟蹊径,都成效甚微,偏科严重。
“怎么写的?”宋南竹问。
“我看了三遍教科书,借用了一下姜连哥的复习资料整理的。”
宋南竹又问,“只是这样?”
“还,还上网查了一些资料。”宋桀补充。他写得很用心,希望能给宋南竹带来哪怕一丁点帮助,但此刻看着宋南竹的表情并不如他的理想,和给班上的同学讲解完一道题后他们露出的轻松释然的表情一点也不沾边。
他逐渐开始拿不准,是不是又做错了什么。
然后,他看到宋南竹重新翻开笔记本,从第一页开始,一页一页地缓缓往后翻,比刚才看得仔细许多,在每一页停留的时间也变长。
“我没记错的话,理科不学地理。”宋南竹说话时,头也没抬,依旧垂眸看着那字迹。
宋桀斟酌:“我学的时间太短了,笔记是不是做得不太好?”
“太短是多短?”
“一周。”宋桀道:“但我来这里之前一直对地理很感兴趣,在初二班时,原本是打算选文科的,所以也没有一周那么短。”
兴趣和学科是两码事。
一周就啃完高中的地理书,并且将易考点和难点分类归纳出来,集中在这一本小小的笔记本上。
地理老师不止一次的说过,宋南竹地理提分的空间非常大,及格线上下的大浮动的状态就表明她对地理学习有很大的缺陷,是无法忽视的短板。
老师建议她不要使用复习资料,把教材吃透就能提高最少二十分。地理老师十分诚恳地把毕生积累的经验教给她,就差单独给她开小灶了。
结果这次月考仍旧没有达到对方给她设定的理想分数。她承认,确实有精力不足而忽视的成分,本想等对方气消就暗示一下能否把吃透后的书给她,结果等来了宋桀拆解教科书版的笔记。
“其实我也不是很了解这个学科,做这个是我自不量力了,我只是想尽可能的看看能不能对你有帮助。”
宋桀喉结滚了下,试探着问,“如果用不上的话,还是还给我吧——”
“这笔记对你来说也派不上用场,要回去做什么?”
宋南竹打断他的话,双手“啪”的一生合上本子,然后背在身后,没有要还回去的意思。
宋桀认真地想了想,“我前桌的妹妹学文科的,我可以给她。”说罢,他又强调似的补充了一句,“如果你真的用不上的话。”
宋南竹撇他一眼,“想一出是一出。你给了别人的东西就属于别人,想要回去,对方同意了?”
“那你……”
“不同意。”
宋南竹举起手里的笔记本,像极了在宣誓这东西的主权,随后就把它塞进了自己书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