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将煲出来的成品又过滤了一遍,等膏体变亮,切成均匀的小块,放入碗中。
一旁等待半天的侍女缓步而至,看着这一碗乌漆嘛黑的吃食,面色凝重,嘴唇微张,最终只是轻轻问道:“小娘子可是好了?”
“马上马上!”,她头也不抬地说道,熬煮是个慢功夫,后面的点缀几分钟就搞定。
正宗的龟苓膏微苦,她将金黄色的桂花蜜自上而下浇在表面,那蜂蜜一阶一阶地滑了下去,像是一道黄金铺成的瀑布。
又撒了一把干桂花和葡萄干在最上面,在碗边上灌入红糖水。
宋槿仪满意地瞧了瞧自己的成品,色香味俱全,完美!
丫鬟见她只简单操作了一番,那点心就比之前好看了不少,问道:“不知这点心何名?”
宋槿仪答曰:“——龟苓膏。”
龟苓膏口感润滑,滋阴润燥,清热去火,消暑解毒。
简直是夏天必备美食,小孩子喜甜,她又加入蜂蜜,红糖,甜味中和淡淡的苦味,既不苦涩,又不甜腻,味道相宜。
锅中还剩了点龟苓膏的边角料,她用勺子舀起来尝了尝,膏体如黑色晶莹的宝石,泛着微光,柔弱的身子在勺子里颤颤巍巍,叫人心生怜惜。
因为多次过滤口感那叫一个顺滑。
喉管变为一个滑梯,膏体如畅通无阻,顺着舌头直接滑到胃里,口齿中只留下淡淡的中草药香,使人意犹未尽。
她此时已经被厨房内的热气蒸得大汗淋漓,尝了一点龟苓膏,微甘微苦的龟苓膏去了她一半的火气。
丫鬟请她去花厅稍作歇息,她并未立马起身,抬手指了指剥完壳的龟肉,问道:“这个我可以拿走吗?”
丫鬟愣了愣,可能没想到她会这么说,这里用过的食材基本都被丢弃了,若是有人愿意拿回去二次利用,自然是没人阻止。
丫鬟微微一笑:“当然。”
“啧”,斜对面的村三娘发出讥讽的笑声,她这时也已经做完了,正用着丝巾帕净手,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蔑视着她,满眼都写着“瞧不起”三个大字。
宋槿仪无视她的眼神,反而走近她的灶台边,端视着春三娘所准备的饭菜。
春三娘准备的是三件套,主食,主菜,餐后点心。
米饭煮得软硬刚好,里面夹杂着一些藕食。
宋槿仪一眼便瞧出这是《山家清供》中所提到的消暑神饭——玉井饭。
玉井饭所用的食材是时节中最新鲜的莲子和莲藕,味甘,气温而性涩,禀清芳之气。
得稼穑之味,乃脾之果也。与粳米同煮,味道清甜,有淡淡的莲子香。
菜品则是用栀子花做的是《宋晏》中提及的煎木端,以花为食,甚美,甚雅。
这道菜很是文艺,若是摆在文人雅客面前,估计能获得大批粉丝,狂热追捧,小孩子家也许也会觉得新鲜。
餐后点心则是一盘淡粉色的藕片,宋槿仪不知其名为何,但能嗅见淡淡的酸梅味,促进食欲大开。
她赞赏地点了点头,余光瞥见春三娘的小助手——那个淡黄衣裙的女子。
她此时和宋槿仪一般满脸的汗,鬓发黏在脸上,若不是她躲在春三娘身后,宋槿仪都差点将她也认为是一位掌厨。
那女子似是感受到她的目光,立马低头,蜷缩着身子,很巴不得将自己埋入地下。
真是个怪人!
春三娘侧身挡住那女子,面色不善地盯着她。
是错觉吗?
她总觉得今日这位醉流霞的大厨似乎是在针对自己。
还不等多想,一旁的丫鬟说道:“请二位去花厅稍作歇息,结果稍后就出。”
……
花厅内热闹非凡,掌厨们除了讨论自己所做的菜品,还奉承他人的美食,宋槿仪一个人待在角落,只感觉吵闹。
过了约莫半炷香的时间,花厅内终于迎来公布结果的人,丫鬟问道:“那玉井饭是哪位掌厨所做?”