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绍宋之一世长安 > 第3章 一世长安(2)

第3章 一世长安(2)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匆匆过去一个多月,赵昚慢慢适应了再次为人的生活。

这一个多月来,他摆脱了最初的彷徨,开始去思考这样的一次人生到底为什么会存在,还有他能不能改变一些事,例如岳飞父子的冤死。

上一世,他从绍兴初年离开亲生父母被选育宫中时悄然生根发芽于心底的凌云壮志,到亲眼目睹了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黑暗时代,那万马齐喑、乌烟瘴气的景象让他痛心疾首。多年的隐忍和等待后,他放手一搏,结果却是惨烈收场,余生也只能望北兴叹。

自此之后,他的全部心力,便犹如一根空落落燃烧在大殿里的蜡烛,孤独寂寞的燃烧着,直至彻底煎熬烧灼成了灰烬。

他太过害怕等不及。虽然他曾无数次做过最坏的打算,也许这原就应是必然的结局,但他总不愿意认命,他总想再试一次,再等一等,再努力一番,秣马屯兵,安土息民,待江山百姓彻底休养生息后,便重新开展北伐恢复中原,光复祖宗基业,

他终究不忍心,他想——

在自己越来越可以望到头的有生之年,可以再搏一把,哪怕只是比他即位之初再多迈出一小步。

可直到最后,他连不悦的机会都早已无有了。

或许他也从一开始,就没有过这机会。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从他少年时代,到他弥留之际,宗泽、李纲、曲端、李彦仙、吴玠、岳飞、张浚、赵鼎、韩世忠、吴璘、虞允文……那些数不清的,他曾听闻过、面见过、倚重过、托付过的豪杰人物先后走向各自生命的尽头,走进窗外漫漫长夜,彻底消失在时间的长河中,再也不见。

他亲眼或被迫,目睹或听闻了一场场没有结果的离别,只有他还站在原地,遥遥伸出手,奋力与岁月赛跑,痴心妄想着,妄图将那些与他不属于一个空间,甚至不属于一个时代的人留住。

他的思绪飘过无数熟悉又陌生的名字,回忆的尽头属于太遥远的岁月,早已是面目全非,分不出何处是归期,恨当时只道是寻常。

每当他努力回想,几十年荒唐、复杂又变幻莫测的人生过往毫不留情地全部跳了出来,他自身的过往,还有关于那些英杰的回忆,一并揉碎,它们相互嘲笑,撕扯,扭打,最后全都被被无情丢弃,了无痕迹。

想起前世种种,赵昚感到头痛欲裂。

思绪最后终于飘到了他前世心心念念了大半生的地方——

皇宋故都,东京汴梁。

这个有着先祖辉煌的历史、属于他半壁江山万千子民梦想的地方;这个他前世只耳闻过往昔繁华、却从未亲眼见过的地方;这个他曾经想去,却终生再也去不到的地方。

讽刺的是,在他已经全然放弃后,再一次睁眼就发现自己就在这里。

虽然成为婴儿的赵昚有些无所适从,但前世近七十年的皇家生涯早已让他已经练就了无比淡定的性格。虽然清醒的时间并不多,可是仅仅是有限的清醒时间,还是让他从周围人的只言片语中,慢慢的知道了自己如今所处的环境,并非是按照前世的轨迹发展。

先是康王少年时于明道宫坠井后,以坠井后失去记忆,且体弱常有病痛,恐将来子嗣艰难,不忍未来妻子年纪轻轻守活寡为由,求恳道君皇帝与郑皇后,暂停婚备。而至于朝中大臣,也不管这样,康王一脉会有绝嗣之忧,反而顺势赞康王仁心,压住婚姻一事不提。

随后康王改名为玖,又作了几首冠绝古今的诗词得了那位轻佻官家——如今该叫废帝了——的青眼,于是便在封王时许了他兵马大元帅的职位。本以为这不过是这位纨绔亲王的一时玩乐,却没想到他刚得了职位便火速离京常驻军中,与将士们同吃同住并没有一丝的不甘愿,更是日夜操练兵马,风雨无阻。而且康王治军有方,无论是选拔兵员、改革军制,还是精兵简政、巩固边防,无一不显其眼光毒辣能力超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