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重生之我带全族去谋反 > 第69章 第 69 章

第69章 第 69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晋七怒瞪,晋玉山声音渐渐小了下去。

尽管惹得人家兄弟不和,苏织却无事人般,依旧带着浅浅笑意:“听起来,晋家兄长与这位嗣子是旧相识?”

晋七思虑片刻,想着他家和庄尧卿的关系也并非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随便在真定府一打听,也能打听到。但这位小娘子一再探人家隐私,不知意欲何为,倒要小心为上。

因此小心回答:“阿尧的亲生阿娘,是我晋家远亲,是玉山的表姨。”

这回答出乎苏织意料。

前世里头没有听过与晋家有关的消息——也或许是她从未留意其中细节,故此不知。

苏织有心探问,但晋七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晋玉山所知有限,于庄尧卿下落也问不出太多,只好笑笑,转过话题。

………

秋风瑟瑟中,两辆马车沿着渔阳关外的大片山坡间小道缓缓行驶。

此类马车不算多,但也不算少。

渔阳关固然是入中原必经之地,但关隘高,搜检森严。来往的商队,谁又能保证真就那么清白,商队里头不夹杂点禁运的铁锅铁铲,或是那白花花的私盐呢。

大商队能出银买通守卫,小商队可没那么多钱。常来往的人都知道山间有小道,只这小道不算平整,翻山越岭,也有人祸,大商队不屑走,只有零星小商队或几人组成的皮货贩子肯趟。

皮货贩子是真定府与草原之间特有的一种生意。

草原上的皮货生意,王账揽了一大半,剩下的由各部落酋长自行分配,普通的牧民纵然家有成百牛马,不经他们同意,一张皮子也卖不去中原。

为维持信誉,无论大小商队,都不和牧民私下交易,唯恐得罪草原上做主的人,因大事小。但真定府里有些头脑灵活的人,愿意三两搭伴,往草原跑上两趟。

去时背着盐、茶、布匹,因没有马车,也走不远,在草原边缘处,见到放牧的牧民,和他们换皮货,一次背上二三十张,回到真定府或销给亲戚邻里,或出手给南边来的行商,总能获利。

皮货贩子是个苦差事,风餐露宿,安全无保,因此这行当并不时兴,只有些实在过当不下去的汉子才愿意干。

这两辆马车上,正好载着两个皮货贩子。

刚入山里,天上突然飘雪,这俩人今年头一次做这生意,准备不足,险些死在风雪天。

幸好遇到好心人,不仅给他们煮药救了命,还愿意搭载他们和货物一程。

眼下,这两个贩子就跟着马车旁边,和车辕驾车的苏小哥说话。

“咱们沿着这条山间道,再走两个时辰,就有处谷地,可以在那里歇脚过夜。”其中一人对着手里头的简陋手画的的地图研究半晌。

说是新人,他们也不是全然无准备,其中一人的亲兄长也是皮货贩子,常走这条道,只是前年兄长摔断腿,生意就此荒废,家中没有了收入来源,他不得已硬着头皮和好兄弟一同来趟路。

这两人运气不错,到了草原上很快就换到几块好皮,但他们路不熟,语言也不甚通,跟牧民打听回程路,不知怎地,沿着草场越走越深,直到遇上一家中原去的商队,才知道自己走错了路,竟是险些进入草原腹地。

搭车出来草原,到了渔阳关,人家商队要进关,他俩只好走小道。本来手上有兄长画的地图,不愁迷路,奈何他俩在草原耗费太多时间,本该早早回程,却耗到深秋。草原风雪来的早,他们的运气似乎在换到好皮子那可戛然而止,一场风雪,险些要了他俩小命儿。

再次获救后,苏小哥戏称他们绝处逢生,必有后福。对救命恩人,他俩也感激不尽,尽管知道这一行人有蹊跷,却绝口不提,只当搭伴的伙计。

两个时辰后,马车终于到了谷地,山谷避风,比外头要暖和一些。窦英华迫不及待的跳下车,伸了个懒腰,卸下马车,一手一个,牵着两匹马的缰绳去尚有水草的地方饮马。

苏本梁先扶下窦英雄,又把小清从车上抱下来,三个人在车上翻找一通,寻出锅碗,打水的打水,生火的生火。

两个皮货贩子早早就找来一大抱树枝,和苏本梁有说有笑的起火,对马车那边的响动视而不见。

半个车厢里堆着各色毛皮、粮食袋子、干草等乱七八糟,庄尧卿从这堆里头牵着一根绳,滚葫芦似的拽出个人。

这人全身上下没有一块好皮,尽管包扎过了,还是有好些伤口血迹斑斑。庄尧卿取下塞在他嘴里的软布,推了一把,说:

“四叔,今日给你换药。”

庄老四每走一步都如同在刀尖上,疼痛难忍,他浑身颤抖着,嘴皮满是燎泡,艰难的说:“你杀了我吧,杀了我吧…”

庄尧卿一撩眼皮,冷声说:“四叔说哪里话,身为小辈,我自然会好生照顾你,怎会害你性命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