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龙凤团茶 > 第10章 第十章 甥舅

第10章 第十章 甥舅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若非这俩老小子跑得快,当时他是真想把他俩话头里的遮羞布一把扯掉,干脆点明他们不就是想让他直接把王氏抬作向家少夫人,再继续做买卖,好让他们继续跟着赚钱嘛。

向云松心里沉惴惴地憋闷,起身出门。外面天色已黑,应该到了晚膳时分。他向饭厅方向走了几步,忽然吸一口气,腾身上了房顶,而后猫腰沿着回廊顶向前门处飞跑。

他的轻功一向不错,除了师承自家父亲向南山传自武夷山江天泰一脉的凌云步之外,也是这么些年闯荡江湖练就的本事。

没几步,隔着层层藤蔓和葡萄架,就隐约看到两个穿着员外服的身影前后走着。

“……哥你怎么不让我把话说完,这小子从小就楞得很,要是没听明白就胡干那……”秦永全的声音。

“……这小子不是楞,是轴,”秦永安说着忽然转了口气,恨铁不成钢,“你还说他楞,你都让他话赶话地竹筒倒豆子全交代了,怎么总是不长进!”

秦永全颇有些冤枉,“我怎么竹筒倒豆子怎么不长进了,我这不是点着他让他机灵着点吗?”

“这种事,咱们只能敲边鼓,不能明着教,以免落人话把子,知道不?唉,你这一大把年纪你还不如那愣小子呢!”

“……”

向云松听到这里,弯腰随手从干枯的葡萄架上扯下一段枯枝,折了几折团成一团,而后对着那几个将将走出回廊快要到前院照壁的身影掷去。

啪啪,两顶员外帽应声落地。

“嘶,什么东西?”

“哪里来的野猫?”

“野猫怎么专打人脑袋,邪门了!”

“哥,哥你说不会是……”

“啧,别自己吓自己,多大的人了!”

“可是,可是,哥你看……”

“嘶,让你说得我汗毛也起来了……”

向云松小小出了口闷气,转身沿着回廊顶的走向回后院去。夜晚的向家庄安静如许,各院点点灯火穿过葡萄架的缝隙映入眼帘,颇有温暖的感觉。他在一二进房的纵横向回廊交接处坐下来,抱膝看整个旗头村的夜景。

旗头村是旗山镇最中心的村庄,旗山镇离县城不远。虽说不比县城,但旗山镇农田密布,土质优良,是建州有名的粮食产区。当年祖父向崇朝解甲归田后为什么选择到旗山镇来买下百八十亩地当个地主,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而向家的祖宅在西北方向的双溪镇溪石村,离旗山镇有一百多里。那里是山区,山地众多,大大小小的茶园星罗棋布。向云松印象中五岁时祖父去世后去迁祖坟时曾去过一次。

如今向家回归茶农,少不得还要去一趟看看祖上的茶园和田地还在不在,再看看买下哪些茶园。他考虑着将手头的商事了结之后,就该轮到考虑旗山镇的百八十亩地要卖掉哪些,才可凑足足够的银钱投入茶园购置当中。

底下仆从路过,状似饭点已过。他决心回四进让伙房专做些吃食送他房里。只是在路过二进西侧院上方的时候,盘桓片刻,还是纵身落了地。

这会儿秦氏已经回房敲上了木鱼念上了不知是佛是道的经,向云柳出殡后这些天来她一直如此,早中晚课准时准点。向云松进来的时候她一遍经刚开了个头,见他来了也就抬了抬眼皮,示意他坐着等。

向云荷正坐在她对面帮着抄经书,见了他叫了声二哥,笔也没停,“你去哪了怎么没去吃饭?”

也不等向云松回答又“咦”了一声,顾自说道,“今天嫂嫂也没去呢,”转头瞅他一眼,“你俩是说好了吗,怎么一个两个都不去吃饭?”

这怎么能是说好了,他们这一整天连面都没见到,也就是凑巧。向云荷说话一向有口无心,向云松也不准备一板一眼澄清,端起秦氏的陪嫁丫鬟银杏送上来的茶水喝了一口,顺便含糊地“哦”了一声。

放下茶杯的时候想到卫宁儿不去吃饭的原因是不是在看账本,她是那么较真的人,看这账本定然跟当年她看向云柳的那些圣贤书一样,不仅熟读,还得记一堆心得。

向云荷却当了真,“真说好了呀,你们打算吃什么?叫厨子做上我一份呗。”

向云松瞟了她一眼,“你不是吃过晚饭了还吃啊?”

那边秦氏念经的声音就宛如爬山一样高了一截子,向云荷发觉了,看了秦氏一眼,眨眨眼,“不吃了不吃了。”

她说了这句,秦氏的声音并没有降低,依然维持着高了的声调继续念。向云松心里一动,等秦氏念完了这遍经便问道:“娘念的什么经?”

“往生经,给你哥做五七、七七的时候用。”秦氏看他一眼,放下手中的木鱼,提笔蘸墨在一边的功德纸上最底下的“正”字中端端正正地记上一笔。

“娘为什么不去祖母的佛堂一起念?祖母也在准备。”向云松抬手将那个木鱼柄拿过来在敲了一下,闷闷的一声。

“娘的经跟你祖母的不一样。”秦氏翻开经书下一页,又夺过他手中的木鱼,打算念下一遍。

向云松闲闲地笑了,“所以念不到一起?”

秦氏就不言语了,稍停干脆放下了手中的木鱼柄,“你想吃什么?我让银杏吩咐厨子去做,就在这吃吧,荷儿也有份。”

向云松笑了,“你叫银杏单独给荷做吧,我回四进吃。”

秦氏脸色就有点沉,“你这孩子,娘的话从来都当耳旁风,”嗔怪地看他一眼,“随你。”

正要去拿木鱼柄继续,便听向云松状似无意地开口,“两位舅舅今日来过前院跟儿子聊天,言谈间,对娘的经甚是感兴趣,想让儿子跟着念,可儿子前些日子当着众家人的面,已经答应去祖母那念经了。舅舅们很是失望,娘觉得儿子该怎么做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