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云锦道:“先生,学生自认身无大材,不堪大用,我能……不求闻达,安贫乐道,与世无争吗?”
不管二弟萧云岫是否庶出,又有个什么样的亲娘,但他是不容否认的存在。
不管他是否有大才,是否有雄心,他都是晋王的儿子。
如果萧云锦有资格,他也一样有资格问鼎储君之位。
如果萧云锦甘愿放弃,将这个机会拱手让给萧云岫呢?
苏先生望着萧云锦,微微摇了摇头,道:“世子爷,想必你听说过一句话:一将功成万骨枯。人在某个位置,天然就拥有许多资源,看似花团锦簇,可其实背后都是血雨腥风,不是你不争不抢就能苟全富贵的。而是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甚至是一家一族一方封地所有百姓,成千上万人的性命都是赌本。争,或者还能有机会,退,只有死路一条。”
萧云锦对这番话深有体会。
他不懂父王为什么非要争这个储君的位置,但有过上一世的体验,他很明白苏先生这番话。
当年他或者该死,但他身边那些太监、宫女们就显得有些无辜了。可没办法,谁让他们和他同乘一条船呢?
萧云锦道:“学生知错了,那我应该怎么准备?我才具不够,却执意要争,不是自寻死路?”
苏先生一皱眉。
他觉得萧云锦未免太消极太悲观了,他还这么小的年纪,现在努力进学并不晚,何以给自己定论说什么“才具不够”?
说白了,还是怠惰,就是不肯吃苦努力。
他隐隐有点儿生气。
萧云锦又问:“我是想问先生,成天读这些之乎者也,对我将来就有足够裨益吗?若我想寻条捷径,先生可有办法?我天分有限,不可能做文才武略的英雄,我能不能做号令天下英雄的共主?”
苏先生一凛。
他觉得自己还是不太了解这个学生,所以不能轻易对他下定论。
也许萧云锦想寻捷径,并非他想偷懒,而是有别的不可言说的理由吧?
的确,人应该循规蹈矩,按部就班,但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且并非人人都只有这一条路可走。非常人行非常事,总是有办法的。
苏先生沉吟着道:“世子爷这番话,着实让苏某汗颜,我不能立刻就给世子爷答复,不过,我可以回答世子爷的是:有的。
汉高祖曾经说过,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而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人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
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苏先生看一眼面容稚嫩,犹自带有几分天真的萧云锦,正色道:“以后世子爷就读《史》吧。”
萧云锦深深一揖,诚挚的道:“多谢先生教诲。”
苏先生讪笑一声:我谢谢你哈,老夫教了大半生,今天让你这黄口小儿给好好上了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