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学二年级从村里的小学转到县城上学的。
在转学之前那段时间我还有几个比较要好的玩伴。
为什么说是玩伴呢?
因为朋友好像不能准确描述我们之间的关系。
我与他们是因为地缘和父辈的关系生活在一起,相识然后相处的。
其中经常相处的应该就是堂弟了。
堂弟比我小一岁,在我上大学九月份开学的时候他去当兵了。
小时候我记得比较清楚的就是跟他打架。
小孩就是这样,经常会因为一句口角或者一点相处不愉快就大打出手。
他因为比我小一岁,发育能迟缓一些经常吃亏。
我虽然瘦弱,但还是在对决中占了上风。
可是那时候堂弟爸妈在外面打工,我妈在外面打工一段时间之后看我可怜就在家里照顾我了。
所以即便是我赢了,还是感受不到一丝快乐。
这样的堂弟也不是没有赢过。
我记得很早之前,久到我已经不记得是哪一年了。
我爸放假回家的时候给我买了两个玩具枪,是我很喜欢的那种,却被堂弟的妈妈拿去给他了。
他把玩具枪砸坏看里面的零件,弄坏一个之后还砸了另一个。
我很生气,可能就是因为这件事跟他起了冲突。
第一次打架打输了,我回家给我爸说了之后,本想他能站在我这一边,可是我爸扇了我一巴掌。
他说:“打输了还好意思说?”
于是第二次打架的时候我用了全力,然后打赢了。
我很高兴得回家给我爸说。
可是预想之中的夸奖并没有出现,我爸又扇了我一巴掌。
我问:“为什么?”
我爸说:“那是你弟,你欺负他算什么本事?”
后来我花了好长时间才想明白,不管我打没打赢,其实都不妨碍我爸打我。
因为在农村就是这样,生孩子更重要的是要堵住街坊邻居的嘴。
至于一个孩子,没有成人,没有结婚之前是不被当成是人的。
所以孩子想的是什么,有没有感受到痛苦都不重要。
其实我想问的是,要是养儿就是为了防老,那干脆就直接买养老保险算了,为什么还要大费周章呢?
后来的后来,我才想明白,其实这是拥有权力的好机会。
生一个孩子,在他或者她长成人之前,养育就变成了莫大的恩情,需要用一辈子甚至生命来偿还,打骂都是孩子支付的利息罢了。
隐私更是不存在的。
正如那句话说的:“你都是我的,还藏着掖着干什么?”
孩子不是人,而是父母的所有物。
我有点害怕这种思想,其实我感觉我没有错,我只是想当一个正常人。
好像又扯远了,既然标题是玩伴,接下来还是继续介绍好了。
我的第二个最熟悉的玩伴是我邻居家的小孩。
其实他跟我一样大,只比我小几个月,但是辈分比我小得多,后来双方家长看孩子一样大,也就不管什么辈分了,只以平辈相称。
我其实跟他已经不太熟悉了,因为我们相处的时间其实少得可怜。
小时候我们一起在田间小路奔跑,玩捉迷藏,把啤酒盖砸平打着玩,爬上树摘杏子和桑葚。
这些日子好像都已经很久远了。
久远到我现在想起来好像就像是在走马灯一样。
二年级的时候我转学了,联系慢慢就少了,之前想着一辈子都要当好朋友的,现在因为生活也渐行渐远。
可是毕竟住得这么近,要是想联系实在是太方便了。
大学毕业之后我看见他也去当兵了。
刚开始还不适应环境,跟家里人打电话的时候好像还哭了出来,现在应该好多了。
我们这个巷子里面还有一个比我小好几岁,大概三四岁的一个小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