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会认真学的。”张海兰和于梦君神情认真。
胡老三手上动作一顿,看向于知乐,说起他与上头谈论的结果。
“我和上头的人谈过小李的事,他违反了规矩,小李他叔被扣了一个月工资。”
“你受了这事的影响,上头怕你不来教做海货了,给你十块钱和五斤猪肉当赔偿。”
于知乐在翻动辣椒,抬头哦了一声。
“还有,以后店里的海货都由海隅村来供应,九点前送到店里就成。”胡老三继续说。
这段时间,国营饭店都从罐头厂那边拿货,质量不太稳定,还要受那边的气。
谈话时,他提了这个问题,上头让他自行解决,他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海隅村。
“谢谢胡三哥。”于知乐转念一想,这是个重组女子捕鱼队的好机会。
胡老三哈哈一笑:“小双整天念叨着以后要到海隅村当维修师傅,我这个做爹的不得提前替她打好关系。”
于知乐三人扑哧笑出声。
过了很久,辣椒凉了,她倒入石臼中捣成粗辣椒粒。
这时,馒头和面包已经上锅蒸,客人又还没到,胡老三得了空,站在一旁看。
于知乐到了半锅油,说:“用菜籽油做最好。”
菜籽油大火烧熟,温度降至合适,下葱姜香菜等炸出香味,再下大料,小火慢炸。
捞出料渣后,分三次加入粗辣椒粒中搅匀,期间要加点醋和白酒。
“这油拌点小凉菜,准香掉大家的下巴。”胡老三不断搅动着红油,带出醇厚的香味。
“拌凉菜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于知乐应道,而后提醒,“不过,红油做好后加盖焖凉,味道更好。”
“成。”胡老三记下这个细节。
不知不觉中,已经七点,客人点餐的声音从窗口传入。
胡老三带着两徒弟忙起来,一直到八点多才做完最后一单。
歇息几分钟,他又马不停蹄赶往罐头厂,带回四大桶还在鲜活的各式海货。
土豆、莴笋、鲜蘑菇、豆皮垫底,把蒸煮熟的海鲜平铺于其上,倒入红油小火慢炖,最后浇上一勺热油。
鲜亮的红油沁入紧弹的肉中,料汁香而不辣,风味与干锅海鲜大杂烩截然不同。
同样的是色香味俱全,让人难以抗拒。
正午,店里客人多了起来,胡老三照旧将其放到柜台任客人免费试吃。
这道菜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于海光等人来得早,陈昭也蹭上了一口,咂舌回味。
于知乐换好裙子,说:“可以了,走吧。”
她很少穿亮色的衣服,嫩黄色的碎花衬得她白得发光。
而腰部特地做了收紧处理,既凸显了腰线,又让裙摆炸开一定的弧度,露出笔直纤细的小腿。
“姐,黄色太适合你了,像公主一样。”陈昭看呆了,“这个颜色肯定特地为你发明的。”
于知乐开玩笑道:“我穿红色,你也会说红色是为我量身定制的。”
周岳生的视线从她出现的瞬间起就没离开过。
所有的阳光都集中在了她的身上,周围的一切都黯然失色。
“那当然,所有的颜色都是因为姐而诞生。”陈昭做着夸张的表情。
他的声音将周岳生的注意力拉回现实。
周岳生走到副驾驶,替她拉开车门,并在她上车时抬手挡住车门上框。
“叔,我要上车了。”陈昭清了清嗓子,通知于海光。
于海光哑然失笑,学着周岳生的动作,说:“来,小昭,我给你拉车门,小心别碰到头啊。”
两人搞怪的动作引得于知乐瞪了他们一眼,反而让他们笑了起来。
海东镇到省城要开三个小时,一路上有陈昭叭叭叭地讲,车内气氛很活跃,时间也过得快。
省城医院比海东镇的大上一倍,建筑也更新。
四人下车往里走,吸引了不少目光。
“你好,请问京市来的胡医生现在在哪儿?”陈昭拦下一个小护士,朝她灿烂一笑。
小护士脸红扑扑的,目不转睛地盯着他的脸,说:“培、培训会结束很久了,胡,胡医生现在应该和院长他们在食堂吃饭。”
“请问食堂在哪个方向?”陈昭继续问。
小护士的手指指向不远处的一栋外墙灰扑扑的建筑。
“谢谢。”陈昭朝她眨了眨眼睛。
小护士的脸更红了,慌忙移开视线。
等四人走出一小段路后,她回过神,连忙追上,提醒道:“欸,等一下,我们有规定,外人不能进医院食堂。”
“那我们在外边等一会。”于知乐看了看其他人,大家点头同意。
她的话音刚落,一道中气十足的声音响起:“小昭。”
四人应声回头,食堂门口出现几道身影,其中一位女士的穿着打扮格外惹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