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葡萄丕的东瀛历险记 > 第51章 圣人与小人

第51章 圣人与小人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如水看着和自己一样曾经信仰过切支丹,尔后弃教的儿子。黑田长政不置可否的表情让如水得到了答案。如水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同样学习过切支丹教义的长政竟会做出如此愚蠢的事。

“你知道自己做了什么吗?!”

“难道要继续坐视右近利用自己在切支丹当中的影响力对我们不利吗?”

“如果要铲除一个圣人,最好的办法是让他身败名裂。但现在,右近遭到暗杀却让他成为了永远的圣人!”

如果右近成了殉道的圣人,那么……害死他的人就会成为所有切支丹的仇敌。

昔日的太阁,正是因为这一点,才纵容了小西行长对右近的包庇,也默许了前田利家对右近的扶持。

现在……自己这位自作聪明的儿子……用自己的恶行,成就了一个圣人。

然后他们很快便为迫害圣人而付出了代价。

本就受到西军回复大阪的那篇檄文煽动的九州百姓,有很大一部分也是切支丹……随着高山右近因为支持西军而遭到暗杀,一股悲愤的情绪在九州蔓延。

如果说,回大阪檄文只是激起了九州百姓心中的怨气,让九州变成了一个随时会炸的火药库,那么右近被暗杀便是点燃了导火索……

岛原、天草一带,对丰臣家积怨已久的百姓爆发了一揆……这场一揆如同燎原的野火迅速烧遍了整个北九州。

坐拥大阪城的黑田如水不得不停止继续东进攻略尾张的计划,优先稳住后方局势,并且多次写信给岛津义久,希望对方能有所行动。

由切支丹和农民组成的团体一路从岛原、天草杀至肥后,自发援助起宇土城,而此时在九州实力最为雄厚的岛津义久不但没有试图压制一揆,反而解除了对宇土的围攻。

关于岛津义久为何会做出这样的决策也是众说纷纭……

文禄庆长之役,九州的大名出力最多,也最清楚九州百姓在此战中承受了多少。或许,作为曾经的九州霸主,义久并不希望再和九州的百姓交恶。

此外,露梁海战后,岛津家也是元气大伤,如果要强行镇压一揆,稍有不慎不仅会人心尽失,还可能让岛津家就此一蹶不振。

当然……也有人认为,岛津义久本就没有与小西家交恶的想法,此次撤出肥后不过是趁着一揆之事借坡下驴。

岛津义久停止围攻宇土城后,一揆的百姓迅速涌去了加藤清正的老家——熊本城……这个在大阪状告小西行长的家伙很快也体会到了后院失火的滋味。

然而,得知宇土城竟是因为这种原因解围,小西行长并没有感到一丝庆幸。

“右近……是为了帮我才遭此劫难。”

简直就像是诅咒一样。

所有想要帮他的人都会遭到不幸。

这个诅咒现在又在右近身上应验了。

就连右近这样高洁的圣人也没有幸免……

“九郎又在胡思乱想了吧。”

少主的手心很温暖。从九郎知道右近遇刺的消息后,少主就一直这样握着他的手。

“右近他不是被拖累的,而是在理解你以后选择站在你这边。他认可了你的做法……也做好了觉悟。就像你认可治部的理想,愿意和他一起赌上性命一样。我们所有人都是因为相同的信念才选择了现在的立场,所以……不要再像那时一样,一个人背负所有的东西,好吗?”

或许是因为近日发生的这些糟心事,亦或是庭院内的月光太过清冷,九郎的神情似乎又变得憔悴了一些,像极了文禄、庆长的时候。这让秀家感到害怕。像是为了防止行长把手抽走,握在他手上的力道又加强了一些。

“不管发生什么,我们都要一起面对。这不是我们早就约好的事吗。”

九郎转过头,静静地注视着少主的眼睛,良久,他竟感慨了起来,

“少主你……越来越有担当了。”

接下来,西国的消息一个接一个被传至镰仓。

由于官兵卫从九州攻至大阪的速度过快,中国地方的领土本就不稳,一揆扩展至整个九州后又影响到了长门、周防一带。

官兵卫被彻底钉在了西国。别说是攻略尾张,就连大阪也快要坐不稳了。

此时,留在岐阜的大谷吉继却并未趁着一揆攻打近畿,而是整军备战,布下防线,并且致力于游说周边那些尚在摇摆的大名。目前为止,富田家、筒井家这些大阪周边的大名已经归顺大阪方,但加贺前田家的立场依旧摇摆不定。

为此,宇喜多秀家借着自己前田利家女婿的身份向前田利长修书一封,软硬兼施地向他说明了眼下的情况,简而言之就是文明地说出几句话:

东军和大阪方都靠不住。德川内府诬陷利长刺杀,用肮脏的手段威逼阿松夫人为质,颠倒黑白,让前田家白白背负污名;黑田如水派刺客跑到前田家的领地刺杀前田家的家臣,无异于已经骑到了前田家的脸上抽他大耳刮子。

这两方势力前田家就算俯首帖耳去讨好也不会有好下场,如果这种骑脸的羞辱前田家都要吞下去,以后任何人都会觉得前田家是软柿子可以随便捏。

自己的岳父前田利家是个仗义的人,所以得道多助。前田家之所以受人尊敬也正是岳父的义气,所以石田治部在大阪审判中即便自身难保,还不忘为前田家洗冤。现在,太阁的幼子被黑田如水挟持,前田家要是还无动于衷,如此薄情寡义,以后前田家蒙难也不会有人再施以援手。

如果前田家执意要不顾廉耻和道义去舔东军或者黑田军,那就当治部眼瞎,也当你妹夫我眼瞎,到时候西军杀回来了还请大舅哥好自为之……

就在这位卖娘的大舅哥还在思考如何站队的时候,被围得水泄不通的江户城内,德川家康对西国的巨变仍一无所知。他得到的最新消息还是小西行长被状告的事。他派使者向石田三成送出信件,信里得意洋洋地表示如果三成此时同意和谈,自己可以保证,三成撤军回大阪时自己将不会追击。

没过多久,德川家康就收到了一封回信。

那封回信中简洁明了地统计了有关三河、远江、骏河一带,以及关东的检地资料,每个郡县能收取的粮米和税金,供给多少兵马,其精确的程度连德川家康自己也难以置信。

仅仅是去思索石田三成是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摸清了自己领地内的底细,并且整合自己领地内的所有资源就令家康不寒而栗。

早在太阁实行全国检地之时,他们的家底就已经被掌握在了太阁手里。

只怕现在的江户城有多少粮,多少米,三成也已经根据每个郡县的产出和征收的额度推算了出来。

三成或许并非最能征善战之人。如果说黑田如水是今张良,那么三成的才能更像萧何。与兵贵神速的官兵卫不同,三成在攻略东海道之时就已经想好了该如何消化吸收夺取的领土,并且整合这其中的资源,为己所用。

治理佐和山的时候,石田三成便通过推行九箇条掟书等政策试验了严谨、公正且有效的治理方式。减小国人众的影响力,避免层层剥削,政策直达底层百姓。现在,他已经在新占领的领地将征收和纳粮的条例推广开来……在官兵卫占领西国的时候,德川的领地都变成了这些西军大名们的补给。

石田三成并没有大返还的打算。

他打算把江户城变成第二个小田原。

但是……是什么给了他可以在关东与自己长期对峙的底气呢?

一想到这里,家康心中就越发焦躁不安。

这种焦躁的情绪一直持续到真田昌幸作为和谈的使者来到江户城那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