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机器人学家失忆后[星际] > 第39章 Chapter 39(新)

第39章 Chapter 39(新)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在艺术博物馆收到字条时,薇利亚就有所察觉,看到这几本书后她更加确定——梅因·特列斯的品位和她极其相似。这几本书放在这里应该不是刻意为之,书籍都有长期被翻看的痕迹,况且,几乎没人知道她究竟喜欢什么。

写字台旁边立着一块白板,白板上用磁钉固定着半张照片——之所以说是半张,是因为它被撕去了一部分。照片看上去有些年头了,苍白的雪原上立着一座孤零零的灰色建筑,建筑前站着三个人,最左侧的人被撕去了上半身,照片上只剩下他的腿。

至于另外那两人,分别是马丁·杜萨德和劳伦森·克里斯蒂。

熟读人造人历史者不可能不认识这两位赫赫有名的人物。马丁·杜萨德是当年支持人造人计划的政府官员之一,而劳伦森·克里斯蒂则是承包该计划的人造人研究所所长。

那么被撕去的那个人身份不言而喻,他一定就是阿瑟·兰彻斯特。

这张照片推测拍摄于本世纪10年代,距今70年左右。阿瑟·兰彻斯特之名无人不知,他是攻克了人造人工程技术难关的关键人物,被称为“人造人之父”。

人造人工程的相关技术早已存在,考虑到伦理与社会问题,工程一直未能付诸实施。直到近百年,战争、移民、医学、异能等方面的需求日益迫切,几经辗转,旧冕不得不通过“人造人计划”议案,工程正式开始施行。

在实践过程中,研究者遭遇了过去不曾遇到的技术难题。人造人的基因与人类多少有些差异,他们普遍短寿,突变畸形或染上怪病似乎不可避免。通常在十个人造人当中,有九个都是废品,不要说掌握异能,他们连最基本的生存都做不到。

最终克服这些难题的人就是阿瑟·兰彻斯特。经过他的研究与调整,人造人工程产生畸变个体的概率从十分之九降到百分之一,多数人造人摆脱了短寿、突变、染病的宿命。基因改良后,他们持有异能的几率也大大提高。除了没有父母之外,人造人与人类之间的差异已不复存在。

阿瑟·兰彻斯特的“功绩”在历史上颇具争议。同时他还是个神秘人物,尽管他的名号传遍星际,知晓他样貌的人却寥寥无几。网络上到处都找不到他的照片,历史书上更没有,即使有流传下来的实物照片,也都像这张一样被撕去了面部。就连新冕的核心人物都不曾见过他的长相。

先不说这照片是从哪里来的。问题是——梅因把它放在这儿干嘛?人造人计划和机器人计划又没什么直接关联。

薇利亚将目光转向写字台上的电脑。

——

研究间里已经没有什么值得注意的东西,除了这台电脑。

薇利亚对着亮起的屏幕发呆时,SF-24敲门进来,手中端着红茶和点心。

“你知道他电脑的密码吗?”薇利亚问。

“19100608。”他答道,轻轻将托盘放在茶几上。

薇利亚输入密码后说:“以防万一,我还是问一问吧,他真的不会介意我看他的电脑?”

“不会。”SF-24道。

机器人出去了。薇利亚翻着硬盘里的文件夹,试图扒出点研究资料以外的玩意儿。她确实找到了有趣的东西,首先是她的照片——上过热搜的那几张,还有些别的,都是在同一时期利用学园的清洁机器人拍摄的。

这倒是并不令人惊讶。侵入机器人的控制系统对梅因·特列斯来说轻而易举,他是热搜事件的幕后推手。他也许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刺激她想起过去。

她还找到一些风景照片——雪景、山景、湖景和天空,有时拍到山雀、松鼠之类的小动物。照片中出现的灰色建筑和白板上那张照片里的灰色建筑很像。那是最初的人造人工厂,位于西伯利亚。

不过,建筑周围的环境有所改变,这批照片和白板上那一张拍摄于不同时期。可惜照片的附加信息中没有显示拍摄日期。薇利亚一张一张翻看下去,拍摄内容总是风景和动物,但偶尔会出现几个人影,似乎是不小心拍进去的。

也许是因为气质异于常人,其中一个人影吸引了她的注意。照片的主角是雪中针叶林和一只阿拉斯加犬,这个人的背影只出现在照片边缘。他穿着黑色大衣,戴着黑色水貂毛帽子,身形挺拔,姿态可称得上端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