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余一怔,半晌,道:“你忘了,我们不过契约关系。”
黎禾垂眸,“所以果然无所谓。”
“无所谓。”
黎禾微微蹙眉,本就烦闷之心又更加难受。
“你根本不必在意我如何想。”祝余继续说道,“这对你不重要。”
“我不知道。”
祝余一愣,他看见黎禾眼中的迷茫,她到底在想什么?
“刚才我做了一个梦,是长留的梦。我发现,他拥有的岁月越长,越是孤独。如果我妖化,也会拥有漫长的岁月,是否也会像他那样一步一步陷入孤独的深渊......”虽然她对于孤独的感受并没有长留那般强烈,于本来她来说,只身一人也好,被人遗忘、无人所爱也罢,好似都不是很重要的事情。可就在真正快要死亡那一刻,不知为何,她兀然觉得这些东西将会很重要。
“人生来孤独,你所思考的,没有意义。”
黎禾沉默,她静静凝视祝余,好奇那什么东西对于眼前这个人来说是重要的?
“展、展旬呢?”
“他随乐桃抓水妖去了。”
黎禾诧异,就这两个人?
“放心,乐桃修为不差。比起担心别人,你还是好好担心自己。”
黎禾垂眸,这便是担心?
祝余见黎禾双眸无神,起身“好好休息。”随后离开房间,关上房门,独自坐在院中饮酒。
蒋施怀见状走来,道:“人常说违心之言,但无一不事后后悔的。
祝余全身透着不可接近的冷气。
蒋施怀到不介怀,坐在他对面,拿过祝余身前的酒壶为自己斟满一杯,“禾儿姑娘会好起来的。我见她第一眼时便觉,她的身上有异于常人的力量。”这话不过是宽慰,他对于黎禾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并不清楚。
两人无言对饮几杯。
祝余一如往常地喝酒,饶有兴致地观赏梨花飘落,好似并不担心黎禾情况。但他喝得酒比平日更多,蒋施怀便大抵明了了。
他酒量不如祝余,便不再打扰,回书房继续书写。握笔之时,他抬头看了眼梨花树下独自饮酒的祝余,想起梨梦节那夜,祝余为黎禾插珠钗的画面,又联想不夜城故事。不觉间,他提笔写道:第一回乱世有声,真情难言。
梨梦节之后,岐城依旧热闹非凡,街道上车水马龙、生意红火。朱凌霄乘坐马车朝尉廨前去。一路上,他透过车窗,观望街道上的情况。
马车停在尉廨处,小厮前来迎接,“朱大人。”
尉史韩锦已在门口等候,他见一位十几来岁的少年走下马车,微微挺了挺胸腹。初出茅庐的小屁孩儿竟敢来趟岐城的浑水,怕是又一个短命鬼。
朱凌霄看向韩锦,一个三十来岁的高瘦男子,尖长脸,脸色乌黑,给人阴郁之感。虽不明显,朱凌霄已然察觉到他眼底里的不屑,不过他并不在意,礼貌地朝韩锦抱了抱拳。
韩锦忙地回礼,“朱大人。在下韩锦。”
朱凌霄点点头。
韩锦道:“朱大人,您办公之所在这边。不过曹县令有言,您初来乍到,不必急于文书,可先了解了解咱们岐城的风土人情。”
朱凌霄只是点头。
韩锦有些纳闷,继续道:“不过听闻朱大人已经提前抵达岐城好几天了,还体验了岐城盛事梨梦节,想来已然了解了此处。”
“这诺大之城,可不是短短这几日就能了解清楚的。”
“大人说的是,不过来日方长,大人不必着急。”
韩锦将朱凌霄领进一间房,“大人,这是您的办公之所,看看可否齐全?”
朱凌霄环视一番:不过是个普通的书房。“很好,有劳了。”
“那下官先退下了?”
“稍等。”
韩锦一怔,不解地看向朱凌霄。
朱凌霄含笑问道:“今日我一路赶来,发现岐城之中人流极大,平日也是这般?”
他问这个无关紧要的问题作甚?“非也,不过是因梨梦节的缘故。”
“哦,所以这些时日,有很多外地之人涌来。”
“是。”
“那出入文书可都有查清楚?”
“这是自然。每日出入岐城之人,城门处都会登记的清清楚楚。”
“可人这般多、这般庞杂,难免有疏漏之处吧?”
韩锦越发不解。岐城向来对于出入文书这些不是很在意,更别说这些时日人这么多、官府这么忙,怕是这些细节更是马马虎虎。不过这也终究不过是个小问题,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不至于把火点在这儿吧?
见韩锦不言,朱凌霄道:“我只是问问,你下去吧。”
韩锦作揖,“是,大人。”
朱凌霄目送韩锦离去,目光逐渐深邃......看来岐城涌入了不少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