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朝青暮雪 > 第1章 起章晨报新世开创

第1章 起章晨报新世开创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很可惜,后来她是如何平息了战乱也没有人知道。

说书人到这里总是要加一句:“只是一位令人惊叹的人族女子罢了。”

而当听众们迫不及待地想继续听下去时,场面总是尴尬的:“没了。”

这不免让人思绪连篇。

有说她和敌人同归于尽的;有说她归隐深山幽谷之中的;有说她到别处寻找平等了…

最近有小道消息满天飞:她被人陷害。

死了。

民众的理由不少:他们的重点一直在于“她死了”。如果她还活着,为什么就不见了呢?

更有甚者都“见过尸体了”。

但疑点也在这里——她看来是死了,尸体却是怎么找也没找到。

她风光无限时,身边有人相簇;她落寞时,不还是空无一人?

不过退一万步来讲,属于她的篇章已经结束了。

到这里为止,新的世纪——“鼎力”三等纪就开创出来了。

黄鸡催晓,世界中新的一个小故事即将拉开序幕。

……

时光从未停息,“奇女子”离开的太久了,久到《新史》都视而不见了。但满打满算,也就三年罢了。

此时的这个大千世界,也没有了以前战火纷飞的景象,反倒是一片富强。

而今天也本该是一个平静的早晨,打鱼的接着打鱼,耕田的接着耕田,就连乞讨的也还是在路边坐卧着。但是在这个小镇——关西镇的街口,开了一家新的医馆。

本来这也没什么,只不过这栋房子以前的主人被“天火”劈死了,雷打下来的时候,整个房子都燃起来了。

当地的人都比较迷性,担心这样会让自己受到伤害,以致“霉运连连”“咸鱼不翻身”。

所以不管房东的价格有多低,都没有人敢买。差一点房东都要开始丢房子了。这一次有人来租,房东想都不想直接把房子卖了。

小馆只有两层,兼顾着主人的房子第一层在侧边有一个小口,正面似乎是给客人把脉的小窗口,在病人和医师之间蒙着一块朴素的蚕丝布,里外两个小椅子,房子里面就是各种草药和针灸用的各种工具了。

二楼呢,似乎是医馆主人的房间。从那一些普通的木质家具,可以得出一个显而意见的答案——没钱。也是,不然就不会买这栋房了。虽然医馆,大体上还是朴素贤雅的,但只要有人自行进去看看就可以知道,其实挺乱的。

好几本厚重的医书直接搭在桌子上,不然就是掉在地上,过个好几天才被主人捡起来。这让人们都挺好奇里面的医师到底是怎样的。

很快他们就见到了。这个医馆里面只有一个女子——赵泠颐,她是这里唯一的医师了。模样只有十八、十九岁,年轻。绿色淡雅的薄纱束腰衣服上映秀着几只墨竹。她的头上系有一条墨绿色的发带,黑色的长发稍加打理,用一根黑色的老旧木簪子盘出了一个“丸子”,剩下的乌发则是披散下来,直垂到腰。

模样动人:一对远山眉,其下面的眼睛,虽然不大,但却很有神,妩媚如蛇眼。

眼周微红,似哭非哭;眼尾上挑,似笑非笑。

只是她除了脸和被衣服遮盖的地方,连脚腕都被白色的纱布包裹着——尤其是手,偶尔缠不牢,会垂下来一点。但却更衬出她修长的手型。

虽然如此,她包裹着绷带的形象还是让镇上的人直呼:

“真是个怪人。”

由于这个小医馆才刚开,并没有什么真正来看病的人,大多都是来看热闹的。常常还有几个老先生,带着八卦图和拂尘,装模作样地算个半天,然后又叹了口气:“可怜的年轻人啊,你要倒大霉了。”

“喂……”泠颐自知管不了这么多事,摊手无措。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件事都被酒馆里的老伙计们津津乐道。

酒馆老板总是嚷着:“老说书的,该有新折子喽!”

面对这些,泠颐也懒得理,只是到后来,她的存款花完了。

没钱得被饿死。

泠颐没什么经验,只在门牌上挂着一个牌子:“要给我算命的勿入,只要病人。”

刚开始还有些效果,但是被那些见钱眼开的迷性佬看到了商机,装成病人溜进去,假装成普通百姓又跟她唠了半天……

直到她年末的时候,小医馆关门闭户了好一阵子。

再开门时,鞭炮的红屑早就扫尽了,唯一留下的估计也就只有年时的瑟风。

余年已过寒霜去,铁马金戈倒还来。

她的眼睛上蒙了一层薄薄的白丝绢。

说书人的世界再次沸腾。

泠颐每次去集市采购食品时总要听见街口的老人家闲聊几句:

“赵姑娘啊,我们就说嘛,那里风水不好,要瞎的……你看看你,瞎了。”

“就是,不停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当初叫你不要搬进去,你看现在坏了。”

“多好的孩子啊,瞎了眼,霉运找上门哩!等吧!”

语气确之凿凿,泠颐已经不想再解释了。

小医馆里乱糟糟的,堆满了她写的字章。

尽管堆的满屋子都是,却只是执拗的重复着一句话:

“我没有瞎,但我好像病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