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应时序听着身后的吵吵闹闹声,感受着有这么多人在大雨中陪着他,为一件事努力的氛围。
第一次觉得这样竟然还挺不错。
农活是枯燥的,乏味的,辛苦的。
渐渐的,每一个人都开始感到了疲累和乏力,没有了一开始的欢腾劲。
一个个气喘吁吁,焉了吧唧的,就连说话都断断续续,无一不夹杂着喘气音,最后所有人干脆都不说话了。
虽然已经累成了狗样,却没有一个人想要停下。
几个人胸口仿若憋着一口不服输的力气,都在咬牙埋头苦干。
所幸陈聿为三人很快带着雨具和一些换洗衣物,姜汤回来了,还带了一个惊喜——他们身后村里的叔叔阿姨们。
在询问下才知,原是陈聿为三人去借雨具时,淳朴的村里人得知他们要顶着大雨赶农忙,且前一天苏迩救了村里的人的事已经传遍,都热心肠的要来帮忙。
跟拍的工作人员想拦也拦不住。
一旁因为去采买,而错过村长送犁送牛那天的事都姜澈是第一次听到苏迩救了村里人的事。
他诧异的看了眼苏迩,却是不怎么信,本着同苏迩一个宿舍,了解对方什么本性的他,表示持怀疑态度。
“谢谢叔叔姨姨们,晚上我给你们做好吃的。”苏迩有些触动,他由衷的感谢,“你们农忙时也可以过来摇人。”
“那感情好,姨姨叔叔们等着吃好吃的,农忙也不会落下你们的!”村里人被苏迩的嘴甜逗的开心不已,纷纷笑笑用不标准的普通话回应。
约定好后,所有人都没有了心里负担。
瞬间,大半山头上又重新充满了热火朝天的开荒之路声。
苏迩几个淋了雨的,在换上干燥的衣服和穿上雨衣,喝了姜汤后,再次冒着雨参与开荒。
好在没多久后雨势终于渐渐转小,没一个小时就彻底停了。
有了这么多熟手的帮助,开荒之路顺畅了不少。
虽然如此,但还是用了一整天的时间才把剩下的三十亩荒地全部开垦了出来。
……
一天下来,刚接触农活不久的几人都精疲力竭。
来不及洗去手上,身上以及脸上被沾上的泥土,他们顾不上形象的席地躺下。
好不狼狈。
却每个人互相对视后,都笑得开怀。
他们终于都把土地开垦出来了。
历时半个多月,期间经历了各种小问题,摩擦,他们都一一克服,解决,还把地都开垦出来了。
这一刻是挺累的,也是挺高兴的。
跟拍导演组看到这一幕,心里生出不少感触。
字幕组的在备忘录上写下这么几句话——几个少年来不及吃上一口饭,喝上一口水。
拼尽全力,累到在大冷天不顾形象的席地而躺,只为了赶在最后的时间将荒地开垦出来。
荒地开垦出来的那一刻,每个少年脸上都沾染上了满足的笑意。
从荒变成地,这是他们收获的果实。
愿每一个为了一件事倾尽全力的人,都能收获属于你们的果实。
……
回村路上。
因为提前完成开荒任务,每个人都很高兴,一扫以往劳作后的焉了吧唧,精神奕奕。
向琰几人一路上说说笑笑,好不热闹。
苏迩同几个村里姨姨们一起缀在最后,经过村口时,几个姨姨停下来和村头的几个老姨姨打招呼。
打招呼的时间有点儿长,再到后面似乎开始说起了八卦,苏迩在一旁耐心的等着。
由于几个姨姨们交流是用方言,他一点儿也听不懂,只从几个姨姨脸上判断一下。
很有趣,苏迩开始对他们说的什么有些好奇。
“姨姨,你们在说什么有趣的事?也和我说说嘛。”研究了一会儿,他发现他还是听不懂,干脆直接了当的开口问 。
“唉,算什么有趣的事啊,不造孽都烧高香了。”一个姨姨听了后兀自摆手摇头,脸色变得很是不好看,就连表情都好奇带着恶气。
她说:“就最近这两三天,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有一辆白色面包车都在村里转两三次了。”
“还专门挑村子里大部分人上地里去的时间,幸好村里还有老人在看见了。”
“刚开始老人们还以为是导航导错了迷路的,就没在意,后面发现这辆车连续两天都来转悠才发现不太对劲。”
“二三十年前,人贩子就是这么来偷孩子的。”
“天杀的。”这时候另一个有些心气接过了话,“那辆面包车最好是真的没什么坏心,最好是只是迷路或者有什么事,要不然……”
“我们都别凑在这了,赶快回去看好自家小孩儿,一会儿也得让村长在村群里通知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