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陈瑜上车的时候脸还是红的。车里没开灯,宋启明没注意到陈瑜的异样,倒是靳宇多看了她好几眼。
车子启动,这会天还没亮,路上车很少。车子开了一个小时左右,等到地方,已经有许多人在等着了。
靳宇停好车,三人找了个视野比较好的位置等着。大冬天,人说话都冒气,天又干,张嘴说两句话嗓子都疼。
陈瑜从包里拿出一包口罩发给他们:“戴上应该能好点。”
宋启明没客气,拿出来两个口罩,分给靳宇一个,然后才戴自己的。
戴上果然好多了,至少说话不会那么难受了。
但还是冷,特别是站着不动,脚都要僵了。
陈瑜又掏出几张暖宝宝。
靳宇没接:“我不冷。”
说完看着冷得牙齿都在打架的宋启明,还是把暖宝宝接过来,撕开包装袋,递给宋启明:“多贴几张。”
宋启明手指都僵了,他哆哆嗦嗦地把后面的羽绒服下摆掀起来:“你帮我贴一下,我手没劲。”
厚实的羽绒服下是一件灰色羊绒衫,比较贴身的款式,隐隐能看出腰线。
靳宇将暖宝宝贴到宋启明的后腰中间,贴上后还用手按了按,确定不会掉下来,帮宋启明把衣服理好。
暖宝宝贴上大概5分钟开始散热。
陈瑜也啪啪啪贴了好几张在外套下面。贴完抬头看还没开始。
“什么时候开始升旗啊?”
宋启明也不太清楚,但他们这有个京市土著。
靳宇淡淡道:“每天升旗时间不一样,太阳什么时候升起,什么时候就开始升旗。今天应该是接近7点半的时候开始。”
宋启明掏出手机看了看时间,7点25。
“快了。”
三个人又等了一会。终于看到人群里走出来的旗手。
陈瑜和宋启明都是第一次来,难免有些激动。周围嘈杂的人群渐渐安静下来。
当天边出现第一缕阳光时,在音乐声中,红旗冉冉升起,迎风招展。
陈瑜看得眼睛湿润。
“走吧,去吃早饭。”这是宋启明在说话。
陈瑜这才反应过来已经结束了。她再次抬头看向那面旗子,回头跟上宋启明和靳宇的脚步离开。
靳宇开车将二人拉到一条老街,沿街是一些老式理发店、裁缝店、餐馆等等,里里外外都能看到岁月在墙壁房檐处留下的痕迹。
领着二人走到一家早餐店,这家店是两间门面,一边开着门迎客,另一边砌了半墙,上面开了一扇窗,挨着窗的台面上是蒸笼,底下烧着火,上面架着比人高的笼屉。
窗外排了十多个人等着买包子。
“包子出锅咯——”
随着师傅长长的一声,蒸笼最上面的盖子打开,大团大团的水蒸汽争先恐后往外跑,包子的香味也随之被带出来。
“这家店的包子很好吃,我去买几个,你们找位置坐。”靳宇说完站到队伍后面去排队。
外面排队的老年人居多,夹杂着几个年轻人,看打扮应该是准备买完包子去上班。进到店里基本就剩下老年人坐着悠闲地享用早餐。
宋启明找了个靠窗的位置,等了一会没人过来点餐。
旁边的老大爷提醒:“要吃啥去后厨门口说。”
宋启明跟大爷道了声谢,接着对陈瑜说:“你要吃什么,我去点。”
墙上贴了一幅大大的纸,上面是菜名和价格。
陈瑜抬头看了看菜单,才道:“一碗豆汁,一份锅贴谢谢。”
宋启明看她:“你喝的惯豆汁儿吗?”
陈瑜理直气壮:“来京市怎么能不喝豆汁儿呢?”
宋启明“啧”了两声:“你开心就好。”
说完起身去点餐。
想到靳宇还在外面排队,于是发消息问他:“你要吃什么?我一起点了。”
靳宇刚好用手机付款,看到消息立刻就回了:“一杯豆浆就行。”
宋启明给他回了个“OK”的表情包。
走到后厨门口,一个服务员正拿着本子站在门口等着。见他过来,开口就问:“您好,吃点什么?”
宋启明先把他俩的给点了才点自己的:“一碗豆汁,一份锅贴,一杯豆浆,然后再来一碗皮蛋瘦肉粥,一个梅干菜饼子。”
他说的时候服务员手上写个不停,说完服务员也停了笔,随后就见他将最上面那页撕下来贴到墙上:“您一共消费56,这边扫码支付。”
服务员指了指墙上贴着的二维码,宋启明付了款。
付完款,一边的出餐口推出来一个托盘,上面摆了一碗豆汁,一碗粥和一杯豆浆。
“这是您点的餐。”
宋启明端起托盘去找陈瑜,等走近,靳宇已经买完包子回来了,见他端着托盘,起身大步走到宋启明跟前接过托盘。宋启明跟在他身后走到桌边坐下。
此时陈瑜一个人坐一边,靳宇跟宋启明坐在对面,小餐馆桌椅摆的挤,加上两个大小伙子个子都不低,稍微一动就地腿贴着腿。
宋启明将三样东西分给他们,将自己那份端到跟前,用勺子一勺一勺地慢慢吃。
陈瑜没开动,她在等锅贴来了一起吃。
宋启明不管她,低头自己吃起来。往嘴里塞了没几口,就听到服务员在喊号:“6号的餐好了——”
宋启明目光往旁边一扫,见自己胳膊肘下压着一个圆形的贴纸,他将胳膊放下来,赫然看到红色的圆心贴子上是白色写的6。
他放下勺子准备去拿剩下的吃的,却被靳宇抓住手臂按了回去:“你吃你的,我去端。”
不等宋启明有所表示,靳宇已经走出好几米远,不一会就又端个托盘过来。
三个人放开了吃,靳宇买了6个包子,给他们一人分了两个。宋启明夹了一个起来,只见薄薄的面皮上有些馅里的油脂,透过油脂的位置能阴影约约看到里面的馅,可见这包子皮有多薄,一口咬下去,满嘴留香。
“怎么样?”靳宇看他。
宋启明边嚼边点头:“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