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知乐准备先炒韭菜炒海肠。
锅里加入适量水,煮到微微冒泡时,加入海肠烫几秒,捞出过凉水。
“酱油、盐、胡椒粉,香油,再加一点淀粉,先勾兑个料汁。”于知乐将提到酱料依次加入碗里,搅和均匀。
锅中油烧至微微冒泡,下姜丝蒜片爆香,而后加醋炝锅,快速倒入已改刀切成段的韭菜、海肠和料汁,快速翻炒均匀后出锅。
韭菜的清香伴随着海肠的鲜味扩散。
“今天的菜味道真鲜。”陈昭进厨房取碗筷,看着海肠垂涎欲滴。
张文心在帮忙刷锅,说:“什么海鲜不鲜?”
眼见两人又要开始斗嘴,于知乐连忙制止,她让陈昭去舀半锅清水,辣炒前得先把海瓜子煮熟。
热锅里的油发出滋啦的响声,掩去他们气哼哼的声音。
花椒、干辣椒一入锅爆香,呛得两人连连打喷嚏,离开了厨房。
于知乐把海瓜子全部倒入锅里,将其炒匀,后加入酱油和盐调味,再放两勺辣椒酱。
出锅时,整个院子都被麻辣咸鲜的味道环绕。
于知乐给张文心倒了小三分之二海肠和海瓜子,然后让陈昭进厨房端菜。
粥装入瓦罐,和炒海肠、辣炒海瓜子放在同一个竹篮,狗爪螺则用另一个小篮子装满,避免串味。
鹰爪虾数量少,做饭的过程中,于知乐让张文心尝了几只,就没给她拿回家了。
“乐乐,你真的太好了,好喜欢你。”张文心环住她的肩膀。
“你又不是第一次知道我的好。”于知乐开玩笑,用头撞了撞她的肩膀,“好了,回去吃饭吧,今晚早点休息,明天下午和葛泰来我家,我们商量一下摆摊卖的东西。”
“好!”张文心连连点头。
春夏交际,正午太阳逐渐猛烈,海隅村下午上工的时间推迟了一个小时,相应的下工时间也推迟了。
张文心回家时,村里人刚在大槐树下聚好堆。
“哟,心妮又去跟乐妮学做饭了?今天晚上做了什么?”有人探出头问。
上次没在场的人事后也听过于知乐很会做饭的事,好奇地盯着她手里的篮子。
张文心没有掀开篮盖,只搭话:“是啊,今天也去学做饭。”
“心妮,这次做了啥好吃的,让大家开开眼呗。”上次想诓张大金的老光头目不转睛地看着篮子,又想起那海胆炒饭的香气,不自觉地咽了咽口水。
隐隐飘出的香味让在场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她身上。
张文心笑了笑:“就是普通饭菜,没什么好看的,各位叔叔婶婶,我先回家了。”
转身的瞬间,她却悄悄掀一道缝,让香味更加浓烈。
如她所愿,大家肚子里的馋虫被勾起,心底对于知乐的厨艺更加认可了。
“这一口,绝对满足。”陈昭剥了三只虾,蘸满料汁,打算一口塞进嘴里。
鹰爪虾肉厚味鲜,辣炒没有掩盖它的鲜味,反而让更加鲜美弹牙,吃得他相当满足。
辣炒海瓜子味重下粥,一口一个,于迟吃得很开心。
“海肠,好脆,好吃!”陈昭夹了一块海肠,立刻被折服。
于知乐、于越和周岳生反倒更喜欢狗爪螺的鲜味。
吃饱喝足,大家坐着消食,偶尔聊上几句,享受着晚风吹拂的惬意。
与此同时,小山坡上正在进行人员交接。
“老大,傍晚于知乐和上回找你的知青、张老支书的孙女一起到海边赶海,并无异常状况。”
“之后,有人到于家,看起来是找于越的,但往于知乐的方向看了很多次,非常可疑。”
“男性,目测二十岁,皮肤黝黑,与于越关系不错,应该会再上门。”
“期间,于知乐并没有任何动作,但张文心一直在埋头写东西,合理怀疑张文心是两人的沟通媒介。”
话唠男向宁谭汇报监视这几个小时看到的事。
宁谭给两人各塞了十块钱,说:“吃点好的,补补身体,这事是个持续战。”
“谢谢老大。”话唠男眉开眼笑。
两人从小路离开,远远还能听得见话唠男还在喋喋不休地问同伴要买什么补身体。
“幸好没和小八做搭子,要不耳朵都要被他磨到起茧子,也就金子能受得了他。”林忠开玩笑道。
宁谭嗯了一声,往上一跳,抓住手臂粗的树枝,腿往树干一蹬,顺利上树。
见状,林忠手忙脚乱地爬树,在金子藏身的树枝安定好。
望远镜挂在他的前方,他拿起就看,看到的是一幅和谐的景象。
“你们倒爽快,苦的是我。”林忠嘟囔道。
夜幕逐渐降临,于越吹灭小院里最后一根蜡烛,宁谭的视野完全陷入黑暗。
而周岳生早早从西屋翻窗而出,从后山绕路前往山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