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葡萄丕的东瀛历险记 > 第74章 津梁

第74章 津梁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无双大蛇同人,奇妙友情组,曹丕穿越日本战国改变石田三成命运的if线,考据稀烂,虽说是无双大蛇同人,但写到这里已经变成各种缝合怪了……1-30章战国无双,30-60章信长野望,现在进入欧陆风云……原创部分脑洞真的挺难,还能挤出来真的要感谢太太们陪我一起脑……本来没想写长篇……这玩意能成长篇真的感谢大家……

位于大明、朝鲜、日本与南洋之间的琉球王国由诸多岛屿组成,总共的国土并不大,但在日本的大名们眼中却是一块宝地。

它不仅仅是连接东北亚与东南亚重要的中转站,更是大明国海禁政策之后,日本与大明进行中转贸易的主要渠道。

这个以贸易为本的国家号称“万国津梁”。

文禄、庆长之役后,日本与大明国的关系前所未有的紧张。致力于与朝鲜、大明恢复关系的石田三成,小西行长等人一面进行着外交工作,同时也在为最坏的结果做准备。于是,和琉球的关系也成了重要的一环。

借着琉球的进贡船漂流到日本境内被遣返之际,关白秀家将一纸国书被送往琉球。看到国书的尚宁王又惊又怒,痛骂了日本的使节,连带侮辱了在露梁海战损兵折将的岛津家。使节归国后复述了当时的场面,以及尚宁王侮辱性的回答,这让萨摩的岛津家一气之下攻打琉球。战争还没开始多久,琉球即战败,首里城被包围,尚宁王归降,同王子、官员等一百余人被押至鹿儿岛。

当然,这是萨摩岛津家单方面的说法。

“那帮萨摩蛮子从来就没真正服从过管教……自文禄、庆长之后,我们已经与朝鲜、大明结仇,如今又在琉球再生事端,是嫌我们的敌人还不够多吗?在我看来,必须先严惩岛津家!”

“话也不能这么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看看那帮南蛮商人,说是来做生意,其实心怀鬼胎,不仅诓骗我们的百姓去信他们的神,还妄图将我们当作他们斗争的工具。倒不如借着这个机会让琉球彻底臣服,接受秀赖公的统治。至于岛津家……就当是功过相抵吧?”

“即便如此,岛津家不可不防!昔日,太阁好不容易通过九州征伐强行收服了他们,但萨摩民风彪悍,刚强难化,绝不可能放弃做九州霸主的野心!琉球与鹿儿岛最近,与其说是成为秀赖公的属国,更有可能变成萨摩嘴里的肥肉!”

“可是……南蛮贸易被重新限制过后,财政税收已经开始减少……虽然我一开始并不赞同完全开放南蛮贸易,但是,在宗家重新打通对朝鲜的贸易前,琉球已经是我们对外通商的唯一途径了。杀鸡取卵并非长久之计。”

对于琉球王国接下来的处理,大阪的朝堂不出意外又分成了两派。石田三成在位时,像毛利秀元这位一度反对南蛮贸易的大名如今也开始考虑是否要完全断掉海外贸易的正规途径。

伊达政宗用他的独眼扫视着这些个变卦跟翻书一样的大名们,感叹着一旦共同的敌人石田三成倒下,人心散的也未免太快了。相比之下……石田三成昔日的那些党羽,佐竹义宣,上杉景胜和安国寺惠琼三位虽然成了少数派,态度却出奇的一致。

“琉球离萨摩倒是挺进的。如果我们要通过琉球对大明、南洋进行贸易,那么岛津家应该能捞到不少好处吧?萨摩这一闹,好处都让他们捞着了,真是闹得凶的孩子有糖吃呢。真的要开这个先河吗?让萨摩的岛津家……就这样代替小西摄津大人成为丰臣家对外贸易的代理人?啧啧啧,这可真是用心良苦。”

伊达政宗这番阴阳怪气的论调很快就引起了秀赖的警惕,当然,也不出意外地迎来了佐竹义宣鄙夷的目光。

“日本和琉球的关系是事关两个国家的大事……怎么听你这么一说,倒像是能被党争所决定的?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啊。”

望着针锋相对,互不退让的众人,秀赖竟产生了一种看猴戏的感觉。许久过后,像是看腻了,他不耐烦地叫他们直接投票表决。

反对杀鸡取卵,认为应该和琉球搞好关系的有上杉景胜,佐竹义宣和安国寺惠琼。曾经不怎么支持海外贸易的毛利秀元此时也站在了这边。

认为闹到这个地步已经没有退路,不如借此机会迫使琉球臣服的有前田利政,加藤清正,大野治长和刚刚成为奉行众的片仓小十郎。

而刚刚成为大老的丰臣高吉(藤堂高吉)看上去仍在犹豫,无法进行投票。长束正家或许是因为曾出仕于丹羽家,对于高吉这位丹羽家出身的孩子仍抱有一丝愧意,让他不想和高吉站在对立面。

然而……景胜、义宣、惠琼这三人如此团结地达成一致让正家感觉此事的性质从针对外交的决策变成了别的东西。

曾经身为西军的正家已经为了支持本家已经和三成在新政上产生了分歧,间接促进了对三成的弹劾,此时再和这三个“三成的党羽”站在一起又会让他的处境极其尴尬。犹豫许久后,他终究投出了支持逼琉球臣服的一票。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决定的一票落在了高吉手里。和当年毫不犹豫投票的秀家不同,高吉久久也没有做出决定。

或许是因为刚刚成为大老,根基不足,亦或是因为高吉的过往,高吉似乎并不希望选边站队。这一举动反而赢得了秀赖的好感,他主动向高吉发问:

“大和大纳言,您似乎还在犹豫。此事……您怎么看?但说无妨”

踌躇片刻后,高吉向秀赖郑重地行了个礼,“我所忧虑者,是两个决定各自的后果。如果完全断绝海外贸易的可能性,不仅会有大量百姓失业从而引起民怨,还会因对外贸易的暴利滋生出更多走私者。但是……如果琉球王国对我国真的是使者所说的那种态度,那么放低姿态单方面的亲善也无济于事,反倒会让琉球看轻我们。所以……我以为……有必要先了解事情的真相。”

“那么……大纳言以为何人可代表丰臣家,去试探琉球国王的态度?”

高吉欲言又止,似乎又在顾及某些东西。秀赖看得有些着急,催促着高吉但说无妨。高吉压低声音,小心翼翼地答道:

“接下来我所说的话……可能会冒犯到一些人。私以为……解铃还须系铃人。”

国书是出自宇喜多秀家之手……此事,最好由秀家出面解决。

这个提议很快就引起了一片唏嘘,伊达政宗甚至阴阳怪气地揶揄说高吉大费周章把备前宰相重新请出山,原来只是为了找个人收拾琉球的烂摊子。但提起秀家的时候,百无聊赖的幼主似乎看上去精神了一些。

秀赖果真如高吉所说,召见了秀家。他本想说这件事不好处理,秀家的身份又比较敏感,如果不愿意自己可以另找人选。但没想到的是,秀家的态度却相当坚决。认为琉球的战祸因自己而起,所以在此事上为秀赖公分忧也是自己也义不容辞的事。

“如果处理好了琉球的事,就能向世人证明,秀赖公您不计前嫌将我重新提拔,并非是任人唯亲。”

这句话让本想劝退的秀赖最终答应让秀家作为丰臣家的代表前去谈判。但同时也告诉秀家谈成什么样的结果都没关系,自己都会做秀家的后盾。话里话外似乎对此番谈判并没有抱太多期望。

被弹劾的秀家以代罪之身被重新启用,并且要着手处理琉球事务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

已经退隐佐和山的石田三成也得知了这个消息。

“琉球之事……本就有诸多蹊跷。秀家若是只身前去萨摩……”

若是当年的关白秀家也就罢了,现在的秀家不仅不再是关白,连宇喜多的家主也算不上……就这样孤身一人去调查这件必然牵涉甚广的疑案,必然万分凶险。

“他是因为琉球的事被弹劾的,想必内心也想查出真相吧。更何况……与琉球交好并且拓展南洋的贸易是行长生前的愿望。无需你来担心,他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地主家的傻儿子了。”

比起三成,曹丕可没有操不完的心。在他看来,行长离世后,秀家已经有了不少变化……虽然他也无法预见这种变化是好是坏。

“是我让他落入了孤军奋战的境地……”

望着佐和山周边田园牧歌的风光,三成的内心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他自己倒是偷得半时闲,可以静下心来为领内的百姓多做些事……而心思单纯的秀家却要独自面对朝堂上的魑魅魍魉。

“现在后悔是不是太晚了?我看你这个‘今孔明’该改成‘事后诸葛亮’。”

说完风凉话的大魏文帝不出意外被三成瞪了一眼。然而,这位倔强的马鹿居然没有还嘴。望着愁容满面的三成,曹丕忽然提出了一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提议:

“你知道吗,现在由于南蛮贸易减少,南蛮那里的葡萄酒成了稀有货……冈山的麝香葡萄酿成的酒十分香甜,如果秀家能在宇喜多家现任家主秀高面前替我美言几句,对接下来的生意想必会有不少帮助。”

“你要去协助秀家?”

三成当即明白了曹丕的用意——就算自己早已退隐,如果和秀家产生联系还是会让事情变得复杂。但是……没人会过度关注一个商人身份的家伙如何行动。

“我那是为了生意。”

某位跨国富商虽然给了肯定的答案,但不情不愿都快被写在脸上。

换做往日,他一定会把协助查案这种事交给自己的锦衣卫养子。但谁让嫁出去的儿子泼出去的水呢……自从和茱莉亚成婚后,自家孝子的心思就全在大阪。

“太好了……”

三成喜出望外,但曹丕的脸却仿佛黑了一圈。

“好什么好……左近必须留守在佐和山,吉继因为身体的原因也行动不便。如此一来,去东国调查英吉利的事就只有你一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