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萧季钧,她脚步一转去妧娘的住处寻她,没走到地儿就见妧娘端着漆盘在千秋园中发呆,看样子是要给她送什么东西,途中被园中的什么吸引,故而才停下了脚步。
可妧娘在看什么呢?
萧季绾轻轻地走过去,好奇地站到妧娘背后,顺着她的目光向远处看。
嗯?分明什么都没有啊!
“妧娘,你在看什么?”萧季绾冷不丁出声,妧娘居然并未被她吓了一跳,缓缓转身行礼,“公主。”
萧季绾再次抬头看向妧娘方才盯着的一处,除了无边无际的天,什么也看不见。
“妧娘,你在看什么?”萧季绾又问了一遍。
“在看前殿檐下新换上的宫灯。”妧娘回答。
“是吗?”萧季绾看向宫灯。
正旦快到了,需要换下旧的宫灯,挂上崭新的,寓意“万象更新”。
“嗯,婢子不敢欺瞒公主。”妧娘说。
真的不敢吗?
萧季绾抬头仰望顶上的一片天空。
百节年为首。
正旦是大晋一年四季中最为重要的节日之一,这一日白天,延和帝会同燕皇后在太宸宫的前朝“治宸殿”举办大朝会,接受文武百官、各地来使的庆贺。夜幕降临之后,帝后会在中朝紫宸殿左侧的丹宸殿设大宴,文武百官,各地使臣,内外命妇皆要出席。
因而除了在福康殿养病的张贵妃,在京的贵人几乎都在这一日聚了个全。
夜宴的章程是固定的,每岁都一样,比起正旦夜宴,萧季绾更喜爱除夕家宴,除夕家宴的章程除了观看驱傩舞【2】和熬年是不可更改的,其余都可以灵活变通,更重要的是可以放庭燎【3】,比正旦夜宴随性得多。
正旦夜宴无聊透顶,规矩还多。
萧季绾的食案摆在靠近燕皇后座位的下首,醒目得很,稍一走神便会被人发觉,往常她怎么着都会撑到最后,可是今年不知怎么的,她觉得殿中闷得很,想要出去透一透气的心愈发强烈,于是壮着熊胆悄悄向燕皇后告假。
“阿娘,儿觉得胸口闷闷的,儿想出去透透气。”萧季绾央求道。
“觉得闷?”燕皇后上下打量了一番萧季绾,发觉她脸色不似作伪,心下紧张起来,赶紧回头寻邵殿正,“去请宋奉御。”
每岁正旦夜宴,殿中省与尚药局都要在丹宸殿配殿值守,就是为了以防万一。
延和帝正同萧季钧说话,闻言转过头,“怎么要请宋奉御了?阿绾怎么了?”
“无事,”萧季绾回身看了看殿中的情形,他们这边动静一大,殿中的目光就会齐刷刷向此处聚集,“想是今日衣带系得紧,儿出去透透气便好。”
萧季钧放下酒樽,“儿饮了几杯椒柏酒【4】,正觉身上有些热,儿同阿绾一道出去透透气。”
兄妹二人都这么说,延和帝也觉得殿中有些闷,“大约是殿中窗关得比往年严实的缘故,那你们便出去透一透气,穿戴好披风,可别着了凉。”
往年大宴殿中的窗都会微微启开一些,今岁冷,窗子就全部阖上了,也难怪会觉得闷。
萧季绾和萧季钧得了准允,暂时告退。
出了丹宸殿,萧季钧脚下不停,往配殿方向走,萧季绾叫住他,“阿兄,你身子不舒服?”
萧季钧转身笑道,“不是你觉得闷吗?阿兄领你去给宋奉御瞧一瞧。”
萧季绾好不容易溜出来,她才不要去配殿,去了配殿一把脉什么都露馅了,急忙推辞,“阿绾忽然觉得好多了,阿兄若觉得不适就自己去,阿绾,阿绾随意走一走。”
也不等萧季钧开口,她忙带着执素脚下生风走了。
“殿下,这……”萧季钧今夜赴宴带了一名东宫卫率,卫率问他,“可要臣将公主唤回?”
“不用,”萧季钧露出了然的神色,“她早就想好了,由她去吧,长乐殿离这也不远。”
“是,”卫率又问,“殿下想往何处走?”
萧季钧看了一眼灯火通明的配殿,回答道,“随意走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