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侧倚在美人榻上,眉目倦怠,看上去是睡了午觉刚醒。
宫婢小心翼翼地接过蛋糕,她拿给太后过目,太后懒懒抬起眼皮,淡淡道:“哀家瞧着这“蛋糕”一物也没什么特别的?个头倒大,不如寻常点心秀气。”
宋槿仪轻笑道:“这吃食类自然是以味道为尊,若是外观大于味道,便是本末倒置。这蛋糕是我从外面学来的。
是要寿星拿小刀切开分于家人朋友,共享美食,欢度佳节。”
太后眯着眼,打量着她,觉得挺有意思,摆手示意。
宫婢用银勺试了一口,再用小刀均匀切成四等分。
太后尝了一块,很惊喜地扬了扬眉,还挺好吃的。
旁边的孙嬷嬷见了,心中暗暗高兴,自己赌对了。
太后上了年纪,胃口不一直佳,没想到今日竟吃了一整块蛋糕!想来这蛋糕的味道着实不错。
太后擦了擦嘴,吩咐宫婢道:“送一份到陛下宫里,剩下两份送去东宫。”,说完,让人端茶来解腻。
宋槿仪早就想到蛋糕甜腻,还单另做了解腻的粥食,她接话道:“若是太后不嫌弃,我在小厨房还熬了粥解腻。”
太后尝过她的手艺,自然放心她做的粥食,让她端上来。
宋槿仪在制作蛋糕的时候,就顺便在厨房熬了一小锅红豆,将红豆煮熟压碎,倒入少量冰糖,煮至微稠。
这会过去,借来现成的糯米小丸子,将单另煮熟的小丸子倒入红豆粥中,撒上一些干桂花,大功告成。
,宋槿仪刚端着热乎乎的膳食出门,与迎面而来的孙嬷嬷差点撞到一块。
宋槿仪看着微微晃动,却没洒出半分的食碗,念叨了两句“幸好,幸好。”
孙嬷嬷是来看看她做了什么粥,低头一看是红豆粥,皱着眉不放心都说道:“红豆粥?宋娘子可别砸了自己的招牌。”
宋槿仪道:“这道美食重点不在美味,而在记忆。”
宋槿仪端着赤豆小元宵进内殿。
太后半阖着眼,向下俯视着宋槿仪,看见那赤豆小元宵时,微微一愣。
太后接过汤碗,轻轻搅动着汤匙,“这么突然做了这个?正好哀家也想吃这个了。”
赤豆小汤圆也算是云州特色,几乎在云州的人都吃过这个,许是熟悉的美食勾引起太后思乡的情绪,太后边细细品尝,边与宋槿仪聊起云州。
宋槿仪凭借原主的记忆,讲起云州新开的小食店,云州最具盛名的醉流霞,和云州新建的西峡台……
太后心情大好,让内侍搬了一把紫檀木圆凳在自己身侧,让宋槿仪坐在跟前,这可是莫大的荣幸,最后留宋槿仪过完晚膳。
孙嬷嬷适时地说道:“宋娘子这般好手艺,不如留在宫中做膳。”
宋槿仪掩面咳嗽了一声,为难道:“能为太后分忧是草民之福,只是家中父母年迈,皆在故土,难以舍弃,只盼往后能尽子女之孝。”
自古圣人便道:“百善孝为先。”
纵是太后也不能违背圣人之道。
宋槿仪实现了她的承诺:让太后开心。
太后宽恕了所有的膳夫,又垂询宋槿仪要什么奖励?
宋槿仪道:“草民只想要……”
******
宋槿仪回到外宫别院时夜色已深,她在太后那像是充满了气的气球,一举一动都绷着。
如今回来了,浑身放了气,整个人提不起一点劲,连走回自己房门都嫌累,走了一半,忽然想起她还有一件重要的事。
她来到谢无恙的住处看望,她从照顾谢无恙的内侍那听说太医已经看过了,重新用了药,包扎了伤口,没有大碍,一直昏迷是因为贫血加营养不良。
她蹲在谢无恙床前,脑袋侧枕着自己手上,端看着谢无恙,谢无恙的睫毛长长的,好像可以荡秋千。
她轻声道:“为什么还不醒过来?”她待了一会,捻着他的头发,柔软的像是海里的海藻,金黄色的头发配上雪白的皮肤,不知像是格林童话里的“白雪公主”还是“睡美人”
真漂亮,就像是一个精致的瓷娃娃,她的眼神忽然闪了闪,她缩回手指,想起太子的话——外邦只有贵族才会有这般令人印象深刻的长相。
怀疑的种子如葡萄藤一般爬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