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大蛇同人,奇妙友情组,曹丕穿越日本战国遇到石田三成的if线,考据稀烂,虽说是无双大蛇同人,但写到这里已经变成各种缝合怪了……原创部分的脑洞真的挺难,还能挤出来真的要感谢君君太太和我一起脑……本章主要是战斗场面,情报头子葡萄对不起(bushi)
元龟三年,武田信玄从甲斐出兵上洛,在攻陷二俣城之后大摇大摆地经过了德川家康的居城滨松城下……
眼看敌人居然要闯过自己居城的后门,甚至挑衅般背对自己继续行军,滨松城内的德川家康力排众议,决心出城迎战。
然后他便为自己的冲动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现在,那个狐假虎威的黄毛小子居然敢像当年的信玄公一样,以这种明目张胆的羞辱来挑衅他。
背水结营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大忌……
明知如此,还故意在富士川边背水结营,无异于叫嚷着有种你来打我。
望着富士川旁的西军军营,德川家康的神情不觉间变得有些扭曲。上一次他露出这种表情还是在看见《直江状》的时候。
这么做的人如果是当年的信玄公或是太阁也就罢了……他石田三成凭什么这么做?是什么让他觉得,凭他就能在背水列阵的情况下依旧打赢自己?
现如今,比起西军,东军更迫切地需要在正面战场取得胜利。
根据伊贺忍者截获的情报,真田家、上杉家又暗中与围攻江户久攻不下的伊达家密谋,打算通过八王子城彻底切断德川家康与江户的联系。加上镰仓已然失守,通过水路与江户互为犄角已经不再可能,留给家康的只剩正面大胜一个选择。
只要在正面击溃了西军,凭借自己在三河、远江、骏河经营多年的根基,他可以轻易收复东海道的领地,逆转战局。
这种时候西军若是继续驻扎在富士川以西,借助河流作为防线,让东军必须冒着渡河的风险决战,德川家康必然会进退维谷……
然而,一夜桥带来的小胜后,三成居然将大军转移到了富士川东岸,白白为家康提供了一个决战的机会。
骄兵必败。
看来之前接连好几次的胜利已经让他冲昏头脑,早已看不清自己的定位了。
经过关原之战后,石田三成的佐和山军和小西行长的宇土众都元气大伤,宇喜多秀家砸锅卖铁拼凑的一万多人就算还保存了一定实力,在平定尾张的骚乱后也折损过半。立花宗茂从大津城带来的一万多人,加上小野木重次从丹波国带来的一万多人说穿了都是杂牌军……三河、远江、骏府作为德川家康曾经的基地,与德川势力盘根错节。为了确保后勤补给,西军在沿着东海道行进之时设置的阵所也要分兵留守……随着战线越拉越长,最终带到富士川的部队不到一半。
现在驻扎在富士川沿岸的西军中,真正精锐的战力只有长宗我部家从土佐带来的六千多人与毛利秀元亲自率领的毛利军。
然而,关原之战中大部分时间按兵不动的毛利家一万六千多人虽未经过太多损耗,在小早川秀包率领毛利水军攻打镰仓之时也带走了不少……
也就是说,此刻驻扎在富士川的西军战力,保守估计也只有三万多人。
相比之下,幸亏丰臣家武断派那些蠢货,以及毛利家的两个叛徒……自己主力的三万多人除了井伊赤备,在关原都未经损耗,秀忠的一万五千人也因祸得福被拦截在了上田城……如今,由于是在自己经营的关东地区作战,还能动员国人众的力量……加上东军的浅野、加藤(加藤嘉明)、蜂须贺等人,正面战场上的有生力量至少五、六万。
在如此悬殊的兵力差距下,是什么让这家伙产生了背水结营也能打胜的错觉?
“正信,准备得怎么样了?”
“主公,我们跟的国人众都已经打过招呼了,长宗我部那边也已经谈妥。今晚就等着看好戏吧。”
富士之战的前夜……富士川上起火了。
远江、骏河的国人众响应德川家的号召,偷袭并烧掉了西军准备的几座一夜桥,只留下了最后一座。紧接着,西军大营里传来了德川军拔寨向西的消息……
大战在即,我军却被切断了支援与后撤的路线……次日的战斗将会有多么不利可想而知。
此时,西军中不乏趁夜渡回西岸,继续与德川家康隔岸对峙的呼声。作为此战的主力,毛利家和长宗我部家都强烈要求避免背水结阵,然而三成却力排众议,要全军继续留在东岸。
围师必阙……最后那座桥必然是德川专门留给他们的陷阱。且不提此时渡回西岸可能会遭遇当地国人众与德川的偷袭……他们费尽千辛万苦才终于将战线推至东岸,如今未战先怯,必会影响士气,届时再要和德川的三河主力决战就难上加难了。
像是为了表达与东军决战的决心,三成下令烧掉最后一座桥,并且次日在东岸背水结阵。据说长宗我部盛亲在军议中与三成争吵得很厉害,大骂他愚蠢的决定会害死所有人,最终在秀家的命令下才罢休,临走前放下狠话说土佐的弟兄绝不会听从他的命令,白白去送死。
清晨,旭日初升之时,望着富士川旁的布阵,德川家康的嘴角都快抽搐到天上去。
“看来这家伙打算背水一战啊……才打了几次胜仗,就真把自己当成西汉名将韩信了吗?真是个嚣张的家伙。”
“曾经有个叫马谡的家伙试图效仿韩信的背水一战,至于结果嘛……成了个笑话。”
家康身边的军师本多正信阴冷地笑了一声,“事实证明,那场战斗中的汉军之所以能置之死地而后生,不是因为绝境能让士卒死战,而是因为带兵之人是韩信。”
“即便如此,依旧不可轻敌。”
家康攥住了拳头,极力克制着咬指甲的冲动……他绝不能在面对这个黄毛小子的战斗中失态。
每当自己以为这只小狐狸不足挂齿的时候,他总能做出一些意料之外的事,这一次,他必须把石田三成当作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对手,不论他的做法看上去多么荒谬……
正这么想着,石田军、宇喜多军和立花军已经开始从岸边向前推进,想必是为了趁德川军刚刚抵达战场,立足未稳的时候将战线向前推移,减轻背水列阵的劣势。
然而这次的地利优势在自己这边……
自从在关原之战领教了大筒和弗朗机炮的威力后,德川家康在这一次也备置的相似的武器……站在高处的东军不仅将西军的动向一览无遗,还可以以逸待劳,对西军进行狙击。
“叫铁炮队和大筒部队不要轻举妄动,让他们继续前进。”
面对进入大筒射程的西军,家康稳坐阵中,如如不动,诱敌深入,同时又暗中命榊原康政和酒井家次等人缓缓从侧翼展开阵型。
随着西军的主队前行,居高临下的东军发现了一个致命的弱点——长宗我部军并没有跟上他们的主力部队。
不断往返于长宗我部以及石田军之间的传令军旗也让家康确信了一件事——长宗我部盛亲果然和昨天夜里说得一样,拒绝听命于三成背水而战的指令。
石田三成虽然并非不知兵的战下手……但在威望与人心方面依旧欠了不少火候。西军的指挥系统从一开始就有一个致命的问题——指挥这场战斗的人不能服众……而名义上可以服众的那位又是个没有主见的甩手掌柜。那些动辄几十万石领地的大名要一直听命于一个区区十九万石的家伙迟早会爆发矛盾,这也是无可避免的。
像是察觉到了家康有意包抄,同时长宗我部家的主力没有跟上来,石田三成下令让队伍放缓行进的脚步。
正是在西军前锋部队踌躇之时,架在高处的铁炮一齐开火,前排的足轻战士齐刷刷地倒下了一大片。后排的将士情急之下就要发起冲锋,山上却响起了更加低沉的炮声……
随着几门大筒陆续开火,西军的军阵中被炸开了花,前排的队伍已经乱得不成形,写着大一大万大吉的军旗散落了一地……眼看西军的阵型已被轰乱,榊原康政和酒井家次发起了进攻的指令,借着地利优势开始冲击西军。
第一梯队似乎是石田家老岛左近带领的佐和山军。面对如同潮水般从高地涌下来的东军,佐和山的士卒临危不乱,摆开了防御架势,
“后队改前队,慢慢撤出大筒的范围!”
石田家的二番与三番家老舞兵库与赖乡经过一番调遣在炮火中奇迹般组织起了防卫,后撤的军令随着传令兵一层一层传向后方的梯队,正因前方的抵抗,撤离的队形才没有变得太过混乱。
“铁炮队,掩护前军后撤!”
同样位于第二梯队的立花宗茂一边组织防御,一边布置好了铁炮队……
“是西国无双啊!趁他们装弹前干掉他们!”
本多家的次子本多忠朝正欲趁着铁炮队装弹的功夫率领骑兵冲击,然而立花宗茂的铁炮队竟早已做好了开火的准备,一时间,冲锋在前的骑兵全都成了活靶子……不仅如此,这支铁炮队竟没过多久就又迅速开火,射击的速度完全超乎了正常的铁炮。
这群年轻的家伙并不知道,立花宗茂之所以获得西国无双的名声,并不仅仅是因为他个人的勇武……这支铁炮队的士兵采用了立花道雪当年“早合”装弹的方式,省去大量装填弹药的步骤,因而无需站定装填就能开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