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快穿]围观历史 > 第41章 禹

第41章 禹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只是平阳旧臣都还是帝舜心腹,那些诸侯见帝舜果然遵守诺言让文命成了天下共主,自然也领情。此时帝舜尚在,众人仍称舜为“帝”,而与之区分,称文命为“大禹”。

此时“大”为一种尊称,比如她祖父咎陶,便被人称“大业”,她父亲费侯伯益,被称为“大费”,都是表达尊敬之称。

禹乃是文命继位的尊称,“大禹”则是与“帝舜”区别的敬称。

同年,十二州制度又重新被整合为九州。只是到底是帝舜与禹的博弈,还是其他,后人就未可知了。

帝舜三十五年,禹征有苗,有苗氏来朝。

帝舜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

三年丧毕,禹继位,将帝舜之子商钧分封在虞,举咎陶为帝嗣。

帝禹二年,咎陶薨,立伯益为嗣。

帝禹五年,在涂山与各诸侯会盟。

这些消息都是林施微和暨白钻进深山老林险死还生,看到五星聚合后出来打听到的。

“文命竟然要立父亲为嗣?”林施微只知道历史上是启继承了大禹的帝位,还真不知道中间有自家父亲、甚至祖父的事。

先是咎陶,再是伯益,文命一定要把他们家放在火上烤烤么?

“姐姐,费侯被大禹举为下一任天下共主,你不开心么?”毫无政治嗅觉的暨白只觉得“天下共主”是对伯益贤良的认可,自然疑惑伯益的女儿竟然看起来不是很欢喜。

先不说林施微知道真实的历史上,当上下任共主的人不是伯益,就说当下,伯益能有什么功劳,能像舜压尧,禹压舜一样,成为天下共主?

尧舜禹的“禅让”虽然看起来是基于继承者的美德,上任共主主动将帝位传给非血缘的贤能之人,可是林施微知道,本质是不一样的,倘若伯益被表象迷惑,看不懂其中道理,恐怕会吃个大亏。

“父亲功劳不足以登上共主之位,德不配位,必有灾殃。”林施微一脸郑重,“我要去找我爹,要和他谈谈。”

不过此时伯益应该跟着禹去了涂山,林施微和暨白便立刻启程去往涂山。

两人来到涂山时,禹已经将祭祀台都搭建完毕,只待诸侯来会了。

此时的帝禹已经尽显老态,伯益虽也白发丛生,在一旁似乎一副意气风发的样子,而启……

竟然比上一次见他时沉稳了些许……

这是不应该的啊,她几十年前给启喝下了红背蜈蚣之毒,上次见他明显人变得暴躁了许多,说明她下的毒已经生效。

这三十年过去,按照她的推测,启即便不死,也应是形销骨立之态,如今看起来却像个解了毒的健康之人。

有人认出此毒,为他解了毒么?

林施微本能地转头看向暨白,暨白正攒眉苦脸地看着启。

应该不是暨白……吧。

伯益每日都忙得很,林施微竟然都没能在他这里得到点时间,只临会前,跟他说,若是禹省会时提到要向天举荐伯益,让他不要去接这天下共主,哪怕是谦让,也要做出推辞的态度。

权利会让男人盲目,哪怕是平日里极稳重的伯益也不能幸免。

禹召开这次盛会可谓煞费苦心,整个会盟台是一条南北长100多米的大型T形人工夯土台基,宽20多米,面积差不多2000多平方米。台基上有长达50米,南北一字排列开的35根长柱,西侧有南北长35米的大型祭祀沟,南侧有祭祀坑。

天下所有诸侯都齐聚在涂山,可谓是万国来朝。

出乎伯益预料,或许确认了自己的领导力,禹并没有在此时举荐伯益,反而宣布了王国为“中邦”,国号为夏后。众诸侯应以夏后氏为共主,摔陶为盟,纷纷将自己部族里带来的陶器摔到了祭祀沟中。

禹接着祭祀天地,以野鹿、猪等动物为祭品,杀死扔进祭祀坑里。

伯益脸上的喜悦一点点消散,似乎有些迷茫,还有些疑惑、失落、不解。

林施微叹了口气,如此也好,伯益趁早打消奢念,以后不至于惹来杀身之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