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八表同昏 > 第3章 我本无思却总念得尔字

第3章 我本无思却总念得尔字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纪尘,谢洄之七百年来唯一的徒弟。

在谢洄之眼皮子底下插诨打科了几百年,最终谢洄之忍无可忍,微笑着把他打发来夏朝当国师,这才耳根清净起来。

至于为何一国国师是个看起来只有十六七岁的毛孩子,这事儿说来话长。

夏地有一年遭逢大旱,雨水未下,百姓颗粒难收,祝祈广招奇能,纪尘就是在这一年入祝祈帐中,众人见其年纪尚小,又不明来历,都不甚在意。

一众大人物们围坐在一起,仰着脑袋,唾沫点子乱飞,高谈阔论着。

纪尘打了个哈欠,听着不远处这位是缘神第98代嫡亲子孙,那位是被缘神予以重任,直接掌管风雨雷霆之术之人,那位又是缘神秘密收徒之关门弟子......云云,他咂咂嘴,窝了窝脑袋,又睡了过去。

还嫡亲子孙呢,那人活了一千年,想必也未牵过一次女子的手。思起这个,纪尘勾了勾唇,随即彻底睡沉了。

最后,大人物们施尽本事效果甚微,却是纪尘以一场祭祀,成功求得天神降雨,夏地因此解决干旱危机。祝祈大喜,当即封纪尘为谋士。

后,建立夏国,祝祈又封纪尘为国师,赐殿赏田,为其建造梨宫春苑,赐鸢尾衣。

十几年过去,纪尘依旧是十七八岁的少年模样,丝毫不变,倒是夏国自此风调雨顺,再无大灾现事危害人间。

渐渐生出白发的祝祈看着容貌从未老去的纪尘,更加深信不疑,国师本事通天,国师天下无双,国师神定之人!

倒是苦了纪尘那爱闹爱笑的性子,整日待在宫里,装着一副不苟言笑高深莫测的模样,对宫里趣事东听一耳,西收一句,攒了一箩筐,每逢与谢洄之见面,都仿佛要还那束缚其于宫殿之仇一般,爬在谢洄之耳边,倾数抖出,聒噪不已。

谢洄之听的多了,自然便也记住其中几件。

“罢了罢了。”谢洄之勾唇一笑,没再理会这一插曲,转身走向熙攘热闹的人群,很快那身影便隐入市井,不见踪迹。

另一头,大宝和西楼驾着车朝周缘寺驶去,祝清晏扯下面纱,深呼吸几口,刚准备喊自序去查查刚刚那男子的身份。

没曾想,帘子被自序率先撩开了,自序慌张迎了上来,脸色惨白。

“公主,刘公公亲自传来口谕,说要您回去认罚!”

随即马车不由分说便掉头,朝着皇宫飞驰而去。

祝清晏被晃闪一下,也是一怔,歪着身子便开始细细盘算最近是否犯了什么错事?

最近并未打架;并未欺负魏徐言;并未气太傅;并未炸厨房;并未出宫闹事.....

最近一年里,因有了孟水都,祝清晏行事万分小心,生怕漏了马脚,行差踏错,绝不可能留下把柄于父皇母后的。

那便就只有一种可能了,开孟水都的事儿,被母后发现了?!

祝清晏想到这一茬,脸色刷得便白了,软塌塌靠在马车壁上,悔恨闭了闭眼睛,这次没有求饶回旋的余地。

悔恨啊!

早知今日,当初就该给那些知晓此事的人多点封口费,缘何遭此一劫!

在这样金夏两国剑张拔弩的节骨眼上,又加上兄长便是在一次游玩中失踪,祝祈和何秋嫣在她出宫这件事上,从不让步。祝清晏叹息自认,这次是真的摸了逆鳞了。

她一进嘉元殿,看见宫女侍卫们各个恨不得脑袋钻进地面,夹着尾巴走,便知道,真是山雨欲来了。

“扑通”,祝清晏很有眼色,一进门未说话便先跪下,也不顾一众侍女太监的反应,一副任君打骂的认错模样。

宫女们见状低头如鱼而出。

嘉元皇后瞧见她这幅模样,血气上涌,气不打一处来。如此可见,开酒楼这事儿便是真的了!

斥责、训诫,这些年她和皇上苦口婆心说了多少次,白脸红脸也都轮换着当过,却不见一点成效。

每次都是这副知错乖巧的样子装给众人,却从不改变!

思起这件事,皇后便越发气她朽木不可雕,不通灵性,冥顽不灵!

皇后气得绕着宫殿前面转了一圈又一圈,看着下面跪缩在一团的女儿,恨铁不成钢,心疼又生气。

皇后越想便越觉得心口堵得慌,眼不见心不烦,她也懒得再多费口舌,终究于事无补罢了。

于是皇后大手一挥,将祝清晏送去祠堂,罚跪半月,抄祖训1000遍。

“传我口谕,若有人暗自探望公主,替公主抄祖训,各自思量点后果!”

说罢,皇后甩了衣袖,回了寝殿,连同皇上一同闭门于嘉元殿前。

风雨欲来,各人得了口谕,都收敛着尾巴,公主讨喜是不假,众人的小命也是要紧的。

更何况,按照以往惯例,这惩罚绝对撑不过五日!

太监们纷纷下注公主会被罚几日,就连刘公公都投了一笔在“不过五日”里,就几个愣头青新人,不明所以,下了几注在“多于五日”,刘公公笑呵呵看着他们下注,但笑不语。

毕竟是宫里老人了,实践出真知,多少年总结出来的经验,自然是可靠的。

皇后气恼了两三日,渐渐缓过神。

下面人报上来说,这次公主乖巧跪在祠堂前,实打实抄了不少祖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