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世间真是有神灵,她倒是要问个彻底,问个明白。为何双亲无辜,却惨死异乡,尸骨无存,为何外祖父一生正直清明,却难逃奸佞之手。
这天理昭昭四个字,究竟是悬于恶人头顶的利剑,抑或只是对枉死之人及其亲人一句苍白无力的慰藉而已。
凌皓心中一震,一股熟悉之感霎时涌上心头。他定睛望去,眼前之人言辞凿凿,目光锐利,通身气韵与那个人还真是如出一辙。
“唉——”他长叹一声,“行了行了,最受不了你们这副模样。”
“你们?”
不等薛南星想明白这“你们”二字如何而来,凌皓昂着头又道:“好在本世子我是个风雅之人,出行从不离美酒佳酿,否则在这佛门清静之地,上哪儿给你去寻二升酒。”
他瘪了下嘴,面上虽是不胜其烦,转头却即刻吩咐手下速速去备,不得有误。
不出半个时辰,一切便已准备就绪。
薛南星请人将尸骨移至院内,用清水将遗骨一根根洗净,一边清洗擦拭,一边凝目观察。头骨后有一道宽约半寸的骨裂,应是致命伤。此外,手骨指节和腕骨处有骨刺,且关节明显大于常人,髋臼及股骨头骨质增生明显,此乃久坐的工匠常有的骨骼特征。
洗净尸骨后,她用细麻绳将遗骨串好定形,平放在竹席上。待一旁的土坑烧到通红,她让几人扑灭明火,将提前备好的酒和醋均匀泼在土坑中。
土坑内顿时热气蒸腾,酒味和醋味混在一起,弥漫开来,绕是训练有素的黑甲胄,也忍不住纷纷掩鼻。
凌皓的五官更是皱成一团,却不忍好奇,捏住鼻子向前探看。
薛南星面不改色,反倒上前与两名黑甲一同将放置遗骨的竹席抬入土坑之中,再用篾席盖好。
等待蒸骨期间,薛南星不时触摸土坑旁的地皮,待其完全冷却,才着人将遗骨抬出来,放置于近处一片阳光直射的空地上。
她在竹席边蹲下来,从头到脚细观尸骨,片晌后抬起手道:“伞。”
梁山才刚照薛南星吩咐拿来随身带着的红油伞,还未来得及挪步,只觉眼前一晃,手中的伞已到了凌皓手里。
薛南星接过凌皓递来的红油伞,撑开后对着阳光,遮住尸骨。在红油伞笼罩之下,整副骸骨表面并未有太大变化,仅头骨上的裂?微微泛出些许淡红色。
她又凑近细看,目光突然停留尸骨右手手骨上,只见其尾指指节根部,显露出淡淡红色。
薛南星目光微变,立即绕到另一侧细看左手骨,果然见两侧手骨结构略有不同。
“世子,有结果了。”她将红油伞斜立在地上,然后站起身来。
凌皓心弦微松,凑上前问道:“如何?”
薛南星先是指着头骨上的那处淡红色:“世子请看。”
凌皓道:“这是什么?”
“是血荫。”
“血荫?”别说血荫了,这短短一两个时辰,又是蒸骨又是红伞,凌皓皆是闻所未闻。
薛南星解释道:“血荫原本难以辨别,但蒸骨之后,迎日隔伞看,血荫便可显现。若骨上生前有被打处,即有红色微荫,骨断处其接续两头各有血晕色①。依此推断,死者应是被人用利器击穿头骨,失血而亡。”
说完这番话,她目光移开,又看向尸骨右手尾指,指向指根关节处,“世子,再看看这里。”
凌皓凑近,“这里……如何会有一处血荫。”他想到方才薛南星所言“骨断处其接续两头各有血晕色”。
“莫非尾指被折断过?”凌皓疑惑地看向她。
薛南星摇头,“我原也以为是,可细看,血荫并非在尾指指根关节处,而更像是在掌骨上。我对比过两只手手骨结构略有不同,右手掌骨稍宽,结合血荫的位置推断,这里应该少了一根手指。”
“这里不就是五根手指吗,怎会……”凌皓一顿,“你是说他有六指?”
“是。”薛南星颔首,“且生前被砍掉了。”
凌皓顺着她的眼神看过去,目光落在尸骨右手上,不禁打了个寒颤。
①《洗冤集录》卷三“验骨”一节:“验尸并骨伤损处,痕迹未现,用糟(酒糟)、醋泼罨尸首,于露天以新油绢或明油雨伞覆欲见处,迎日隔伞看,痕即现。若阴雨,以热炭隔照。”“将红油伞遮尸骨验,若骨上有被打处,即有红色路,微荫;骨断处,其拉续两头各有血晕色;再以有痕骨照日看,红活乃是生前被打分明。骨上若无血荫,纵有损折,乃死后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