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那还不是王爷惯的?
王爷子嗣稀薄,除了这位小世子是王妃嫡出,还有一个庶出,比小世子小了两岁,却因小时候一场高烧,虽侥幸得以痊愈,但却跛了一条腿。
这就算了,还嘴歪眼斜,虽遍请名医,也只能勉强改善。
晋王还有两个郡主,一个九岁,一个六岁,俱是庶出。
小世子可不就成了王爷的心肝宝贝?
怎么宠都不为过,要星星不敢给月亮,可不就惯成现在这样?
杨逸陪笑,道:“小世子年纪还小,等再大一点儿,懂了道理就好了。”
他看向苏澈。
苏澈比他苦逼点儿,因为他是小世子正儿八经的先生。
苏澈比杨逸要小上两岁,但因生得古板,长年一脸厉色,比他要老气横秋些。
当下直言道:“养不教,父之过,王爷对小世子还是要严苛些才好。玉不琢不成器,这孩子不教也成不了材。”
晋王爷苦着脸,道:“是是是,我对锦哥儿一定严加管教,不过还得多劳先生费心。”
苏澈面无表情,道:“教导小世子,是学生的本份,可世子不喜向学,学生又不能打,也不能骂,实在是无可耐何。”
晋王爷一嘬牙花子,他几次下狠心,一定要好好管,可真让他抡板子揍,他下不去手。
他一闭眼,努力的道:“许的,许的,先生骂也骂得,打也打得……”
苏澈仍旧无动于衷。
果然,晋王爷又添了一句:“可他到底年纪还小,又一向养得娇惯,能不能,打得轻点儿?”
苏澈抚额,道:“王爷不是说要给小世子找个伴读?可有眉目了?”
晋王爷点头:“已经找了十多个,正在挑,不然先生帮着掌掌眼?”
苏澈并不想掺和这事,他道:“学生只有一个要求,一定要皮糙肉厚。”
啊?这是什么要求?
晋王大惑不解。
苏澈解释道:“小世子养尊处优,学生不敢打骂,但做为他的伴读,必须得禁揍。”
杨逸轻笑:杀鸡儆猴啊,这主意也不错。
晋王爷也讪讪的笑了笑,道:“既是先生提了要求,本王知道该怎么选人了,那别的方面,比如学识,天分、努力、上进方面?”
苏澈道:“一切都由王爷定夺即可。”
他教的是世子,至于世子伴读是废物还是天才,和他有什么关系?
苏澈先行告退。
晋王爷抹了抹脸上的汗,对杨逸道:“据京中线报,皇兄最近贵体欠安,先生斟酌一下,替本王写封请安折子,再打点一份礼物,由先生去趟京城。”
杨逸不甚赞同的道:“王爷太心急了些。陛下无子,于寻常人家都是短处,何况皇家无小事。就因为几乎所有的王爷都盯着这个短处挖空心思,智计百出,王爷才更要格外谨慎。”
他毫不客气的道:“再说陛下年纪并不很大,从后宫动静便可知,他对自己亲生子嗣一直没有放弃。世子尚小,又……淘气,王爷还是再等等吧。”
小有小的好处,但先出头的椽子先烂,这道理百年不破,是以杨逸并不赞成这个时候就把世子送过去。
这时外头响起萧贵的声音:“王爷,世子爷身边的梁嬷嬷求见。”
晋王正满心不自在,闻言不由得不耐的道:“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