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我在古代离经叛道 > 第42章 第四十二章

第42章 第四十二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莫如许在段千欢的搀扶下走到了墓前,同段千欢一道站在那里,段千欢将手中给白初初与小月带的祭品放在坟前,道:“二位姑娘,这是给你们带的吃食,如许说,都是你们平日里喜欢吃的。”

莫如许:“我这段日子里一直没来看你们,如今终于来了,……初初,石头过得很好,他找到自己的家了,千欢他还成为了石头的师父,他们相处的很好,我知你一直将石头当成弟弟看待,……他如今过得好,你也会放心吧。”

莫如许这样道,但是她自己心中知道,这话中有几句是真,又有几句是假。

只是斯人已逝,有些事情的真假其实也并不重要,纠结于过去其实完全没了必要。

如果未来还能有消息,莫如许希望,白初初与小月她们听到了永远都是好消息。

虽说过去不再重想,但不代表过去不再重要,她一直记得白初初的死因,连带着小月的死因,她全都记得,同翟絮柳被贬离京城一道被刻在心中,时时刻刻谨记着,耐心等待时机,在敌人最为脆弱的时候一击致命。

她想要开书坊便是想要脱离莫府的保护,自己养肥自己的翅膀,在时机适合的情况下,一跃成为那个掌权者。

在这几个月中,她已经明白了,只有自己掌握权势,公平才会从自己手中诞生,寄希望与他人之身无疑是十分愚蠢的。

她会慢慢往上爬,一步一步地,坚定且耐心的。

她莫如许不输旁人,做弱者也做了太久,久到她已经快要忘记自己之前也算是个强者。

可能是滴在自己面前的血液太过赤红,像火焰一样太过灼热,烧得她就连回想那日的情景,眼睛都像是被灼烧一般忍不住溢满了泪水。

那人是谁?

莫如许抿唇去看向一旁的段千欢,他如今正垂着头,不知什么神色地看着两位女子的墓碑,莫如许想到过去,突然感觉就算她离了段千欢不过咫尺的距离,在朦胧月光的照耀下,段千欢那雄武的身躯竟也染上了几分孤寂,莫如许这一刻突然觉得他们之间离的好远。

一股恐慌涌上莫如下心间,她猛地扑在段千欢身上,双手紧紧地抱住他,将脸埋在胸膛之间,不让段千欢看到她的表情。

段千欢正在低头思考事情,突然之间被莫如许抱住,以为是因为她看到故人的墓碑太过悲伤,忍不住收紧了怀抱,温声安慰着她。

两人相互依靠的身影在月光之下拉出一道长长的阴影,影子直挂在那座墓碑之上,只是原本形单影只的影如今也有了陪伴与依靠,冷冷的月下也不觉得刺骨。

段千欢静站在墓碑面前的场景似在很久之前便一直在莫如许脑海中上演,那场面每每惊醒正在浅眠的莫如许,不过莫如许却知道,那不过是一场梦,因为现实世界,段千欢根本找不到这样一座可祭拜的墓碑。

死的那人,连被祭拜的资格都没有,哪怕对方是段千欢的亲身父亲。

是的,莫如许,想起来了,那人是段千欢的父亲,段合舫,一个心怀壮志却败于现实的领航者。

二十一世纪之时,莫如许常被教导,不能超越时代局限跳跃地去追求某件东西,步子迈得太大只会摔个大马趴,这话听久了,耳朵出了茧子,却只是入耳不入心,什么过于理想主义,她都不记得,只觉得当时段伯伯那帮人的改革之法真好。

若真的实施了,惠及于民,国库也能慢慢充盈起来,赋税少了,百姓的生活也能变得越来越好,众人都沉浸在对美好未来的幻想中,莫如许也是,丝毫没有意识到那紧随而来的危机。

这法子是好,利民也利皇帝,然一件变法之事总不会十全十美,利好了这个,便会损了那个,而这改革之法,坏的便是那些乡土豪绅的利益,动了那些世家大族的肉饼。

皇帝同意了这个变法,但是那些豪绅怎能同意?

他们都觉得段合舫是被猪油蒙了心,身为大家族的继承人,却想着去做些损人不利己的事儿,这么一做,你段家家大业大经得起耗,给皇帝分些油水也无不可,还能在皇帝那边儿留个为皇帝分忧的美名,日后也不愁再捞回些油水,可他们这些小门小户的怎么办?

且不说上有老下有小,家里大大小小几十户人张着口等人喂饭,那奢侈惯了的人,岂能说简朴便简朴?

平日里拉帮结派的少不了应酬,送个礼啊,表个心意那不都是常事?谁人不说这是必要的,这些不都需要钱?

那唯一可以捞些油水的差事竟也要没了,动人钱财如杀人父母,这日常花销都支付不起了,这些人怎能咽下这口气!

于是乎,该上书的上书,该反抗的反抗,该伪造证据的伪造,那段日子,京城可谓是腥风血雨。今日没了这个官员,明日又没了那个官员,眼看着朝堂被搞得乌泱泱一团恶气,就算这法子对皇帝再好,他也不敢继续用了。

都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百姓的事是大事,但这管理帮子集体不干,开船的没了,这朝堂这条大船也开不到哪儿去,对这,皇帝也没法子,总不能全杀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