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穿到七零带全村暴富 > 第105章 愿景

第105章 愿景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陈昭尝了一大口,脸瞬间涨红,灌了几口汽水才把辣味压下去。

“好辣,但是好好吃。”他说完又往嘴里塞了一筷子鱼肉,这回辣得扒了半碗饭。

又菜又爱吃的样子让众人忍不住笑出声。

姜荣脸上也多了几分笑意,揩去眼角的泪水,大口吃饭。

泡椒鲫鱼冰汽水,尖椒回锅肉炒黄瓜,这一顿大家吃得痛快。

饭后,于知乐与胡老三谈了泡椒等配料的供应问题,又口头描述了几道泡椒味型的菜的做法。

于初月写了一份协议,双方签名画押,胡老三交付定金。

海隅村从下周起,每周一给国营饭店供应五大坛泡椒、泡萝卜等泡制品。

之后,胡老三又钻进了后厨,开始做泡椒鲫鱼,供客人免费品尝,以便于根据大部分人的口味进行改进。

“你和读书的时候一样。”盛兰越笑道。

他一直坐在边上等待,看于知乐认真地与胡老三商量价格,检查协议书。

“是啊,还要像以前那样,没空理你。”于知乐应声,“我还要去找一位老师聊副业的事。”

盛兰越笑容更盛:“没关系,今年生日在省城过吗?我带你去看电影。”

“可能,到时我给你打电话。”于知乐想了想,没给出肯定的答案。

她以往的生日都是在省城过的,她不确定今年于佩兰夫妻二人有没有假期。

“等你消息。”说完,盛兰越道别离开。

于知乐看向于初月说:“初月,你先休息一会,我去趟陈老家。”

“行,我等你回来。”于初月应道。

“我也去,我也去。”陈昭积极举手,“我也去老陈家。”

两人出门,照着之前陈老给的地址找出,来到一座小院前,敲响门。

“来了。”陈老声音含糊。

一开门,于知乐发现他一手握着笔,一手拿着白馒头。

“欸?小于,小昭。”陈老颇为惊讶,赶忙让两人进门。

进院后,他表情忐忑:“你来是为了海带养殖的事吗?是有好消息,还是?”

“好消息,我把海带苗的定金都带来了。”于知乐笑着说。

陈老愣了几秒,大笑:“那就好,那就好。”

“多亏您走了一趟周边的村子。”于知乐将二婶娘的话复述给他听。

提起这事,陈老将笔记本推到于知乐面前,说:“我去附近的村子看过,不同村子的海域条件有些许差异,有更适合养殖的海货,不会与海隅村有冲突。”

本子上有一幅简略地形图,标注了村名,每一个村名旁边都是密密麻麻的笔记。

于知乐的视线在纸张上快速扫过,捕捉到几个关键字眼。

周边村子养殖业发达,对海隅村成立副食品加工厂是件好事。

“那您现在是什么想法?”于知乐问。

陈老答道:“我准备写一份共同富裕计划书,让公社牵头办专家组,帮助大家发展养殖业。”

说着,他递过一个手工装订的薄本子。

于知乐定睛一看,是周岳生之前写的计划书的精进版。

“我修改了部分内容,增添了一些细节,会更适合海隅村长期发展。”陈老说。

于知乐翻看过后,才知道他口中的“一些”是直接在原计划基础上提出来海洋牧场的建设,越看越惊讶。

这一步对于目前的海隅村而言,跨得实在太大了。

“你不用担心专业问题,海隅村的专家组是独立于公社的,而且我们会循序渐进。”陈老读懂了她的忧虑,“周小哥看了我的计划后,帮我联系了几位同行,你这边同意就可以立即开始了。”

“周岳生?”于知乐反问。

陈老给出肯定回复,继续道:“过几天,应该会有几个人被转去海隅村的牛棚,我再去找你。”

于知乐沉默良久,说:“好,那就按计划进行。”

之后,陈老就她原定的人手计划进行了修改,又给她补充了一些细节。

“聊完了吗?”陈昭推门而入,手里拿着铝饭盒。

见状,两人愣了好一会,刚才聊得投入,都没发现他出了门。

“聊完了。”于知乐掏出海带苗定金。

陈昭把饭盒递给陈老,说:“胡三哥的饭盒,他不着急用,有空再还。”

“谢谢,谢谢。”陈老看着面前两人,表情动容。

于知乐二人没停留太久,道别离开。

路上,他们撞见张翠花和一个老头,两人都很生气。

“气死我了!她怎么敢辞工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