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景璇没有说的是,楚云影肯定会通过考核,因为如果她至少到目前为止,不算叶千尘,看起来是能力者天赋最高的人。如果她都通过不了的话,标准就会降低——否则能力者准备解散算了。
“谢谢,等我通过考核我会考虑。”楚云影看起来确实和她说的那样,对生物学没有那么热爱,要是叶千尘的话,就会缠着她问各种实验室的细节。
黎敏跳过了一些内容,但是认真地理解了一下“从非生命物质合成的食物”,接着提问:“那刚才的意思就是,不用细胞来合成蛋白质吗?还是氨基酸?”
叶景璇说:“这俩可以算是一回事,因为就算人吃的是蛋白质,之后也会消化分解成氨基酸。如果我们有很多不同零件的氨基酸,按照特定的顺序把它们串成特定的蛋白质技术上难度不大,所以我们还是直接关心氨基酸好了。糖有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氨基酸相比之下多出了一个氮。如果我们跳过中间的许多步骤,那么可以说,氮元素的最终来源,是空气中的氮气。”
“哇!那意思不就是说,只要靠空气和水就可以组成我们身体需要的物质……”黎敏惊讶地说。
“理论上是这样的。当然实际情况,至少还是遇到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安全,另一个是成本。安全问题是我们不知道吃这些东西对人是不是有潜在的风险,这也是这个项目的目的。成本问题则有两个方面,物质和能量,物质是指组成我们食物的碳就无法再组成别的生物的身体,能量则是指人工合成比让细胞‘代工’需要的能源更多。至少在我们现在的物理学理论中,物质和能量是有限的,人用的多了,别的生物可以用的就会少。”
黎敏有点困惑:“这个我不是很明白,空气和水不是非常丰富吗?清洁能源也很多啊?”
“将来你们会在生态系统的章节学到两个概念,一个是物质的循环,一个是能量的流动。如果我们不在地球上进行核聚变反应,地球上的碳氢氧之类的轻元素的总量大致来说变化不大。它们可以出现在我们或者其它的生物身体里,也可以在空气中作为二氧化碳存在,也可以在岩石和土壤里,但是反正它们的总量不是无穷无尽的。现在用的清洁能源最终来源还是以太阳能为主,而太阳辐射给地球表面的能量也一样是人用得多了,别的生物可以用的就会少。”
“这有什么问题吗?既然一开始就是为了不吃其它生物,我们可以自给自足难道不好吗?”
“是也没有什么不好……”叶景璇停顿了一会儿不知道想了什么,最后只是说,“如果说从头合成食品的初衷是不要杀死其它生物,但是实现之后人类却最终用掉了原本是人类食物的那些生物的碳元素,不再为了生产食品去种作物和饲养动物,这样和杀生比起来难道就好很多吗?”
叶景璇对“只食用非生命物质合成的食物测试”项目投的是反对票,虽然大家对彼此的意见分歧是尊重的,但很少有人问她在反对什么。
“嗯……但是如果出生的意义就是成为食物,可能不要出生比较好吧?”黎敏脱口而出。
“叶老师是担心生物多样性吗?像现在这样工业区搞工业区的,剩下的一半地球还是属于大部分物种,也还可以吧?”楚云影觉得这个问题有点遥远,万一她们被星虫“吃掉”了呢,等一下,星虫?
果然,叶景璇说:“但是没有等到这个项目有什么进展,星虫就出现了,人们一下子就有了来自外部的危机,本来大家没想过这两件事有什么关联,直到有人提出让所有人成为封闭者来免疫星虫的方案。”
叶景璇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用精神力示意晏毫和姚涛也过来,叶千尘虽然看起来在地上又是玩儿草又是摸羊,实际上这个距离她能够接收所有信息,至于另外几个新人倒是不急于这一时,“我猜你们应该没有专门关注过这个研究,你们知道这个项目被试的封闭者比例达到了一般人群的几十倍吗?”
“吃出来的还是本来就是封闭者?”晏毫问。
这确实是一个问题。
项目开始的时候,还没有星虫、精神力和能力者,人们可能会直觉地认为这两件事没有联系。
但是封闭者和能力者在人群中的占比都是非常稀少的,封闭者却在项目被试之间大规模地集中了。
是因为与众不同的食谱增加了人们成为封闭者的可能性,还是愿意成为被试的人本身就拥有某些集中的特点?
又或者两件事都有影响?
“所以她们去年又招了一次被试者,这次的封闭者比例介于二者之间。”叶景璇说,“缓冲时间差不多了,我就直说了:现在的科技部是没有能力者的,我觉得她们最近的决策有问题,已经完全违背了科研人员应有的基本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