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葡萄丕的东瀛历险记 > 第111章 太阁检地

第111章 太阁检地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无双大蛇同人,奇妙友情组,曹丕穿越日本战国改变石田三成命运的if线,考据稀烂,虽说是无双大蛇同人,但写到这里已经变成各种缝合怪了……1-30章战国无双,30-60章信长野望,现在是大杂烩时间……原创部分脑洞真的挺难,还能挤出来真的要感谢太太们陪我一起脑。本来没想写长篇……这玩意能成长篇真的感谢大家……

大阪城的天守阁是令无数人仰望的日轮之城,近日却因为大野治长的血案而笼罩在阴霾之中。

尽管城内人心惶惶,城下的酒馆却依旧人声鼎沸。热气腾腾的酒馆内,几张矮桌旁坐满了议论纷纷的年轻人,酒香与低语混杂成一片热闹的烟火气。

“听说备前宰相最近已经接连两次当着秀赖公的面斩杀朝臣,完全没征求过秀赖公的意见……”一位穿着朴素的青年低声说道,“现在的备前宰相,俨然已经如同昔日的德川内府一般,一手遮天了。”

“与其说像德川内府……” 另一人摇了摇头,接过话头,“我倒觉得,他现在雷厉风行的手段……和昔日的备前枭雄宇喜多直家有那么几分相似。说到底,有其父必有其子啊。”

“啧,世事无常啊。”坐在二人身旁的男子摇头感叹,“想当年,备前宰相可是个温润如玉的贵公子,谁能想到会变成今日这副模样?”

“年纪轻轻登上关白之位又跌落谷底,想必这些对他来说打击不小吧。听说近日他一直在调查那些陈年旧案,包括篡改琉球国书以及隐岐岛海战,那些……正是导致石田右府新政被废,他自己又被从关白之位弹劾下来的元凶。想必备前宰相也对那些让自己蒙上不白之冤的奸佞也是恨之入骨吧。”

听到这里,隔壁一桌有位年过半百的老先生抿了一口酒,放下酒盏,语重心长地说道:“话虽如此,织田有乐、大野治长这种人死得其所。石田右府的新政被废后,民生凋敝,这些个家伙却只顾着中饱私囊,戕害忠良。重疾需猛药,备前宰相的手段未必是坏事。”

“是这个道理……”

其他人思索了片刻,觉得确实是这个理,纷纷点头附和。

“其实备前宰相近日的所作所为,对百姓来说也算得上好事。堺港的管理变得井然有序,朱印船的审查也减少了不少贪腐。“

“还有他的夫人豪姬,曾经的丰臣第一公主,如今天天亲自在堺的孤儿院照顾失去父母的孩子,颇有当年北政所宁宁夫人的风范。”

“要是丰臣家由这样的人做主,对咱们百姓也未必是坏事啊。”

“放屁!”

突如其来的怒喝声打断了众人的讨论。一个身材魁梧的大汉拍案而起,目光如刀扫视着众人。

“丰臣家的话事人,永远只有一个,那就是秀赖公!”他声音洪亮,凌厉的眼神让周围人纷纷低下头。

“谁敢再说这种妖言惑众的话,别怪我加藤清正不客气!”

一时间,酒馆内鸦雀无声。被怒斥的几人纷纷低下头,噤若寒蝉。

将这些年轻人警告一顿走出酒馆后,清正的脸色依旧铁青。他的拳头紧攥,指节发白。

大阪城天下人脚下居然都有刁民敢说这种话……这只能说明一件事——秀赖公的威望已经岌岌可危。

但可笑的是,事到如今他居然也找不到一个可以一起商量想办法的人。

在金碧辉煌的天守阁中,淀殿和秀赖迎接了清正的到来。

“加藤主计头,近日发生的事就是这样……现在也只有您这位谱代重臣能主持大局了。”淀殿语气恳切,仿佛抓住了最后的救命稻草。

面对淀殿和秀赖公期待的眼神,清正的心中十分沉重——他的确可以为了秀赖公去战场上拼杀,但官场上的权谋远不像当年他们几个武将闯进三成的宅子那么简单……

就算明白秀家的存在已经威胁到了秀赖,然而近日发生的事……说白了都是惩戒朝中的奸佞之臣,并没有任何直接的证据能证明秀家有不臣之心。秀家确实当着秀赖公斩杀了两名淀殿的宠臣不假,但此二人死有余辜。

尤其是那个大野治长……昔日在大阪御前试合中险些害得自己身败名裂,成为毒杀宿敌的卑鄙小人。

心里很清楚现在的秀家几乎天衣无缝,清正认为,与其想着怎么和秀家抗衡,不如继续做实事,提升秀赖公的威望。而秀赖公年纪轻轻要干出一番大事业就必须有懂得政事的人来辅佐。

虽然他和三成有许多过节,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在内政能力,以及对于秀赖公的忠心上,这是他如今唯一可以信赖的人。

于是,在次日的评定上,清正再次提出了那个令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谏言——请那位与他素来不和的石田右府重新出山,担任奉行之职。

“既然实事已经证明,当年导致石田三成被弹劾的西国海患是朝中的奸佞小人有意为之,那么……希望秀赖公能将他召回大阪。”

提起石田三成这个名字,大殿内瞬间陷入一片死寂。淀殿的脸色顿时变得铁青,眼中隐隐透着难以抑制的怒意。更令她难以置信的是,曾经参与弹劾石田三成的长束正家、毛利秀元等人接下来对于这个提议竟然也表示附议。

秀赖望着母亲和众臣,目光中满是犹豫。他心知清正的提议不无道理——当下,能在威望上与秀家相提并论的,只有那位在关原、富士合战与大阪秋之阵中为丰臣家屡建奇功的石田右府。

然而,石田右府昔日因功高震主才被弹劾下台,如今让他回归朝野以制衡秀家,会否是饮鸩止渴之举?

就在秀赖举棋不定时,一直沉默的秀家忽然开口了。

“我以为,现如今再讨论五奉行的归属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秀家的语气看似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他望着太阁的甲胄,恭敬地行了个礼,随后意味深长地说道:“昔日,义父临终前实行五奉行五大老制度,是为了制衡德川内府,防止狼子野心之人一家独大。说白了,这种合议制本身不过是秀赖公年纪尚幼之时的权宜之计。”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环视大殿,

“如今德川内府已成过去,秀赖公也已不再年幼,可以亲自主持大局。此时再继续维持当年的合议制,已经有所不妥。因此……是时候将权力交还给秀赖公了。”

这番话掷地有声,如同在寂静的大殿内投下一颗巨石。淀殿怔住了,脸上的怒意变成了疑惑。评定上顿时掀起了议论的暗潮。秀家微微一笑,目光平静却带着令人无法抗拒的威压感。

“诸位以为如何?”

他轻描淡写地抛出这句话,大殿内一时间静得出奇。紧接着,所有人默默点头应声,表示附议。

加藤清正眉头紧皱,眼中透出几分不解。

难道秀家近日接连斩杀两名奉行的举动,竟然真是为了清除障碍,好将权力归还给秀赖吗?

评定结束后,秀赖不顾淀殿的反对单独召见了秀家。望着那张愈发陌生,却依旧对自己温柔无比的面孔,他鼓足勇气说出了压在心底的话。

“老实说……从堺开始,我一直无法理解你的做法。直到现在才发现,母亲还在惦记着如何分配奉行位时,您已经帮我清除了所有掣肘。原来您做这一切,都是为了让我能真正做到亲政……果然,整个大阪城只有你是在为我着想的。”

秀家闻言垂下眼眸,语气中带着些许感慨:“我的权力都是您所赐予,接下来,我也该归还这些权力了。您想做什么,就放手去做吧。不论秀赖公作何打算,我都会默默支持你的决定,绝不会做过多干涉。”

秀赖抬起头,黯然的目光变得炽热了起来。

“我一直想像父亲一样,做出不亚于他的成就……”他说着,似乎又陷入了迟疑……

“然而……不知为何,我也无从着手。”

大野治长等人倒台后,长束正家曾抓住机会告诉秀赖,丰臣家现在的财政状况不容乐观……直到此时,秀赖才明白这些年来自己言听计从的近臣都是些什么货色。面对眼前的烂摊子,秀赖根本不知道该如何收拾,如何入手。

似乎看出了秀赖的疑虑,秀家温和地向他讲起了有关秀吉的往事……

“义父已经平定了天下,接下来将是治世,秀赖公若要在治世有一番作为,必定要从民生入手。在我看来,义父在世之时在内政上最大的成就,便是统一了度量单位,对全国进行统一检地。这一壮举不仅避免了层层盘剥的现象,也为丰臣家积累了丰厚的家底。”

听闻检地的敛财作用,秀赖露出了一丝兴趣,“检地是什么?”

“检地是对农田大小和产量调查。一块地区的税务便是由检地的实际结果决定。昔日,石田右府在新政之时为了鼓励农耕,在战后恢复农地,曾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在最初几年减少当地税务,这些政策都是基于昔日太阁检地所统计出的数据制定的。”

“能再为我细说吗?”

“当然……”

两人的谈话持续到深夜,秀赖才恋恋不舍地送秀家离开。而这一切都被淀殿看在眼里。

“简直胡闹!在弄清楚宇喜多秀家的真正意图之前,你怎能轻信这个心机深沉的家伙?”

面对母亲愤怒的问责,秀赖这一次却没有如往常那般顺从。他定定地看着淀殿,鼓足勇气说出了反驳的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