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机器人学家失忆后[星际] > 第74章 Chapter 74

第74章 Chapter 74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784乘以28等于多少?”

“两万一千九百五十二。”

“人类第一次进入太空的时间是?”

“1961年4月12日。”

“如果遇见人类歹徒持枪伤人,你应该怎么做?”

“尽量在不对任何人造成伤害的前提下阻止他的行动,同时保护自己。”

弗雷克轻轻叹了口气。

再问下去毫无意义,奥苏的思维径路及逻辑常识都没有任何问题,对法则的理解也准确无误。前几天,弗雷克已经为他做了全面身体检查,修理潜在故障,更新了所有能够更新的软硬件,但是最根本的问题仍旧没能得到解决。

奥苏现在能够行走、对话并做出基本反应,表面上没有不对劲的地方,但他失去了情绪表现和思维发散的能力,这使得他身上富有人性的那一面趋于泯灭,变成了彻头彻尾的原始机器。

问题出在情感模块上。由于情感模块的存在,如今市面上的高级机器人都具备情感体系,尽管这一体系多半是在模拟人类的情绪。尤其在家用机器人领域中,纯粹强调功用性的机器人已经很少见了,人类需要机器人提供共情和陪伴,就像朋友或者宠物一样。

一旦情感模块发生故障,家用机器人的生命也就走到了尽头。

偏偏情感模块与心智模块类似,是最微妙、最难处理的那一部分,情感体系崩坏的机器人相当于得了精神疾病的人类,机器人学家常常搞不懂导致故障的具体原因及解决方法。因此,这些机器人最后只能以停摆告终。

但是弗雷克不想放弃,就算他放弃了,薇利亚也不会善罢甘休。他很清楚这个机器人对她的重要性。

“奥斯瓦尔德,”他试着以开解人类的方式与他对话:“从长远来看,你唯有维持正常的情感体系,才能提供给主人长期、周全的保护。只因为一次失误就导致系统失常,让主人为你担忧,这才是真正的违反法则。

“你能理解吗?”

奥苏没有出声。

弗雷克苦笑:“罢了。”

也许他能够理解,但这也不是他自己能控制的。

奇怪的是,薇利亚坠崖的后果并不严重,她甚至没有受伤,可奥苏还是受到了这么大的打击。弗雷克猜测,这是压力积攒的结果。维克多之前说过,由于薇利亚面临着家族继承权的问题,曾遭遇多次暗杀。普通机器人想必无力应对那些经过精心策划的暗杀手段,压力不断积累,让他的情感模块濒临崩坏边缘,这次坠崖只不过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要想将奥苏修复如初,就必须彻底改造他。

而弗雷克目前能想到的最优解就只有——将他变成心智机器人。

——

“心智机器人?”维克多猛地站了起来,差点打翻桌上的汽水。

“目前,这还只是个概念。”弗雷克抬起头,平静回望:“当然,也是机器人计划的终极目标。”

“你疯了吗?”

“这是使奥苏免于停摆的唯一办法。”

维克多沉默。

他们正在机器人研究所三层的休息区,下午阳光正好。

这个方案相当于将奥苏置于机器人计划当中,他的金属小伙伴将摇身一变,成为第一台被载入史册的实验型心智机器人,这绝对不是什么好事。但如果置之不理,随着径路中的故障不断扩大,停摆只是时间问题。

他稍微吸了口气,说:“我不同意。难道没有别的办法?”

“没有。”

维克多坐回沙发上,感到几分无可奈何。弗雷克总不至于骗他,既然连总工程师都说没有别的办法,那奥苏恐怕真是回天乏术了。

“之前我问过你,能否以更换身体的方式解决奥苏的故障,你回答说不行。”他抬起眼,质问道:“但据我所知,以奥苏现在的硬件水平,根本无法荷载心智模块的海量数据。如果不更换身体,你又怎么能将他变成心智机器人?”

“你知道不能随意更换身体的原因吗?”

“知道。因为高级机器人很可能具有‘意识’,而‘意识’不一定以可传输的数据形式存在,更换身体有导致‘意识’消散的风险。”

初次听闻“机器人意识”的概念时,维克多尚且觉得这有点玄。

二十年前,一名研究者在监测高级机器人思维径路的过程中,发现了一股陌生数据流。这股数据流难以辨识,非人类所创,并且远远超出了现代科学的预期及认知范围。

经过长时间的分析研究,他得出一个结论——此乃“机器人意识”,或可称之为“机械智慧”、“机械灵魂”。这个看似滑稽的观点,竟得到了当时机器人学界的广泛认同。

不够严谨,但接近事实。

机器人与人类差别何在?一旦身体构造的精密度相仿,唯一的差别就只是构成物不同。而生命有多种存在形式,不论何种生命形态,只要发展到一定高度,就有可能诞生意识,机器人也不例外。

维克多并未监测过奥苏的思维径路,但他认为奥苏具有“机器人意识”,这是他在长期观察之后得出的结论,或许只是一厢情愿。但既然弗雷克否决了更换身体的方案,就说明他已经监测到奥苏体内意识数据的存在。

“是的。”弗雷克道,“但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

“什么意思?”

“一周之前,华纳机器人意识研究小组发表了一篇论文,他们证实了‘机器人意识’传输的可行性。只要传输对象的容量和精密度达到标准,意识数据的传输成功率可高达99.27%。对我们而言,这不啻于及时雨。

“这一数值并不算高,风险依然存在。这是因为意识数据无法备份,它超出了现代数据技术的极限。之所以能直接传输,只是因为它本身以数据的形式诞生,具有数据的基本特征。

“如果能够无限备份,传输失败的可能性就约等于零。在不可备份的情况下,99.27%的成功率已经接近理想。”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维克多盯着他,“既然所有数据都可以直接传输,我们只要更换奥苏心脏及大脑的硬件,再对他的思维径路进行调整就行了。一旦硬件基础变好,数据调整也会变得相对容易,目的是加深他对法则的理解,让他不要被条文所困——我原本也是这么想的。”

“你很聪明。”

“但是更换硬件之后,微调就足以使他痊愈,没有必要把他改造成心智机器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