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2月《名利场》(美版/英版)封面故事
《乔琳·阿普尔比:无所畏惧,不可思议》
——————————————
“极度漂亮的女演员很容易被误解,但是……乔琳·阿普尔比有着不可思议的能力和不可思议的大脑。”——马丁·斯科塞斯
——————————————
《英国病人》在好莱坞成功掀起了一阵旋风,现在我们在纽约同《英国病人》幕前与幕后的重要明星乔琳·阿普尔比会面,听她讲讲制作《英国病人》的挑战、跨领域工作的复杂性、名气以及乔琳坠入爱河的方式——由一首歌开始,她遇到了她的新婚丈夫。
——————————————
“好啦,这应该是最后一个问题了吧?”
乔琳·阿普尔比总是这么戏弄采访她的记者们,但她说话的方式实在太俏皮了,这让人很难觉得被冒犯,只是想跟她一起笑起来。这就是你想要的,那种同时拥有摇滚明星和电影明星两种传奇身份的女人魅力全开时的样子,那种恶魔般的能同时让数万人齐声高呼她的名字,又让数万人为银幕上的她倾倒的魔法般的魅力。
但这也无疑提醒了我们要跟上乔琳说话的节奏,保持警惕。很明显,乔琳·阿普尔比在心底有个时钟,无论是在幕前幕后,她都保持着她创作的歌曲中的欢快节奏。眼下她的思维正在飞速运转,如果你没跟上,她不会嘲笑你,但她也不打算等你。
“生命只有一次,这是个老生常谈的俗语,但它确实是个真理。我有时从床上醒来,还以为自己是16岁,可事实上,”乔琳轻轻地自嘲了一下,“我已经有7年不是16岁了。当你有这么多事情要做,你很难不把自己拧得像个螺丝一样紧。”
她这么解释自己对生命短暂的着迷,但让我们很难不怀疑这是她人生哲学中受父亲意外离世导致的童年创伤所影响的那部分命题——充分利用现在,因为生命的终点比你想象的要近。它肯定会在某一天敲门。也许会很快。谁知道呢?
“但我不认为她是以这种情绪来工作的。她在工作时很放松,无论是在录音室还是在片场,我们永远都很享受这个过程。不过这也确实是她生活主题的一部分。我一直认为她在心底有个很长的列表,她不停地在上面打勾,以此确保自己没有错过任何一处她渴望的东西。”史蒂夫·布鲁克斯这么向我们解释道。他是乔琳乐队紫色天鹅绒的贝斯手,他同吉他手罗德·约夫、鼓手罗拉·贝利一起在1989年发起了原名BABY的乐队,又在1990年左右招募了乔琳成为乐队的主唱兼吉他手。从此以后,他们一直是事业和生活中的亲密朋友。
“乔一直非常清楚故事是什么样的,”他说,“她喜欢故事,这就是为什么她总是在写歌、写剧本,这是她把她脑袋里那个奇幻世界变为真实的过程。她很清楚故事应该从哪里开始,在哪里抵达高潮以及什么时候结束。”史蒂夫说到这里时沉吟了一下,随后说:“我甚至觉得,乔对她自己的故事也有很清楚的看法——她知道什么时候是离开的时间,她不想在任何一个章节逗留太久。”
滴答作响的时钟不由得将我们带回了故事的开头。1992年1月超级碗的休息时间播放了可口可乐的著名广告,就是在那里,美国观众第一次见到了这个一度被称为“可口可乐女孩”的乔琳。就像她一露面就吸引了美国观众的注意力一样,这个漂亮得像是超模的女孩也同样吸引了负责选角的广告导演,他们将她的试镜申请表从普通演员移到了主演行列。彼时那个灵机一动的选角导演一定没有想到,他们找到的这个漂亮女孩会成为今天的乔琳·阿普尔比。
事实上,乔琳之所以前去试镜,是因为她需要广告报酬来为乐队提供资金,以及筹钱拍摄一部小成本的恐怖片。除去可口可乐广告的试镜外,她还参加了另一部小成本青春校园片的试镜。而那部电影正是著名独立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同主流电影厂合作的第一部电影《年少轻狂》。她最终在《年少轻狂》中扮演了一个颇具亮点的配角。从这个角色出发,她和林克莱特合作了她担任女主角的《爱在黎明破晓前》,她在其中同伊桑·霍克在火车上坠入爱河。
在年满18岁的乔琳逐渐有了积蓄的同时,她的乐队也开始有了新的进展。他们的歌曲《Without You》开始在西海岸的大学广播电台广泛传播,这支地下乐队终于正式引起了唱片公司的兴趣。在唱片公司的合约竞赛中,麦当娜的小牛唱片公司最终同他们达成了交易。1992年7月,紫色天鹅绒正式推出第一张录音室专辑《非法宿醉》,成功在被垃圾摇滚占据的音乐市场中杀出一条血路,于当年年底卖出四百余万张,并且横扫美国市场四大音乐奖项的最佳新人奖。自从追踪音乐销量的尼尔森音乐统计系统出现以来,这是最早在美国卖出一千万张的专辑。它在多个国家的排行榜登顶后,又在公告牌专辑200排行榜上持续待了127周。
从这张专辑开始,乔琳带领着紫色天鹅绒开启了他们狂热的摇滚明星之路,从《鱼缸》到《It’s OK to Be Human》,他们已经拿走了四座格莱美奖杯,并且正式成为全球最热门的摇滚乐队之一。
在乐队事业突飞猛进的同时,乔琳开始着手拍摄《临终影像》。众所周知,这部影片制造了电影史上最大的票房奇迹,以20万美元不到的制作成本换来了2.48亿美元的全球票房。由此出发,她的电影制作之路开始正式起航,她导演兼制作的史蒂芬·金改编作品《热泪伤痕》不仅为她赢回了威尼斯电影节金奥塞拉奖和金球奖的最佳导演提名,还以1300万美元的制作成本换来了1.74亿美元的全球票房,为同她合作的城堡岩影业注入了一支强心剂。
乔琳的电影事业不仅局限于幕后。她在《糖心陷阱》里同汤姆·克鲁斯一起在银幕上冒险,又在《纯真年代》中扮演了克制隐忍的上流社会少女,最终将金球奖最佳女配角、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女配角和奥斯卡提名同时带回了家。马丁·斯科塞斯曾这么评价阿普尔比:“极度漂亮的女演员很容易被忽视,但是……乔琳·阿普尔比有着不可思议的能力和不可思议的大脑。”
而这些故事的发展过程最终将阿普尔比带到了如今这个位置——《英国病人》的制片人和重要演员。她又一次站在了好莱坞的风口浪尖上,成为每个星光熠熠的晚宴的热门话题。她将布克奖获奖作品《英国病人》这部一度被认为不可能拍成电影的作品搬上了大银幕,并且在其中扮演了深受战争之苦的护士汉娜。这是一个耗资3000万美元的大型项目,那也是一个乔琳从未涉足过的更脆弱、更亲密的角色。这绝对是她人生故事里的一个新章节。
“赢得人们的信任,特别是信任到足以掏出3000万美元来总是很难的。事实上,即使是1500万也很难,你不能只是坐在那儿打几个电话就能拿到钱。”乔琳苦笑了一下。“但电影是一种团队工作,每个人都得发挥自己的作用,我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一起将宏大的愿景变成银幕上的现实,这就是电影的魅力。就像魔术师不应该揭秘魔术背后的奥秘一样,我不应该说更多事了。”
即使乔琳认为她有必要保密《英国病人》幕后的故事,她也很难掩藏她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的冒险举动。她的电影制作公司斯芬克斯影业在《英国病人》中全资注资了3000万美元,同另一位制片人索尔·扎恩茨的制作公司扎恩茨影业一起合作制作。但一开始的投资计划并不是这样的,在索尔和乔琳拿着剧本辗转多家电影工作室寻求合作后,福克斯同意提供3000万美元的预算,但他们有个隐藏条件。
“他们想要一个美国女演员来扮演主角,一个知名的名字,像是黛米·摩尔,”制片人索尔·扎恩茨坦然地揭露了答案,“但我和乔都认为这是不可接受的,我们只愿意支持导演安东尼·明格拉的第一选择。”而他的第一选择是对好莱坞而言相对陌生的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马斯。
就这样,福克斯离开了,米拉麦克斯找上了门。但乔琳不同意他们提供的投资方案。索尔坦率地解释说:“乔不同意很正常,因为他们提供的方案让我们承担了主要的财务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她更宁愿自己冒险。”
在我们指出这一点后,乔琳有点羞涩地摸了摸耳垂,然后坦率地点了下头回应道:“这没有看起来那么夸张,我不是一口气拿出3000万美元,我没有那么多钱,我和锡石影业达成了预发行协议,这减少了财务风险。但坦白说,这确实犯了个行业大忌,我从进入电影业的第一天起就被人告知我永远不应该拿自己的钱拍电影,可我真的太喜欢《英国病人》了!我迷上了这个故事,它对人性之爱与界限的讨论超过了一切,我简直无法放下这本书。”
乔琳起身从她的书架上拿出了两本《英国病人》,一本书页已经翻得起了折角,另一本却还被塑封包裹着。她把后一本递给我说:“你读过它吗?我一直会给我喜欢的书留一个崭新的副本,如果你没读过,这本就送给你了。”
“这本书就是有这种魔力,还有所有为这个剧组付出过努力的人们,”乔琳重新坐了下来,紧紧地抓着一个抱枕感慨道,“我不能辜负我自己的感受,也不能辜负其他人的工作。电影一直是一种团队工作。它属于所有人。当然,它尤其属于安东尼。”
《英国病人》导演安东尼·明格拉声称他选择乔琳扮演护士汉娜是因为她身上有种不为人知的温柔感,很适合汉娜这个战争中的天使角色。
“我知道人们更容易把乔琳想象成狂野的摇滚明星什么的,她是有那种活跃的劲头,在一晚上狂欢后还能精神抖擞地洽谈剧本。但更重要的是,我第一次见到她时,她就是那个坐在咖啡馆同我耐心讨论剧本的制片人。她身上有种非常执着的专业精神,耐心,愿意倾听,却也坚持自己的看法,一种非常坚强的温柔,而人们总是很难从她的脸上看出来这一点,她有点漂亮得太过分了。”
明格拉说到这一点时笑着摇了下头,“再说了,有任何导演不想拍摄乔琳·阿普尔比吗?她站在那里,只要微笑,你就想掏出摄影机开始拍摄她。她身上有种特别的故事感,她是个迷,让你忍不住追问更多问题。你搞不清楚她从哪儿来,也搞不清楚她的年龄,她看起来像是23岁,又像是32岁,这难道不是最迷人的地方吗?”
他最后总结道:“对比一下《年少轻狂》《爱在黎明破晓前》和《纯真年代》里的乔琳,你就能明白我的意思,她完全可以在银幕上变成不同的人,却还保持那种迷人的故事感。”
乔琳本人却不知道明格拉对她的评价。她在聊起《英国病人》的选角时叹了口气说:“我得承认,我没经过选角,安东尼说他希望我来,索尔也说他也希望我来,我就点了头。我充分信任他们的判断,也充分信任我自己能完成这个角色。我是制片人,通常来说,没人会对我说你得试镜,对吧?”
她在开完这个玩笑后转而承认自己的兴奋和忐忑。“我知道安东尼想要这个角色是什么样子的,我也非常迷恋她身上那种生机,但我在拍摄时总是希望能听到他说‘再来一遍’,这样我就能再发挥得好一点。我试着在表演期间把我自己的身体借给汉娜,然后让她的情绪和故事带动我行动。她曾经失去过很多,我也曾经失去过很多,她从照顾他人和他人的爱中治愈了自己,我也能从中获取幸福感。尽管故事不同,但我想我总是能感同身受的。”
明格拉的说法支持了乔琳的看法。他坦白道:“在剧本成型之前我和乔琳就一直在沟通每一页上的内容,她非常清楚我是如何从原著故事走到现在的,她知道我的汉娜的过去和现在,这让她很快就能抓住汉娜的核心。好演员总是知道如何创造她自己的版本,我在拍摄时所要做的其实只是别阻碍她,让她跟她的角色一起互动。”
现在《英国病人》已经正式登上了大银幕,而好莱坞只想知道乔琳的下一步行动。她还要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她的乐队刚刚签下了音乐史上最大的唱片合同,她是否会继续紫色天鹅绒的乐队巡演?人们想要知道她生活里发生的一切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