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龙凤团茶 > 第52章 第五十二章 心乱

第52章 第五十二章 心乱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秦江和貌似也来了勇气,“坊间都在传,说二哥已经放话出来,十五那日一定……一定不会放过大表嫂。二哥,你可不能动粗哪,大表嫂看着挺好一人。我爹娘说的时候我根本不信,只是我还是想劝劝你,你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向云松满头大汗。这谣言够快,才三天就传到隔壁镇也就算了,比谣言传得快更扎人心的是谣言的离谱程度。

不对,这谣言可能并不离谱,离谱的是秦江和这个书呆子的理解能力,简直无力吐槽。

“那都是谣言,你可别信,你二哥我怎么会对你表嫂放那样的话?”

看在这书呆子这种朴素的正义感和对卫宁儿难得的好印象上,他只能打落牙齿,简单粗暴地将自己的真心话归结为谣言。

秦江和是放心了,向云松却多少把这一点哭笑不得放在了心头。想起卫宁儿,以及与她有关的那些往事,心头绵软又深沉。

还有一点因怎么把喜欢说出口这个问题带起的甜蜜和惆怅,跟尚自遗留的少少郁闷和不甘心融汇在一起,便如一壶喝不完的酒,酸酸胀胀地浮沉在心头。

夜色溶溶,马蹄声声,向云松揣着心事回到了旗山镇。

适逢年节,镇上原本每日清洗的街面才过一天又已被爆竹红色的碎纸粉末薄薄地铺了一层,街面两侧的酒肆勾栏语声乐声说笑声声声入耳。

向家庄所在的旗头村就在旗山镇中心,想起早间出门时对面街上不时探头的村民,向云松忽发奇想,不知道他跟卫宁儿现在被传成什么样了,不若找个地方听听。

进了街边一间茶楼,找了个僻静的位置,向云松随便点了壶茶,几盘茶点,就开始等着见识有关于他的流言。结果还真没让他失望,前后左右,四桌里得有三桌在议论谈笑他和他的向家庄。

原因在于旧闻上叠新闻,且新旧闻前后相印证。不知是当时有好事者扒在院墙外全程偷听,还是府里有人精准搬运,除夜那场争吵及其细节以长了脚的速度流传遍了整个旗山镇。

本来流传的向家叔嫂二人早有私情才造成向家大少夫人为向家大少爷不喜,终归还是一般流言基于瞎猜和添油加醋的本质,然而此次争吵却将叔嫂二人曾经想要私自出走这个话题精准引爆,这就佐证了原来的流言居然是事实不是流言。

加之他俩还未成婚,就让这场婚事的各种传闻及其解读变得更加为人议论纷纷还旷日持久。

如他所想,秦江和的理解固然是偏了,但其它正的理解也没有很多。流言的样子转了又转,本质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叔嫂故事里永远惹人津津乐道的男女之事。

他亲口放出的那句“跑得过初一跑不过十五”成了其中的画龙点睛之笔。向云松此刻才后知后觉那天他气急攻心说了什么了不得的话,让他和卫宁儿这次的争吵以爆炸的速度直接冲出了旗山镇。

也才明白了在这句话的影响下,秦江和的理解其实也没有偏到很不可思议。

谁叫他和卫宁儿的婚期正好是十五呢。

不过世间有关于男女之事的所有谈论,终究是男人赚了便宜而女人吃亏。向云松听了半晌就发现,那些传闻中解释他叔嫂故事的缘起,多是嫂嫂见着小叔身强力壮便有心勾引,而没几个说是小叔对嫂嫂见色起意心怀不轨。

这是什么道理?

事实明明既不是这样也不是那样,卫宁儿从来都是干干净净清清爽爽,从来都是避着他还来不及,而他也除了有那么几个梦跟卫宁儿或卫宁儿的东西有关,别的也没想太多啊!

毕竟从石墩子事件的卫宁儿十五岁他十三岁到现在,他不是在配合卫宁儿避嫌就是在配合卫宁儿避嫌的路上,回回见面不是一个气鼓鼓一个笑嘻嘻,就是一个装聋作哑一个冷嘲热讽,他就是想,又能想到多深多远?

流言的这个分化结果直接引发对二人评判也大不相同,对卫宁儿多是轻蔑贬斥,而对他,更多的是居然是艳羡与称道。认为他作为家中老二,在兄长死后全盘接收兄长的一切——家产、女人——的时候,居然还爆出来原来嫂嫂早就钟情于他,那么这简直就是天命所归,人生赢家!

向云松哭笑不得。

流言到最后还很贴心地给予了这场叔嫂婚事以详细预测。

“哎哎,你们说,十五晚上向家老二会怎么个不放过嫂子法?”

“咦,早就没放过了吧,这都多少年了,还用到成亲晚上?”

“啧,瞧你这脑筋死的,小别还胜新婚呢,他俩这些年在他哥眼皮底下总归要忌讳那么几分,哪能尽兴哦……”

“你这么说倒也有几分道理……哎呀这饿了几年一朝放食,啧啧……”

“你们这些人啊,想法忒复杂。这明明没开荤过,才会饿到放狠话……唉我瞅着那向家小嫂子轻轻柔柔一小家碧玉,碰上这么如狼似虎一小叔子,可怎么遭得住哦……”

“倒是,小嫂子白白嫩嫩,有次出街我看到过……我跟你说,那人虽然清清瘦瘦没二两肉,但胜在长得精细,弯眉杏眼,小鼻子小嘴,脸蛋白生生,脖子就跟那削了皮的白萝卜一样……”

“啊呀妈呀,这细皮嫩肉的岂不是一搓就搓掉皮,小叔子粗手重脚,可别把小嫂子给弄到哭,哎呀哎呀我想想都心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