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绍宋之一世长安 > 第21章 一世长安(19)

第21章 一世长安(19)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比起父子君臣,赵玖与赵瑗的相处更像是师友。赵瑗亦敬爱赵玖,就犹如对自己的生身之父一样。赵玖的这一套育儿经也被赵瑗沿用下来,并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使之更加契合家国的现实需要。

郭皇后对此亦有着独到的见解,她以“除锈”与“雕琢”二词精妙概括,一语中的,正如背嵬军的选拔与训练。

后来岳飞也常常感慨,赵玖之后的皇室成员,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但凡能恪守世祖家训并持之以恒者,皆能在纷繁世事中稳健前行,未有大失。这真的得归功于世祖的高标准,严要求。

建炎十年后,皇宋平西夏,灭金国,臣辽蒙,北伐大业功成,大规模的战事几乎绝迹,国家开始休养生息。然而,在这国泰民安之际,却并未如某些居心叵测之人所想的那样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待赵瑗年岁稍长,便被赵玖送到岳飞的麾下进行锻炼。赵玖曾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只有基础扎实,才能不断积累经验,增长才智。数年间,赵瑗隐姓埋名,从艰苦的地方到更艰苦的地方接受锻炼,先后参与修筑工事,运粮辎重,喂马屯田,甚至还下火头军做过饭;更兼要苦练杀敌本领,在前线冲锋陷阵,种种艰苦,不一而足。

而赵瑗对此毫无怨言,他理解父亲的用心良苦,排除恶劣环境带来的影响,踏踏实实在军营服役。

也是在御营前军,赵瑗认识了郭信芳,也就是后来的郭皇后……

岳飞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深沉。

恩师告诉他,那一日,杨沂中正是去了奉直大夫郭直卿府上。

而郭直卿,便是郭皇后的祖父。

岳飞努力回忆着前世赵玖去世后的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早已因为忽视而尘封的记忆终于浮现,于隔世激起了惊涛骇浪。

‘阿爹阿娘,翁翁呢?翁翁他去哪里了?’

‘翁翁他……他回家了……’

郭皇后口中的“回家”……神秘来历的官家……宗相告知他官家与郭家的这段微妙联系……脑海中豁然清亮开朗,竟原来——郭皇后与官家来自同一个地方……

岳飞倒觉得松了一口气,因为一件秘密有了线索。

可他还是无法避免的想到了赵瑗,那孩子知道这一切吗?

说起来,这段时间赵瑗的心里似乎有事,似乎做什么都心不在焉,岳飞自回到汴京面圣的那一日便察觉到了。官家似乎也注意到了,却装做一无所见。他虽然担忧,但是也不好越俎代庖,只能默默关注,期待时间能为他解开所有的疑惑。也许情形不那么严重,也许根本没有什么事情。

赵瑗依旧时常偷溜出宫,通常都会带回些甘甜的饮子与精致的吃食,太子身边的伴读侍讲,甚至是老师都吃的满嘴流油,就是再想劝谏也说不出话来。岳飞也问过两个儿子赵瑗的近况,得到的答复是殿下每日都会去京城那家新近开张、生意兴隆的饮子铺,他打马游街那一日归家后的糕点也是赵瑗带着岳云从那家铺子里挑的,就算不买东西,赵瑗也会去那里溜一圈,感觉就像是找什么人。

饮子铺……联想到那一日游街时,那种一纵即逝,被人注视却并没有丝毫恶意,微妙而真实的错觉,岳飞有了分明的答案。

那根本就不是错觉。岳飞不禁哑然失笑,那一日站在高处看着他的人是郭皇后,因为正是官家着杨沂中去了郭家。

而在他的印象中,在御营前军所属的背嵬步兵中,也唯有郭信芳一个人喜欢在高处伏击目标,也会在危机来临之前及时转移阵地,擅长隐匿与观察,静候时机,一击即中。

如果没有猜错,赵瑗近日的心事与郭信芳有关,他每日去饮子铺是要找她,却总是希望落空。

第一世的事情岳飞是从吴璘口中得知的,从绍兴十一年除夕他被害,到乾道三年吴璘去世。但吴璘久在川蜀,对赵瑗了解很少。就连吴璘在绍兴十二年六月入朝觐见赵构时,都未能见到赵瑗。他也只知道,赵构之后的名为赵昚的官家便是赵瑗,是当年岳飞见过的那个具备中兴天子资质的建国公,而赵昚的皇子们,皆是已故安穆皇后郭氏所出。

岳飞心中五味杂陈,官家并非那赵构,但郭信芳与那位安穆皇后……却未尝不是同一人。这世间种种,谁又能真正说得清,道得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