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我对师尊一见钟情 > 第104章 漂泊

第104章 漂泊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张文德再次踏上一个人的旅途,他一路走一路打听。几个月后,终于在一个小城镇安定下来。

月余后,城镇附近出现三个会动的死人,虽然没有人受伤,但也在本地引起极大的恐慌。所幸的是,当地一个道士出面解决了这三个怪物,一时声名大噪,就连地方上的官员都亲自拜访。

这就是张文德的计划。

一个持续了二三十年之久的计划。

在这个城镇待了几个月后,张文德又一次踏上了旅途。每到一个合适的城镇,张文德就会制造活尸并放出去。如果有道士愿意解决,自然最好。如果没有,那张文德就会自己偷偷将活尸解决掉。

然而,几年后,张文德就有些受不住了。各地奔波的劳累倒是其次,最主要的是这个计划目前所呈现的效果并没有达到他所期望的。见义勇为的道士只在当地出名,在瑄朝这么大一个王朝里,这小小的一名道士不过是沧海一粟。而且,虽然多地出现怪物的事情随着奏折传到了朝廷,但因为数量少、又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失,也就没有激起太大的水花。

张文德苦闷不已。

他要提高道士在瑄朝的声望,他一定要做到这一步,这是最基础的!所谓声望,就是要被很多人关注着,越多越好。

张文德在心里盘算着,一则他以后要增加投放活尸的数量,二则……二则要死人!只有死了人,才会引起关注。死的人越多,关注也就越高。

确定了目标,张文德抖擞精神,再次踏上漂泊之旅。

他仍到处投放活尸,与此同时,他也在不断研究调整丹药。丹药的效果越来越强,服用丹药的尸体,其走的速度和稳定性都明显提高,对活人的攻击力度也更大。

终于,五个月后,一个中年妇女死于活尸的攻击下。

一个最底层的小老百姓,上有双亲要奉养,下有五个孩子要喂养。仅凭丈夫一人根本难以养活整个家,除了他,公婆、还有两个大些的孩子都要做活养家,这个妇女自然也不例外。那一天下午,她刚将自己通宵织出的布拿到集市卖了出去。捂着胸前的铜钱,妇女踏上了回家的路。也就是在这条路上,她遇到了活尸,没能逃走。

张文德对她印象深刻,甚至可以说是刻骨铭心。

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死者越来越多,数字跳动着,张文德也不再关注这件事了。他全身心都投入到丹药和活尸上,之后,他发现了怨气对活尸的影响。

张文德主要从两个地方获得尸体——乱葬岗和墓地。

一般来说,由乱葬岗尸体炼制出的活尸,其攻击力要比墓地的大,张文德就猜测影响这一点的因素是怨气。

乱葬岗的自不必说,死后连入土为安都无法做到的人,他们生前的生活自然也好不到哪去,其怨气自然是最重的。而从墓地挖出来的也分三六九等,有的连棺材都没有,只被一张席子或布裹着,有棺材的其所用的木料也是有好有坏。有些尸体所穿寿衣布料好,有些甚至还有陪葬品,像这样的生前自然是衣食无忧的,怨气也是最轻的。

对此,张文德也做过实验,其结果也证实了他的猜想。一句话总结——配合怨气,效果更佳。之后张文德也会不时地给活尸注入怨气,增强它们的攻击力。

与此同时,另一个计划也在他脑海中成型。

一年后,张文德一身黑衣,将全身上下裹得只露出一双眼睛,他将以这幅模样出现在世人面前。

后来,人们叫他——伏翼真人。

毫无疑问,这是张文德做的最成功的决定之一。

从前瑄朝人只知道有一群人在解决活尸上很有方法,听说他们是道士。但除此之外,知之甚少。

一个来无影去无踪,每次都能成功解决活尸的神秘人,这样的人设更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当张文德推出一个英雄时,将几乎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这一个人身上时,这比分散到众多道士身上是更有效的。

很快,瑄朝人就知道他们瑄朝出现了一个神秘英雄,虽然没有人看到过他的脸,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的人看到了他解决活尸的过程,和其他道士都差不多,但他的招式似乎更有用。于是,瑄朝人皆默认他是一个修为更高的道士。再之后,甚至连昭文帝也注意到了他,点名希望能见他一面,最后甚至下令在灵武城外修建了一座道观,亲笔提名为伏翼观。

后人说,“哪里有活尸,哪里就有伏翼真人”。

但准确来说,是“哪里有伏翼真人,哪里就有活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