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大纲里的反派大佬 > 第46章 第四十六章

第46章 第四十六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木繁枝不愿低头,非要湛家把和离书与嫁妆一起送回才可将两个孩子接走,同时还要求湛家不得再要回她腹中的孩子。木镛反对木繁枝这样闹下去,可木老太太却支持,说她当初生木繁枝吃了大苦头,娘儿两个差点都没了,她把木繁枝捧在手心里养大的,当初是看湛家是书香传家,也就没多介意湛魁是个在军事学堂任职的武夫,现在想来,武夫就是武夫,当真配不上她的女儿。

向来对木老太太言听计从的木镛听完这话第一次对母亲发火了,说木繁枝成了如今这般都是因为母亲不问缘由的溺爱,湛魁虽在婚前就养了外室是不对,但他也绝不是母亲与木繁枝口里的莽撞武夫,前几年锦官城边城呼疆的城主借着月原国强占五羊城港口之际自立为王,就是年仅二十岁的湛魁带兵前往呼疆平乱,连战四场皆是大捷,最终活擒了呼疆城主带回天京城受审。

木镛反问木老太太,当初不就是因为她与木繁枝看中了回天京城时骑着高头大马一身戎装的湛魁,才主动托了一个沾亲带故入宫多年的老太妃做媒,有些上赶着的要把木繁枝嫁到湛家去吗?当初老太妃就告诫过木繁枝,湛魁是湛家独子,又常年领兵在外,家里外面必定不会只有妻子一个女人,她不是说能接受吗?怎么如今湛魁只是养了一个外室,她就要把湛木两家闹成世仇?

木老太太大怒,觉得儿子竟如此不孝,不与自己同心不为胞妹着想,命下人把他拖到院子里打了一顿板子,此后还不消气,站在游廊上骂了他一通,说他这个做哥哥的狠心不管妹妹,她这个老母亲却不能不管自己身上掉下的骨肉,从此之后木繁枝的事不许木镛再过问,若是木镛不听,就不要怪她请族老过来动用家法了。

木镛没想到木老太太竟顽固至此,越想越心惊,生怕老母亲爱女心切真的为了木繁枝而拖着木家与湛家翻脸,木家虽是天京城里数百年的一等世家,但与圣眷数百年现任家主有拥龙之功下任家主有军功的湛家斗上,那下场不言而喻,而且说起来还是木繁枝无理在前。他与妻子商量一番后,趁木老太太外出,将湛晖湛暄送回了湛家。

木老太太回来后发现湛晖湛暄被送回了湛家,气坏了,闹着要带人去湛家把湛晖湛暄要回来,木镛跪在她面前苦苦哀求,她不为所动,还让丫鬟去告诉木繁枝,说木镛要逼死她们母女。木镛见木老太太如此顽固,心如死灰的对着木老太太狠狠磕了三个头,起身回了自己的院子。

木老太太正要出门时,湛家的东郭大总管带着家丁把木繁枝的嫁妆送了回来,让木家人拿出嫁妆单子清点,看看可有缺失。木老太太又想去湛家闹事要回湛晖湛暄,又担心那十里长街的嫁妆没人清点真的少了什么湛家不认账,她让丫鬟去叫木镛来清点嫁妆,没一会那丫鬟惊慌失色的跑过来说大爷上吊了,刚被发现都没气了。

木老太太怔了怔,两眼一翻身子往后一仰昏死过去了,丫鬟们也吓得不轻,围着昏死过去的木老太太不知如何是好。东郭大总管皱眉,叫木家家丁把木老太太抬到她的院子去,又叫其他家丁赶快去请大夫,又让自己的儿子东郭骞骑快马回府把情况告诉湛老太太,最后让湛家家丁把木繁枝的嫁妆看好,等木家有能主事的人来了,拿着嫁妆单子清点了再回去湛家。

木家有常用的大夫,离的也不远,很快就赶来了,先救醒了木老太太,才知道木家大爷上吊了,说是连气都没了。大夫不愿也不敢去,被木家家丁硬拖到了木镛的院子里,还没进门就听到了哭声,他心都凉了,可没想到进屋一看,木镛没死,就是说不出话了。大夫也没遇到过这种情况,只能硬着头皮先给木镛针灸,开了安神的药方子,嘱咐木镛要静养不能受刺激。大夫收了针走之前,犹豫再三还是建议木太太去御医院找个御医给木镛看看。

木老太太被救醒后,哭喊着要去看木镛,被赶来的木太太拦住了,说木镛已经没大碍,只是需要静养不能再受刺激,她说完还不忘提醒湛家的东郭大总管还带人在门外守着木繁枝的嫁妆,眼看天色不早,得快些清点了嫁妆好让他回去复命。木老太太拉着木太太的手,要她去清点嫁妆,木太太抽了回手说木镛那里现在离不了她,实在是无法去清点嫁妆,要是木老太太也不能亲自去清点,那不如就叫木繁枝自己去清点。

木老太太心疼女儿,最后自己硬撑着去清点嫁妆,等到清点完了都到了破晓时分。她这一日先是气后被吓最后劳累又吹了风,第二天就起不了床,她让丫鬟去叫木太太来伺候,丫鬟回来说连木太太的院子都没能进,守门的家丁说木镛情况又不好了,木太太害怕极了,托了她娘家找人去御医院请御医来看了,说现在的木镛必须卧床静养,除了木太太最好什么人都暂时别见。

木家几个主子病的病,养胎的养胎,静养的静养,不管事的不管事,管家只得闭门谢客。等到木老太太痊愈了,木繁枝能下床了,木镛的嗓子也恢复的差不多了,木家大门才再次打开,登门拜访的第一个人竟是宫里那位老太妃身边的老太监,说是老太妃去了,她希望木家能将她的尸骨送到秦淮城她母亲坟边简葬,不用停灵。帝上念着他年幼时老太妃对他的好便破例允了这个要求,下了口谕让木镛即刻启程将老太妃的棺椁送往秦淮城。

圣意不可违,木镛带了木家半数家丁披麻戴孝护送老太妃的棺椁回秦淮城,本以为一去一回半个月足够了,却没想到即将到达秦淮城时,被偷袭秦淮城的月原国突击队抓住了。月军那些畜生不如的东西认为棺椁里有值钱的东西,不顾木镛的苦苦哀求,将棺椁劈开,没能找到值钱的东西后竟扒了老太妃身上的寿衣,将老太妃的尸首丢在地上,棺椁被拖走劈了烧火。

木镛脱了自己的长衫盖住了老太妃的尸首,转身要与月军拼命,被家丁死死抱住劝他想想家里妻儿老小,若他死在月军枪下,她们一群妇孺要怎么活。老太妃的仇要报,但只靠他是肯定不行的,来的路上就听说了湛魁正在秦淮城练兵,倒不如先想办法与湛魁联系上,再图谋报仇之事。

月军在秦淮城外不远处的江边安营扎寨,半夜时分突袭秦淮城,却被早有防备的秦淮城守军打退。月军退回营地后,在破晓时分再次前往秦淮城,这次他们把被抓来的木镛等人都带上了,逼着被反绑着胳膊堵着嘴的木镛等人前往城门,他们则躲在不远处看着。

木镛等人快到城门时,城门上守军开枪示警,同时喊话让他们不要再靠近城门,有人被吓到转身想跑,结果被躲在不远处的月军开枪射杀,这下被困在城门前的木镛等人都慌了,后退会被月军杀死,往前也有可能被守军杀死。他们从破晓时分就一直站在城门前,到中午时,有人撑不住了跌坐在地以头抢地痛哭起来,或许都预料到了自己的结局,不少人都坐了下来,有哭的也有毫无反应的,到最后,只有木镛还笔直站着。

到入夜时,木镛也站不住了,他整个人都开始打晃,坐在他身边的家丁挺直了腰撑着他,他低头看着家丁,正想笑一下时,有东西擦着他的头顶飞了过去,随即在他身后不远处炸开,掀起的气浪直接把他拍倒在地。他昏头昏脑的想爬起来,却听到身后传来急促的马蹄声,还伴随着密集的枪声。

直到被救回秦淮城,木镛才知道湛魁当时并不在城里,得到急报后带着他的亲兵赶回,潜伏在月军身后,派人从江里游回秦淮城,通知守军在入夜后以往人质身后扔手榴弹为号一起发起进攻,他带着亲兵歼灭月军,守军则从城里出来把人质接回秦淮城。湛魁的计划成功了,月原国近百人的突击队除了守在营地的二十余人察觉情况不对乘船逃走了,其余月军大半被击杀,小半被活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