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了?”苏璟问他。
林安道:“没怎么,我只是觉得有些好玩。解脱了一批,却又将另一批关押在这里。”
苏璟摇了摇头,似是也有些无奈。
闻知又道:“没办法,修士们太需要鬼城这个地方了,吃了那么多年的甜头,突然说弃了,肯定不愿意。”
片刻,林安又问道:“鬼城被屠门的那一家是不是颇有来头?”
“确实。”闻知回道,“师弟怎么突然问起这个来了?”
林安道:“只是有些好奇,从前听说过有关鬼城的事,但知道的不多。”
苏璟的声音响起:“被屠门的那一家人姓裴,是瑄朝皇室后人。”
这也是当年屠门案出名的原因之一。
鬼城的那户裴家人在瑄朝灭亡后,辗转来到了慈宁城,便定居在此。虽说是逃命的人,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他们刚到慈宁城没多久,城里的人便知道此地来了户有钱人家。裴家有本钱,又有读书识字有能力的人,来到城里没多久便做起了生意,愈发富裕了。
裴家虽有钱,但不张扬。平日更是乐善好施,在慈宁城又是修路又是建房屋的。城里难免会有乞丐或流浪者,裴家人便会收留他们,吃饱了饭穿暖了衣,然后让他们留在裴家做活,每月还会给他们发薪水。
有一年当地因着旱灾闹了饥荒,许多百姓食不果腹,他们心中自然而然便想到了裴家。
果然,饥荒闹出来没几天,裴家人就摆出摊子发放救济粥,甚至还让府里的大夫免费为百姓看病。
百姓得了食物,自是感恩戴德,有的人甚至还跪在裴家门口连磕几个响头,直呼什么“大恩大德……”“在世真人……”
连发了许多日的救济餐后,百姓感激之余,心中也不免感慨这家人财力之富裕。普通人家都穷得吃不起饭,他们竟然能供整个城镇的人吃那么多天的饭食。
人吃饱了饭,就会想其它的事情。
于是,他们心中也犯起嘀咕。这么有钱的人家为何不到那富裕之地定居,偏偏来他们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镇。
过些日子,一切都有了答案。
事情的起因出自裴家的一个仆人,他无意间听到主人的对话。其实,他听得也是迷迷糊糊,只断断续续听到了什么“帝王陵”“怨气”“皇室”“赎罪”之类的词。
他心中便猜想,难道这家人竟是瑄朝皇室的后人?!
一切都有了解释。
为何这户人家这么有钱,为何他们会突然出现在他们这个小城镇上,原来是避难来了!为何他们那么乐善好施,又是修房屋,又是发救济粥的,敢情是心中有愧,赎罪来了!
这事很快就传到了其他人耳中,原本的猜想在一次又一次的传播中变成了众人心中的事实。有意思的是,在那么多次的传播中,城里的人竟难得的团结,硬是没有落半点风声在裴家人耳中。
城里的百姓看自己家徒四壁,锅碗里没有半点米粒……心中愈发不满。
最后的导火索是裴家小公子的生辰。
那天是裴家小公子裴君门的八岁生辰,作为裴家上下最宠爱的宝贝,裴家自然不会轻视了他的生辰。不轻视,但也没有太奢侈,主要还是他们这一大家子聚在一起吃喝玩乐。裴家当家的老爷子想着有钱大办宴席,不如将钱财散下去为自家儿孙积积福。是以,白日里,裴家又搭了摊子布施粥。
城里的百姓又一次看到了裴家的泼天富贵,更何况,他们这些小老百姓都穷得吃不起饭了,而裴家竟然还有闲钱过生辰!
于是,那晚,一群人涌进了裴家。
其实他们当中也有人不知道自己为何要到那里,只是听别人要去,他们便也跟着去了。
一群人质问裴家是不是皇室后人,裴家人百口莫辩。然后那群人便开始骂他们,又问他们索要钱财。
谁也不知道事态是怎么变化的,是谁先动的手,又是谁先抄起了家伙。
他们其实是奔着钱财来的,但抢红了眼,下手便没了轻重,内里的兽性便被激发出来。
那是个恐怖的夜晚。
慈宁城离帝王陵虽远,但城里人也确实有亲友是帝王陵事件的受害者,或多或少也有人死在了那场灾难里。
他们并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
直到天际露出鱼白,他们这才惊恐地发现,他们这些小老百姓,竟然杀了人。众人心中害怕,虽然死的这些人是皇室后人,本就罪孽深重,但到底死的人太多,这事若是闹出去了,他们谁都别想好过。
思及此,他们又团结了一次,先是一把火点了宅子,然后统一口径,若是有外人问及裴家,就说裴府突发火灾,里面的人全都被烧死了。
就在众人的心稍稍放宽松时,不知是谁突然提出了一个问题:“哪有发生了火灾,死的都是主人家,奴仆肯定也会烧死不少。”
闻言,众人的目光又都默契地落在逃出裴宅的奴仆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