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还是徐导演这种领导,到时候不骂他就算好的了。
拍摄结束后,胡云清敲开风灼的房门,简单说了一下今天拍摄的进程。
风灼没想到第一天就会有人搞事情,哪怕再想作幺蛾子的人,都会等到看清局面之后才开始吧。这个田糖糖似乎不太聪明。
她点了点头,问:“剧本有改吗?”
“没有,他压根就没敢去找徐导演说,所以剧本也就没改。”胡云清坐在椅子上,“这个情节其实很小,并不重要,改不改都行。说是原著粉会计较,但我觉得他其实是想说,不改这个情节的话,他的粉丝不会放过剧组吧。”
“这也没什么威慑力,他的粉丝又不多。”
“700万不多吗?”
“脱水数据51万2千人,其中15万人关注后就从来没有进行过转赞评的互动。”
胡云清明显有些意外,“你怎么知道的?这种数据很隐私吧。”
“很难获取吗?他经纪人主动发给我的。”
而她恰好记忆力不错,记了下来。
她不光有田糖糖的脱水数据,娱乐圈很多艺人的数据,她脑子里都有备份,而且几乎都是艺人的老板或者经纪人主动发给她的。
至于这些人为什么把自家的艺人信息发给她……
一般情况下人不可能那么傻,但她们显然被刺激到了。
就在她签约了夏秒和胡云清之后,这些人因为生怕风灼把自己家艺人也拐跑了,所以给她发来艺人的真实数据,让她知道这些艺人也就那样,表面光鲜而已,没必要挖墙脚的必要。
风灼无语,她看起来像是什么人都往公司签的吗?
这些人的想法也能理解,培养一个有名气的明星太难了,她挖的不是墙角,而是她们的心头肉,能不慌吗?
老板可能不在乎,但经纪人不可能不在乎。
再者说,明星的脱水数据其实并不难拿。品牌方找代言人时,往往也会把明星的真实数据用作参考,这类报告在娱乐圈有点人脉资源的都能拿到,称不上机密。
大家都很敢买,艺人数据个个水漫金山,谁也别笑话谁。一个秘密成为所有人都心照不宣的秘密,那就不是秘密了。
非要类比的话,这玩意在外人看来,可能是保险箱里的金条,重中之重,但凡被人知道,明星的面子里子就全没了。
但在内行人眼中,那就是一块钱一根的老冰棍,不值钱。
风灼都能把胡云清她们签下来了,肯定不是个普通人,就算她们不送,她自己也能通过人脉资源拿到这些信息,顶多真实度稍差一点,但也不会差得太远。
但她们送了,如果能用真实数据让风灼看不上她们的艺人,进而不挖墙脚……还是很值得的。
她们当然不可能一上来就说“我艺人数据不好TA实体杂志才卖了xx份”,那太掉价了,很傻,很容易被人抓住把柄。
不过,大家都是一个圈子里的,探讨圈子生态,讨论长足发展,这个很正常吧?
要谈未来发展,就不得不提现状,一提现状,免不了要举个例子……要举例子,自然是拿自己的艺人来举最为顺手。
因为过于含蓄隐晦,风灼刚开始很不解,经纪人加了她之后就开始闲聊,说些有的没的,难道因为青禾异军突起,她们来打探消息了?
后来次数多了才想通,觉得有些好笑,她们也太防着她了。
但巧的是,人脉资源这两样东西,风灼还真没有,她真的拿不到这些信息。
她真就买不起,也没有渠道去买那个“老冰棍”。
所以,她们发给她这些资料,还真是帮了她大忙了。
通过这些资料,对娱乐圈的现状有了新的认知,对公司发展也进行了调整。
怎么说呢?
感谢竞争对手的雪中送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