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穷鬼在天灾求生的日子 > 第15章 第 15 章

第15章 第 15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话到了这里肯定会有人问,为什么人民群众会对中央的这些政策接纳得那么快。

当然是因为多年前的某场口罩问题后的后遗症啦,虽然这事已经过去了好多年,当初在口罩问题期间出生的孩子也已长大成人,甚至有些早婚早育的还有了孙子孙女,可他们对于那场疫情仍旧是印象深刻的(回想自己每一年都得在短视频软件上重温这一个疫情的人们表示:我也不想印象深刻,可碍不住年年有人在你面前提啊!!!)。

再加上某个小日子过得不错的地方年年偷偷摸摸往海里倒废水,天气也是肉眼可见的一年比一年极端,大部分人在看到中央的这些政策时,心里都有一种悬着许久的心至于落地了的感觉。

这也是大部分人能够迅速接纳中央的这些政策的最重要因素。

特别是那些沿海地区的发达城市的居民们,已苦盼中央撤离的政策许久许久了。

现在有了中央的政策支持,虽说身上的房贷什么的还在,可能在基地里按照一定的比例换成住房,换了哪一个人是不心动的呢。

之前全球网络还没有瘫痪的时候,不少人也曾翻墙去瞄了一眼国外的情况,和他们中央的负责相比,合法持械的国外早已乱成一团,死于雪灾的人的人数和被人有意伤害的人数甚至到了惊人的1:9。

好在中央之前曾对那些在国外定居的华侨和游玩的游子们发了消息,说是他们的祖宅(祖坟)什么的出了点小问题,需要他们拖家带口的回国办理。

心中还有根的人听了哪能坐得住,不顾子女的阻拦连夜买了机票就往老家赶,等人一踏上祖国的土地,再想往外跑肯定就是没有那么容易。

以至于那个时候的祖国的天空上,往世界各地飞的航班是有很多,但航班上除机组人员和外国友人外是多一个人都没了。

那时的华侨和游子们在知道自己不能出国时,心里对中央充满了愤怒,可在全区雪灾降临的第二天里,他们对中央的愤怒立马转变成了庆幸,随后心头又涌上了一股暖意。

如果现在的他们还在国外的话,就要过上一闭眼就有可能永远不能再睁眼的心里准备。

如今他们还能好好的站在了家乡的土地上,还能够正常呼吸并得到中央的特别补助,他们就已经很心满意足了。

…………

“哥,你再说一遍?我刚刚没有听清?”让专门领着穿着军装的几人趟雪过来的杜堂哥进家后,半夏给他们倒上温水这才坐了下来听他们的来意,听完讲话后的半夏眼睛瞬间睁到最大,一脸茫然地盯着自家堂哥道

“我说我的那座山和你的那座山都在基地规划好的住宅区里,现在军队的王……”杜堂哥看着坐自己身旁的军官,一时间竟不知道自己该怎么称呼他才好。总不能喊人兵哥哥吧?看不懂军队肩上徽章意思的杜堂哥泛了难。

“这是我们的王副部长。”站在做着军人身后呈守护状态的军人道。

“喊我王同志也是一样的。”被唤做王副部长的人道。

“不不不,还是喊王副部长好。”半夏猛摇头道,坐对面的杜堂哥也是连连点头,表示赞同半夏的话。

“现在我代表军部前来和杜半夏小姐你来协商征收你名下山头的事宜,除了对你给予一定的积分补偿外,你如果有别的要求在军部的能力范围内,我们能够满足的都可以进行协商。”王副部长一脸严肃地把自己手上准备好的纸质合同双手递给了半夏。

半夏低垂眼眸,看着合同上鲜艳的盖着的某地方第几军队的印章,心里犹豫了好一会抬眸对王副部长道:“我想问一下,就是那个山被你们征收后,是要铲平建楼,还是靠山建房?”

“我这边也和你交个底,其实我们之所以要把你和你哥的山征收,为的还是你们山上种植的果树。”王副部长一听到半夏的问话,便知道有些事情即便是自己不说个明白,眼前的她还是凭借自己敏锐的直觉察觉到不一样。

如果说刚刚在杜堂哥哥和杜大伯谈话时,杜大伯是凭借着自己的人老成精察觉出了王副部长对他们山头的势在必得,那么在没有得到任何提示的半夏也察觉到了问题时,王副部长也不得不在心底感慨一声:不愧是那位暗示要重点关注的家庭,就没一个是省油的灯。

是的,在还没有进半夏屋子前,王副部长一眼便看出了这座房屋用料的不简单。

当他从杜堂哥的嘴里得知建房时间时,默默在心底对了对时间,马上就和七八年前一笔那位特批去向却成谜的建筑材料对上了数。

也是因为这样,王副部长在面对半夏的疑惑时,也是在自己能和她讲的范围里,尽可能的给她解释着。

听了王副部长的解释,半夏抿着下唇:“我这屋子比较大,也住了我一个人,我希望如果后面有人要往村子里搬的话,我这里不需要添人。”

见王副部长没有立刻应下自己,半夏连又补充道:“我知道他们住进来会有积分补贴,但我不需要,也用不着要靠租房的积分来养活自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