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缸》的榜单和销售情况确实非常好,《一首情歌》本周首次进入Billboard百强单曲榜,空降第10名,而《鱼缸》继续待在Billboard专辑二百强榜上,把守着第10名的位置。
除去美国市场最重要的两大榜单外,《一首情歌》进入英国单曲榜第12名,英国独立音乐榜第3名,欧洲百强榜第13名。《鱼缸》进入英国专辑榜第14名,加拿大专辑排行榜第15名,欧洲专辑榜第14名。
只有一点,乐队在日本卖得不算好。乔琳其实也不明白为什么,但反正从第一张专辑开始就是这样了,从来没进去过前二十名。
总的来说,最起码从销量上看,乔琳的乐队被抨击为“流行摇滚”也没什么错,至少他们的专辑销量看起来真的非常“流行”。
有记者问过乔琳:“你担不担心人们说的出卖摇滚乐的问题?太商业化了之类的。”
当时她只是靠在椅子上笑得很开心,摇头说:“不,我不需要别人告诉我应该怎么做我的音乐,怎么过我的生活。如果我真的关心其他人的指点,这又怎么像是摇滚了?如果人们愿意来买我的专辑,那就买。我不会说人们喜欢我是玷污了我的作品,那我得是脑子有问题。我看起来像是有问题吗?”
她轻轻吸了口烟后继续说:“我很高兴被喜欢,如果他们不喜欢我,也没关系,可我不会说嘿,别喜欢我!我不会为了看起来与众不同而与众不同,我只是我,喜欢或者不喜欢,我就是这样!”
从某种程度上说,《鱼缸》的表现很好让乔琳松了口气,她希望这张专能尽可能地实现她妥协的目的,从而弥补公司对未来第三张专辑“非商业性”的不满。说真的,她确实有很多责任需要承担,随团的工作人员和乐手可都是要生活的,如果她不能继续售罄演出,乐队未来的可持续性可能确实要打个问号。
重新回到只有三五百人的小场地表演?
好吧,当她只有18岁的时候,这种事很有趣,可现在,在至少35万人面前表演过后,她实在对小俱乐部提不起兴趣了!
唉,她有时候会想,如果有种能摆脱繁琐的发行流程和损耗,直接跟歌迷互动的方法就好了。
也许有天她会搞一个自己的音乐厂牌?
不过那样的行政工作太多了,她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时间。她手上有太多事想做了,音乐、电影、表演,她还在写自己的剧本,甚至想写音乐剧……
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结束后,乔琳和乐队继续出发巡演。这次他们加入了Lollapalooza音乐节后半程的巡演日程,继续跟他们一起上路演出。
这算是哈利想出来的绕开Ticketmaster的主意,他们还在跟这个票务巨头协商降低电话订票服务费的合约。后者担心如果答应了他们的合同可能会影响到其他合约,整个协商过程就是一团乱,乔琳都不想听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Lollapalooza的演出规模要小很多,作为一个真正的巡回音乐剧,它最大一场的观众也只有不到五万人,门票价也只要30美元。但乔琳还挺喜欢这次巡演的,因为她又在跟老熟人们碰面了,L7的姑娘们和The Breeders都在这儿。她还碰上了碎南瓜、Green Day和在副舞台表演的The Verve。
这其实是她第一次现场看Verve表演,他们的表演同他们的音乐一样迷幻、神经质。她甚至开始明白,为什么绿洲那帮家伙能跟主唱理查德处得来了,这个长发飘飘、瘦得像是没有影子的男人让她想起尼采,就像戴蒙评价的那样,他很疯。
狂人会做出疯狂的音乐,是吗?至少在理查德身上,答案是肯定的。
但只有狂人才能做出疯狂的音乐吗?乔琳摇了摇头,当她醉到无法自控的时候,她写出来的歌词偶尔还可以用,但写出来的曲子只会是一团乱,让她第二天偷偷跑到录音室把录音带擦掉的那种乱!
整个音乐节期间除去她自己表演的那部分外,她最享受的就是跟L7的女孩们混在一起了,这些疯狂的朋克姑娘表演起来时就像是有雷声正在击打土地,地板轰轰作响,没人会在他们狂热的能量中感到疲惫,只会跟着一起躁动。
乔琳也喜欢她们的态度,疯狂、对秩序缺乏任何敬意、强硬、无情,老实讲,她觉得如果这是场拳击赛,她可能打不过她们。
幸运的是,这只是现场表演——显然,这是她的主场。
在再一次被观众们的尖叫声包围后,乔琳笑着同队友们一起鞠躬谢幕,告别了台下的观众。
在回后台的路上,乔琳扭头对史蒂夫说:“我总觉得刚刚有人往台上扔硬币了。”
“是的,”史蒂夫面无表情地指了一下自己的胸口,“正中红心,太痛了。”
乔琳和罗拉异口同声地大叫:“天呐,你还好吗?”
罗德拧起眉头,“为什么你不扔回去?”
罗拉在一旁翻了个白眼。
如果是罗德被打中,他总是第一个跟台下观众吵起来的那个。不过自从跟姑娘们一起表演后,他大部分时候都克制了自己的脾气,没办法,他害怕引起混乱让女孩们吃亏。
“我在演出中间扔下贝斯弯下腰找到那枚硬币然后再误伤某个台下的观众,就因为某个傻子太激动往台上扔了硬币?”史蒂夫露出一个假笑,“谢谢,不用了,我还没那么傻。”
“唔,史蒂夫——你真可爱,非常专业,”乔琳搂了搂他,“来吧,我们喝点东西,然后你就不会再痛了。”
罗拉笑着点头赞同了她的话,安抚性地拍了拍史蒂夫的背。
1994年9月5日,紫色天鹅绒完成了Lollapalooza音乐节在加州卡森市的闭幕演出,结束了美国宣传期的大部分活动。他们在休息了三天后飞抵日本,准备开始在那儿的宣传。
乔琳躺在酒店的床上,随手调到国际新闻,其他队友则正在整理行李,四个人商量着一会儿要去东京的哪里逛逛。
电视屏幕上的女主播面色凝重地播报着新闻:“9月8日,全美航空427航班从芝加哥奥黑尔国际机场起飞,在中转机场匹兹堡国际机场降落时失控坠毁,机上132名乘员全数罹难……”
“Wow,天呐!第二次了!”
乔琳看着新闻上的消息整个人都傻眼了,这已经是全美航空在三个月内发生的第二次致命事故了,7月初的时候一架全美航空的DC-9客机坠毁在夏洛特,37人罹难。
史蒂夫当即就喘不上气了,他一直害怕坐飞机,现在这个消息直接让他恐慌发作了,他手抖得像是筛子,脸色苍白,额头上立刻布满了汗珠,几乎说不出完整的单词。
乔琳立刻关掉了电视,跑到他身边,握住他的手,指导他快速度过这个过程,“听着,史蒂夫,我在这儿呢,我在这儿呢,用你的鼻子,慢慢地深呼吸……”
等他平静下来后,乔琳才缓缓地说:“史蒂夫,这不是第一次了,你真的需要去找个心理医生谈谈……”
她在这方面有经验,这着实称不上幸运。
“我知道,我知道,这不会成为问题的。”
史蒂夫这么说着,眼神里却透露出了他的拒绝。乔琳轻轻叹了口气,没再说什么。
罗德和罗拉互相看了对方一眼,也保持了沉默,他们都见过史蒂夫以前发作的样子,这次还算是轻的,一个乐队里有两个会恐慌发作的人,似乎也很正常,对吧?对吧……?
他们都轻轻地叹了口气。
等史蒂夫泡了个澡后,他们一起去酒店餐厅吃了个饭,随后又拉着日本唱片公司派给他们的助理兼翻译出门闲逛去了。
他们在涩谷闲逛时路过了此前第一次来日本时演出的场地Quattro俱乐部。Quattro在意大利语是数字4的意思,它恰好位于涩谷Parco百货的第四栋大楼,由此得名。它是一个最多能放下800名观众的小型音乐俱乐部,日本人不像美国人那样直接管这种小型现场音乐场地叫做小型music venue,而是起了个专门的名称——Livehouse。
这家俱乐部对引进另类摇滚乐队很感兴趣,最起码乔琳知道除了她自己的乐队以外,涅槃、碎南瓜和珍珠果酱似乎都在这儿演出过。
日本助理见他们很感兴趣便说:“最近似乎有个英国乐队要来演出,他们的唱片公司是索尼,做了不少宣传呢。”
“是哪支乐队啊?”乔琳有点好奇地扬了下眉毛。
“叫做……绿洲。”助理微笑着指了一下俱乐部门前的立牌,而上面正印着乔琳熟悉的几个人。
“哦!”她笑着看了一眼上面的日期,扭头问助理:“那是几号?”
“9月13日。”
“我们那时候是不是已经离开了?”
“不,你们的飞机是14号。”
乔琳点了点头。
罗德凑近乔琳问道:“你跟他们很熟,不是吗?你要去吗?”
“不,我猜我们没时间?”乔琳轻轻皱了下眉,“我不知道,如果有的话,也许。”
绿洲的演出没有真正挤进她的待办列表,她只是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演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