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梁祝同人】冤家路窄 > 第39章 是心动啊

第39章 是心动啊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地方豪强,简而言之就是地主土豪,一般具有非常雄厚的财力,在当地势力极大,属于地头蛇。往往是借助手中的武力和钱财,挟持地方官吏,操纵地方事务,从事非法事业。

而比豪强更高一等的,就是世家门阀。

武帝之后独尊儒术,官员进入仕途,就必须要通晓儒家经典。

古代没有印刷术,更没有没有造纸术,平民几乎没有受教育机会,学术是垄断在少数人手中的。

这些拥有学术、知识、书籍的家族,将学术和书籍代代相传,形成“累世经学”。

家族成员自小便通晓学术知识,天然就具有出仕的资格。“累世经学”逐渐变化为“累世公卿”。

东汉三国年间人才辈出,无数寒门子弟星耀璀璨。但到了东晋,九品中正彻底关闭了底层向上的大门。

即使偶有寒门爬到高处,比如同样出身底层的桓元,当他权倾天下之时,龙亢桓家又成了新一代世家。

秦末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到了晋朝已经变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王谢堂前尚在飞燕,天街没有公卿骨,只有朱门酒臭!

古代男性是要继承家族的,嫡子庶子都能承袭祖业

女子不一样,女子未嫁从父,出嫁从夫,老来从子。

正所谓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出阁后,娘家反而是外戚,半生荣辱都与夫家挂钩。

娘家最后能为女儿打算的,便是嫁妆

古代是媵嫁制度。“媵”意为“陪送”

贵族女子出嫁时,一般会陪送一定的媵妾、媵臣和媵器等。土地、房产、商铺、豪宅、奴婢、金银珠宝这些就更不用提了

当然,妻子陪嫁的人和物,都是属于新娘子的私人财产,婆家是无权动用和干涉的。

古代女子通常用嫁妆来补贴家用,资助丈夫读书或经商,养育并传承给孩子

即使夫妻婚姻破裂,夫家犯罪被罚没家产时,官府也不会收走妻子的嫁妆。

因此,娶一个家世显赫、嫁妆丰厚的女子为正妻,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

对世家而言,嫡女是门面。容貌、气质、性格、家宅手段、嫁妆、妻族......亲妈身后还有外祖家作为姻亲可以笼络

早早就选好门当户对的联姻对象,嫁过去不是宗妇也是主母,要不然就是嫁给皇室获取更多利益

庶女?庶女就是用来送人的

一般只会作为媵妾、嫁给嫡女的夫君做妾,要不就是嫁给下一阶层作为正妻或是续弦

一个家族到底有多少庶女?

嫡女各房最多一两个,其他全是庶女。要是将分支、旁支、边角全部算上,庶女过百都不是问题

问题是,东晋诶,阶级固化啊,哪有多少下一阶层值得世家低头投资?

世家与百姓,天壤云泥,差距拉开鸿沟。

泥腿子娶世家女?

那已经不叫高攀,那叫做梦!

魏晋时期的世家,就差没明说自家是天龙人,与尔等贱民有生殖隔离了!

庶女太多?可以送给同级别高门做媵妾啊!

媵非正妻,但所生子为嫡生子。

嫡妻死后,媵完全有机会登堂入室,成为正妻。

两姓联姻,家族通婚,便是庶女媵妾,也能吹吹枕头风,拉拢政治资本

投资寒门?

别说是世家发展到极致的东晋,就是几百年后的盛唐

唐书记载的当时婚嫁制度为例“大抵士庶不得通婚,其不幸而与庶族通婚者,则为士族之玷”。

【恨不能娶五姓女】可是唐朝宰相亲口说的,足可见高门望族对下面庶民的蔑视不屑

王蓝田骂王皮那般,颍川庾家的高门,哪怕是最不得宠最离经叛道的庶女,也轮不到泥腿子们接手!

...........

迁都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西汉定都长安,东汉定都洛阳,西晋自洛阳迁都建康

多年前长安洛阳就已经收复。但迁回长安,还是迁回洛阳,朝堂分为了两派

以谢安为首的一派,认为该迁回洛阳祭祖

以桓元为首的一党,觉得该回去长安震慑外族

谢相与桓大将军,洛阳与长安,文官嘴皮子溜,武将刀把子硬。

总体而言,要求回长安守国门的武将,稍胜一筹

梁山伯的治水方略虽然浅陋,但他本人却是不可多得的治水良才。若洛河可治,迁都回洛阳的一派,将得到超级加持

【天子门生】身份算不得尊荣,却也足够清贵

就像宋朝东华门外唱名的士大夫,同其他渠道爬出来的泥腿子,那是不一样的!

朝堂士族虽看不起梁山伯寒门身份,但十分想要奴役他的劳动力,一个个野心勃勃蠢蠢欲动

皇帝先行出手,梁山伯是皇家看好的青年才俊,你们,懂?

一个外姓宗女被册封——庾家被皇室厌弃,一番明示暗示后,被迫献祭了一个女儿告罪求饶

虽未明旨下发,但京都谁不知道,新出炉、无宠无权无封邑、出自庾家旁支庶脉的荣安县主,将下嫁给一个泥腿子!

这已经成为建康城近期最大的笑话了

..............

笑话不笑话的,王蓝田不关心

他目前正兴致勃勃地挑选合心意的漂亮小情人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