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青岛吹来五月的风 > 第20章 漫步栈桥

第20章 漫步栈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啊,栈桥真是太美了!”李木子激动地说,“第一次知道栈桥,还是到大舅家走亲戚,他家的相框上醒目地摆放着一张他在栈桥上拍的照片。我问他栈桥在哪里,他很骄傲地告诉我,栈桥在美丽的青岛,青岛有美丽的大海。从那以后,去青岛看栈桥和大海,就成了我儿时的一个梦想。”

“现在你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是啊!去年来到青岛,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栈桥看大海。

“许多从未见过大海的外地人到青岛下火车后,都不约而同地走出火车站,来到栈桥来看大海!要不说,栈桥这座青岛的标志性建筑,满足了无数个像我们这样的外地人到青岛看大海的愿望。”曲远抬头看了看人头攒动的回澜阁,“走,咱们去回澜阁看看吧?”

回澜阁是一座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亭阁,是全国首座双层飞檐的八角亭阁,也是中国建筑史上具有纪念意义的一座建筑。两人登上二楼,往外张望,仿佛置身海中,青岛的秀丽海景尽收眼底。

“这座阁为什么叫‘回澜阁’?”李木子好奇地问。

“这个说来话长。上世纪30年代,当时的青岛市长沈鸿烈来视察栈桥,当他走上亭阁,站在窗前发现,一窗一景,一景一画,青岛湾的美色尽收眼底,当即赋诗一首:‘渔舟夜泊栈桥西,人倚栏杆水拍堤,纳凉采风夕阳下,观海听涛回澜阁。’随行人员拍手叫绝,齐声说:‘这个亭阁就取名‘回澜阁’吧’。沈鸿烈亲笔写下‘回澜阁’三个字,将牌匾挂于亭阁,但不久后,这块牌匾不翼而飞;后来,郭沫若亲笔书写‘中苏友好阁’,但这块牌匾也奇怪地消失了;现在的‘回澜阁’牌匾,是被毛主席誉为‘马背书法家’的舒同题写的。”

“青岛的趣事可真多,一个小小的‘回澜阁’,它的名字和牌匾背后,居然也有这么多故事!”

“回澜阁与青岛啤酒也有关系呢——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青岛啤酒瓶子上的那个标志图形,采用的图案就是回澜阁。”

“哦,青岛啤酒的标志图形是‘回澜阁',我还一直以为是北京的天坛呢。”李木子恍然大悟。

走出回澜阁,沿着栈桥北行,大海、沙滩、小艇、游人,无边美景,尽收眼底。

“那边有坐小艇游青岛的,我们也过去看看吧。”曲远说完,拉着李木子走到岸边。

他俩穿上橘红色的救生衣,坐上一艘小艇。小艇像箭一样往前疾驰而去,身后激起一层层浪花。

“太开心了,海上看青岛,感觉太棒了。”李木子高兴地说。

“只要你开心,我就开心!”曲远说着,轻轻地握住李木子的手。

坐在小艇上,艇外的海水,波澜起伏。远方的大海,一眼望不到边,近处青青的岛屿映入眼帘。岸上的楼房、绿树与沙滩相映成趣,展现出青岛迷人的城市风景。小艇绕着栈桥与小青岛的外围海域转了一圈,感觉还没看够,小艇就回到栈桥了。

“每次心情不好的时候,我就喜欢坐5路车到海边。说来也怪,只要看看栈桥,吹吹海风,发发呆,再多的烦恼,也没有了。”李木子感慨地说。

“栈桥是第一任青岛总兵章高元在前海修筑的一座军事专用人工码头,可能章高元也不会想到,110年后,这座栈桥会成为青岛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也是你治愈烦恼的灵丹妙药。”曲远指了指火车站,“除了栈桥,青岛火车站也很有特点,它是我国唯一的一座欧式火车站,是中国最美的火车站之一,也是山东省第一条铁路——胶济铁路的起点。按照最初的规划,青岛火车站本应建在栈桥一带,但受制于当时的技术水平而改在现在的位置。有时候想想,当年青岛建城时的炮台、衙门等许多建筑都湮灭在沧桑风雨中,只有栈桥和火车站这两座风格迥异的中外建筑立在原地,向人们展示着青岛这座城市最初的模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